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 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特点研究

2020-11-09张利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张利民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环境、遗传等因素均可导致发病[1]。脊柱、骶髂关节是该病较常累及的关节部位,因严重的炎症反应容易导致患者脊柱强直、纤维化,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部分患者还可累及肺部、眼部等,出现相应的症状。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 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50 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4~69 岁,平均年龄(42.3±9.1)岁;病程0.6~7.0 年,平均病程(2.4±1.6)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床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病历完整;②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骨肉瘤、骨软骨瘤等肿瘤性疾病者;②合并其他脊柱疾病如脊柱结核病者;③合并精神分裂症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先后采用MRI 检查和CT 检查。CT 检查时所有患者采用同一型号的16 层螺旋CT 扫描仪器,患者取仰卧位,调节扫描参数为矩阵512×512,螺距1.0,准直0.6 mm、层厚0.6 mm 进行扫描,上传扫描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RI 检查时所有患者采用同一型号的1.5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调节扫描参数为矩阵256×256,采用SE 脂肪抑制序列T1 和横断面脂肪抑制序列T2 进行扫描,必要时对可疑病灶利用钆喷酸葡胺(Gd-DTPA)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情况及骨质侵蚀、骨质硬化检出率。CT 影像学分级标准:0 级:正常,检查结果无异常;1 级:可疑,患者骨性关节面毛糙,可见小囊变区,有轻度骶髂关节炎;2 级:双侧骶髂关节面存在局限性侵蚀与硬化,关节间隙不存在明显改变,轻度骶髂关节炎;3 级:与2 级病变相同,但关节间隙发生改变,腰椎活动受限,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4 级:在3 级病变基础上,存在严重异常及完全性关节强直。MRI 影像学分级标准:0 级:正常,检查结果无异常;1 级:可疑,局限性软骨下硬化,局限性脂肪堆积,侵蚀数量<2 处,轻度骶髂关节炎;2 级:中度软骨下硬化,中度局限性脂肪堆积,无融合侵蚀>2 处,轻度骶髂关节炎;3 级:与2 级病变相同,严重软骨下硬化,普遍性脂肪堆积,腰椎活动受限,部分关节发生强直;4 级:在3 级病变基础上确定为强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情况比较 CT对于0 级病变检出率为14.00%(7/50)高于MRI 的0(0/50),1 级病变检出率16.00%(8/50)低于MRI 的36.00%(1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2、3、4 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情况比较(n,n=50)

2.2 两种方法骨质侵蚀、骨质硬化检出率比较 CT对于骨质侵蚀检出率64.00%(32/50)高于MRI 的36.00%(18/50),骨质硬化检出率78.00%(39/50)高于MRI 的56.00%(2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高发的全身性疾病,发病主要累及脊柱等中轴位关节,导致脊柱、脊柱旁软组织、骶骼关节、四肢关节等病变,出现脊柱的强直[2]。强直性脊柱炎作为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具有男性发病率更高的特点。同时,青壮年强直性脊柱炎高发。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过程相关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临床缺乏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临床上需要加强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降低疾病致残率。通过早期进行疾病干预可以防止不可逆的骨质病变出现,减少对患者正常功能的损害[3]。

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早期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可以出现消瘦、乏力、轻度贫血等不典型症状,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随之,患者可以出现不典型的腰部疼痛不适,表现为特征性的间歇性疼痛,但无法准确定位,或表现为臀部骶骼深部隐痛,经活动后症状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通常将其认为是临床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疾病,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容易出现误诊。因而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上容易出现诊断遗漏,导致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危害患者健康。随着病变的进一步进展,患者逐渐出现肋椎关节受累、活动受限,疼痛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轻度的强直性脊柱炎表现为脊柱变形,重度的强直性脊柱炎表现为残疾。病变后期患者疼痛症状几近消失,表现为脊柱强直,出现驼背畸形的改变。早期通过辅助检查明确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意义重大。既往临床诊断方法较为落后,只能借助X 线成像进行初步鉴别,成像清晰度不高,诊断上容易出现误诊、漏诊。CT、MRI 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相比X 线检查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通过多层螺旋CT 扫描可以获得全方位的病变成像,提高患者疾病的诊断率[4]。而MRI 对于软组织的分辨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检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合并的软组织损害情况,包括临床常见的软骨异常、骨髓内水肿等特征性改变。相比之下,CT 对于患者软骨异常、脂肪沉积等改变则成像显示效果欠佳。相关研究[5-8]认为MRI 检查显示滑膜炎症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长T1 信号、长T2 信号,经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 检查中梯度回波序列可以分辨软骨信号改变,有利于发现较小、不规则的关节软骨骨质缺损。MRI 扫描通过自旋回波(SE)T1 加权成像(T1WI)、脂肪抑制(FS)T2 加权成像(T2WI)序列可以对骨髓病变区域清晰显示,表现为特征性的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的特点。

本研究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 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特点。结果表明,CT 对于0 级病变检出率为14.00%(7/50)高于MRI 的0(0/50),1 级病变检出率16.00%(8/50)低于MRI 的36.00%(1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2、3、4 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 对于骨质侵蚀检出率64.00%(32/50)高于MRI 的36.00%(18/50),骨质硬化检出率78.00%(39/50) 高于MRI 的56.00%(2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 检查层面稳定性强,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细微病变;MRI 则对于炎性病变显示效果更高。结合研究结果进行分析,CT 对骨性结构病变成像优势更大,而MRI 对非骨性病变成像优势更大。CT 是利用人体对 X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同将数据转化为立体或断面成像进行组织密度对比而获取诊断结果,因而对于骶髂关节骨质病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而MRI 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重建出结构信息,侧重于软组织分辨率,因而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骨质的炎症刺激及软组织水肿等改变诊断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 诊断价值较高,影像表现特征明显,相比MRI 检查CT 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有利于显示强直性骶骼关节病变中的骨性结构病变,但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与MRI 结合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错缝症推拿手法复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骶髂关节结核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