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美阅读,擦亮儿童成长底色

2020-11-06张文扬陈静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0期
关键词:儿童成长阅读

张文扬 陈静

[摘要] 关注儿童生命成长,引领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将阅读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尤为重要。通过智能借阅,点燃阅读热情;智慧分析,助力阅读指导;多元渠道,拓宽阅读推介;多彩活动,助推阅读成效等策略,构建适合儿童的阅读生态环境,与书为友,静美阅读,让心灵充满灵动,让成长浸润书香。

[关键词] 阅读;儿童成长;浸润书香

阅读,是人们透过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说:“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关注儿童生命成长,引领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将阅读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尤为重要,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朱自清小学充分认识到阅读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精心文化布置,努力打造静谧幽美、和而有序的书香校园。“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理念和“静·美”校训,时刻启迪着每一位师生;经典的读书名言,精彩的美文赏析,优美的诗词歌赋,闲适的静美书吧,生动的作家介绍……和宁静雅致的校园环境相得益彰,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潜移默化地引领每一位学生感受阅读的力量。学校努力从以下几方面推进静美阅读工作,擦亮儿童成长底色。

一、智能借阅,点燃阅读热情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为了提升图书馆品位,提高借阅效率,学校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图书馆,购置智能查询系统、智能借还系统、超星阅读系统等,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把一本本图书嵌入电子芯片准确定位,通过一卡通系统,实现了“智能查找、智能借阅、自助还书、准确归还”等功能,尤其是自动化操作的智能还书系统还能提醒学生将所借图书归还到所在架位,真正实现了“无人值守”的简约与高效。

由物联网、大数据支撑的智慧图书馆,集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远程监控技术于一体,先进时尚,一经亮相,就点燃学生阅读热情。课间十分钟,图书馆内人流涌动却安静有序。学生根据个人阅读需求,自主查找、借阅、归还图书。先进高效的智能借阅方式使生均借阅量大幅提升,从之前的年均8本直线提升到现今的15本。

二、智慧分析,助力阅读指导

学校还利用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为阅读工作提供准确信息。通过后台大数据系统收集和分析,可以准确了解全校学生的阅读喜好、书籍流通等情况,并生成前瞻性报告,为图书管理员图书盘点和数据更新提供便捷,也为学校制订或者调整新书采购计划提供参考。图书馆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非常贴心地将最受欢迎的图书置于醒目层架,方便学生查找借阅。

智慧数据分析功能,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个性化阅读指导也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数据。只需轻轻一点鼠标,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瞬间呈现,一目了然。教师依据收到的阅读报告,包括学生的网络阅读记录和纸质图书借还记录,尊重个体差异,为阅读量偏低的学生定制适宜的阅读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力求学生的阅读广泛多元。

三、多元渠道,拓宽阅读推介

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德育宣传栏、黑板报等平台进行推介,是共享优秀儿童读物的有效途径。多元渠道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学习相应的阅读知识,也是推广阅读工作的新思路。

1.做实阅读分享专栏

借助学校门户网站这张“网上名片”,充分发挥资源推介与分享功能,特设“静美书吧”阅读推荐栏目,分设“好书推荐”“美文诵读”“阅读分享”三个子栏目,定期上传阅读书目,开展好书推介,提供阅读指导,让学生更为直接地了解作者资料、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关联性的信息。对于特别感兴趣的图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链接选择线上阅读,也可以到智能图书馆借阅纸质图书自主开展线下阅读。

2.丰富电子阅读资源

借力超星阅读同步建设校园电子阅读系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多样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每本图书都配有丰富的媒体资料(包括电子图书、音视频、图片等),以期最大程度拓展知识领域,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增强直观形象的阅读视听感受。同时教师、家长、学生都设有关联账号,不仅实现了师生共读,更有效地推进了个性化的亲子阅读,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促进家庭关系更加融洽,家庭书香氛围更加浓厚。

3.学习方法辨识好书

教会学生辨识正版图书、分类挑选图书等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书库中挑选出心仪的书籍。专职图书管理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制作生動形象的PPT,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分级段对全校学生进行“书海泛舟——图书资源导航”专题培训和指导;开展“书香致远——新书内容品读”,运用掌握的辨识知识在每年度新书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展开阅读并交流经验。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提升了综合辨识能力,阅读了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新书。

4.漂流推送阅读资源

学校采取两个措施切实提高“图书漂流”的实效,有效拓宽好书推荐的渠道,共享好书资源。

定期开展“好书互换”。遵从自愿平等的原则,融合当下流行的“淘宝一条街”元素,鼓励学生将已读过的好书带来,互相沟通,自愿互换,让闲置的图书“漂流”起来。学生用束之高阁的“旧书”换来渴求的“新书”,就旁若无人、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那份投入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不忍打扰。

定期开展“资源推送”。统筹兼顾不同级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好书进班级、好书进走廊”活动,适时将图书馆阅读资源推送到学生身边。利用各班级的图书角和走廊上的“静美书吧”,定期更换图书,“近在眼前,读在身边”的阅读效应便于学生获知好书信息,利于学生随时浏览。每天中午15分钟的“静美一刻”也成为学生借助阅读资源,享受个性阅读的美好时光。在轻缓优雅的音乐中,每个学生各自捧着心爱的书本,沉浸在惬意阅读的氛围里,神情专注,乐不思蜀。持之以恒的书香为伴,培养了学生“每日一读”“每日必读”的良好阅读品质。

四、多彩活动,助推阅读成效

阅读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多重选择,阅读过程的互动性则是促进阅读分享、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此,学校努力创新阅读活动的形式,开展有趣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沐浴经典阳光成长。

1.大师交流零距离

学校定期邀请作家走进校园,零距离和学生交流与指导。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儿童文学作家顾鹰等先后来校做客,亲切地给学生传授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与智慧。扬大文学院教授刘勇刚带来专题讲座《唐宋诗词与扬州》,并声情并茂地吟诵经典诗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情。非遗传承人李仁珍将扬州弹词“说、表、弹、唱、演”的基本功精彩展示,将历史演变娓娓讲述,告诉学生博览群书与表演艺术的相辅相成。朱自清先生的嫡孙朱小涛应邀前来,深情讲述先生的爱国故事,品味先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学习朱自清,争做乐于阅读、乐观进取的静美学子……大师们带来的文化清泉潺潺流淌,润泽着每一颗童心。

2.主题教育促认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阅读形式呈现多样化,纷杂的信息与资源也会让学生陷于难以判断选择的泥淖。学校为培养学生网络文明意识,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资源,先后开展了“绿书签——网络安全进课堂”“护苗·网络安全课”“远离不良信息,做合格数字小公民”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上网风波》、情景剧《真正的价值》、辩论赛“小学生需要网络阅读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阅读魅力,为他们绿色上网、绿色阅读带来一场净化心灵的启迪与引导。

3.阅读活动添动力

每年一度的“自清阅读伴成长 静美书香润人生”活动在朱自清先生诞辰纪念日拉开帷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精彩有序:阅读小报、读后感、童书制作、摘抄书法集展评、课本剧展演、朱自清先生诞辰纪念日征文创作大赛……每一个学生都有阅读的任务,也有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学生主持的“静美之声”广播台除了播报校园快讯,定期朗读经典、分享见解。当学生听到自己的读书笔记、读书感言从广播中传出,那份自豪与欣慰溢于言表。此外,学校还利用每周一的“每周一展”和每周五的“每周一见”,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與阅读感悟相结合,自主表达。阅读活动中,师生共读,让阅读更加温馨;亲子阅读,增进亲情交融。学校为“书香学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教师”获得者举行简朴而热烈的颁奖仪式,为学生阅读之路增添强劲的动力。

与书为友,终身受益。构建适合儿童的阅读生态环境,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依然会爱上静美阅读,在知识丰富、天地广阔的书海中与大师对话,与智者交流,享受一次次独特的精神之旅,让心灵充满灵动,让成长浸润书香。

[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儿童成长实践课程的校本研究”(立项编号:G/18/Q/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儿童成长阅读
电视广告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溢彩童心
开展礼仪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