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应用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2020-11-09张鹏葛亮孔令国鲍云成
张鹏 葛亮 孔令国 鲍云成
腹腔镜手术是现阶段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术式之一,具有微创、疼痛轻和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对于早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恢复有重要价值。但近期有报道发现[1,2],手术麻醉过程中因为气腹影响,很容易导致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手术安全性。为此,如何提高麻醉效果尤为重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常用麻醉剂,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3]。但目前对其给药方式仍存在部分争议[4]。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给药方式的差异性,本次研究特选取7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7~56 岁,平均年龄(36.26±6.59)岁;病程1~10 个月,平均病程(5.13±1.63)个月。对照组年龄28~57 岁,平均年龄(36.36±6.89)岁;病程1~11 个月,平均病程(5.26±1.9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5]经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且存在手术指征;对本次研究知情;无药物过敏史;无免疫系统障碍或精神障碍。
1.2.2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合并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器质性损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或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即取患者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3 点穿刺,置入腹腔镜观察子宫壁周围情况,确认病灶位置、大小后,注入40 U 缩宫素并沿纵轴将肌瘤表面浆肌层切开,电凝刀切除肌瘤。术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子宫内壁,以1 号可吸收线按照垂直褥式对肌瘤床进行连续缝合,确保切缘内翻卷折能够充填瘤窝,以便于止血和拉紧缝线。
1.3.2 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22)0.03 m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1 mg/kg,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172,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4 μg/kg,术中以8~10 mg/h 丙泊酚泵注麻醉维持,间断推注舒芬太尼5 μg 和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98)1 mg。对照组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85)0.3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观察组则在麻醉诱导前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 μg/kg。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术后恢复情况 采用OAA/S[6]对两组术后警觉/镇静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其警觉/镇静越好,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1.4.2 血流动力学指标 比较两组T1、T2、T3、T4、T5 时的HR、MAP。
1.4.3 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动过快和寒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苏醒时间(3.48±1.15)h、拔管时间(15.75±2.19)min 短于对照组的(5.23±1.48)h、(20.28±2.06)min,OAA/S 评分(4.83±1.08)分高于对照组的(3.07±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HR、MAP 变化比较 T1、T2 时,两组HR 和MA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5 时,观察组HR 和MAP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HR、MAP 变化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HR、MAP 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发展以及居民健康意识转变,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其价值得到多方肯定[7]。但由于手术特殊性,气腹建立会增加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出现异常,甚至影响患者术后康复[8,9]。为此,积极有效的麻醉干预对于改善手术应激反应及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通过将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麻醉干预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结果整理如下。
本次研究发现,以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相较于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更短,且其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右美托咪定属于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半衰期较长,在人体内分布极为广泛,能良好地和蛋白质进行结合[10,11]。持续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最大的缺陷在于右美托咪定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够激动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α2-肾上腺能受体,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虽能够达到麻醉效果,但该种方式会增加不良发应发生率[12]。而单次注射稳定性更好,能够有效的抑制神经冲动且发挥迷走神经的作用[13]。此外,有学者发现[14],右美托咪定单次注射还可以促使药物更快的达到峰浓度,之后缓慢下降可以有效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但持续泵入无法保证血液浓度的稳定,进而导致其副作用更大。既往刘劲等[15]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可有效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缩短术后康复进程。由上述结果可知,右美托咪定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值得肯定。本次研究结果和上述学者调查结果相符,进一步说明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良好。但由于目前临床针对该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无法有效证实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是否存在不良情况,还需今后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证实,以此保证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以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用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术中效果良好,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