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

2020-11-06孟杰何高法雷贞贞李莎

西部学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课程教学留学生

孟杰 何高法 雷贞贞 李莎

摘要: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的增多,面向“一带一路”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教学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留学生为例,教学中存在双方母语均非英语,师生沟通困难;留学生原教育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习惯不同,影响教学进度;教学资源不足,缺少双语教材;课程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一)不照搬中文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要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二)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国内外全英文教材中选取最适合教学章节,通过视频、动画等向学生展示难于理解的专业内容;(三)采用翻转课堂,倡导讨论互动;(四)增加测试考核,下发典型案例;(五)培养储备师资,提升教学水平;建立课程QQ群或微信群,并配备学生助教。

关键词:一带一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全英文教学;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8-0098-03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时期发起的全球性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它的提出不但增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促进政治互信和人文交流,也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契机[1]。自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比例更是有了大比例的提升。教育部2016年7月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指出,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開发与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进一步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2]。据教育部统计,来华留学生总数截至2018年6月已突破50万人,连续三年增速在10%以上,且预计今后将继续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3]。

重庆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探索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的途径,探讨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2017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学生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家,其文化背景、基础教育水平、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等均不相同,而授课教师为本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全英文授课经验较少,因此,需要探索和研究适用于留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一、“一带一路”在华留学生全英文课程的研究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许多本科高校都开始或逐步扩大了留学生的招生规模,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也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史海英[4]探讨了微观经济学课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点、线、面协同整合的全英文教学策略;郭春和杨璐[5]以西南交通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地下工程通风与防灾”留学生全英文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为基础,总结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程实施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张婷[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金融市场课程为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金融市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并进行实践;董海英[7]在分析国际商务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留学生特点、生源国商务特点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创新面向来华留学生的高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韩艳等[8]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生为背景,从课程特点出发,探究建设全英文结构分析课程的必要性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李派霞等[9]以工程训练课程为例,调研现有教学基础和学生特点,分析全英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优化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制定适用于留学生工程训练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施方案;曲广淼等[10]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从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高职院校国际留学生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综上所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对各自课程在留学生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文的主要内容将围绕面向留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展开。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在全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门专业教育核心理论课程,与国内本科生教育相似,在留学生培养过程中本课程在第7学期开设,共64个学时,由理论环节和实验教学组成,主要教学内容为切削过程及其控制、机床与夹具、机械加工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过程中的加工理论和技术方法、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但由于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的不同,以及全英文教学经验的不足,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母语均非英语,师生沟通困难

面向留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但对课程内容熟悉和熟练掌握专业词汇,还要求能够准确、流畅地使用英语进行课程内容的描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只有先听懂教师讲述的内容,才能逐渐掌握课程所涉及到的专业用语和课程的知识点。但目前不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的母语都不是英语,表达习惯和发音都带有本地特色,虽然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但专业基础和专业词汇仍然有限,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新知识无疑在理解和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表达上存在问题。再加上本课程本身具有概念抽象、专业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中文教学时,学生在掌握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用全英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进行教学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二)教育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

与我国较为完善、严谨的教育模式相比,许多国家的教育模式非常松散、自由,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非常薄弱[11],在接受进阶的高等教育时,明显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知识存在断层,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同时,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本国所受的前期教育背景和学习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兼顾。

(三)学习习惯不同,影响教学进度

由于每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留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相对比较活跃,乐于主动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遇到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能够及时提问,但也存在听课过程中作风散漫,随意提问打断教学进度、交作业拖沓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进度。

(四)教学资源不足,缺少双语教材

教学资源可以很好地辅助和补充课堂教学。全英文课程教学如果有相应的英文教学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尤其是留学生前期专业基础较薄弱,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内容的理解、课后复习和课外练习。但目前适合本课程的英文图书资料、教学视频较少。其中,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手资料,它的选择尤为重要,在进行教材选用时既要兼顾专业知识,又要考虑英文描述。而目前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国外全英文教材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异较大,而国内关于本课程的英文教材多为译著或双语教材,经典教材较少。

(五)课程考核,相对单一

留学生普遍比较重视与课程评分相关的各个环节。目前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由考勤、平时作业、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组成,期末考试占比较大,无法充分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缺少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改进与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留学生和全英文授课的特点,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全英文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可采用如下措施进行改革。

(一)因材施教,突出重点

由于留学生的理论基础不同,及与国内学生特点的不同,不能照搬中文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要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本课程的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优选和调整,加强对金属切削原理、切削机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的讲解,适当精简机床的夹具设计和机械加工质量部分的内容,使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

(二)建设教学资源,优选英文教材

针对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动画等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难于理解的专业内容,编写英文实验指导书,建立练习题库、测试题库等供学生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对于目前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基于对授课内容的优选和调整,教师可在国内外全英文教材中,根据知识点选取最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章节进行使用。

(三)采用翻转课堂,倡导讨论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留学生人数不多,可采用适合小班授课的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充分地互动,不但适合留学生上课较活跃的特点,也有助于留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思考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较容易理解、易于扩展的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由学生根据内容分组完成。各小组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特长进行分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若有疑问可在讲解结束后进行提问,学生在讲与学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不但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达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增加测试考核,下发典型案例

增加阶段性测试、案例分析、开放性题目,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考核,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阶段性测试在帮助学生检测所学知识是否掌握的同时,使学生逐渐适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与知识结合紧密的典型案例下发给同学,每位同学根据所学过的内容,自主对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不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题目具有答案不唯一性和知识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五)培养储备师资,提升教学水平

全英文课程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目前,留学生课程的授课教师由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课教师担任主讲教师,但数量较少,师资储备不足。因此,设置专门的国际化专业教师培训项目、鼓励教师积极申请教学师资培训的国外进修项目,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英语水平、学习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全英文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

(六)建立课程群,配备学生助教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复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课程QQ群或微信群,并配备1—2名学生助教,助教由已学习本课程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中国学生担任,在课程群中对留学生在作业、测试、实验、案例等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不但可以更及时解决留学生的疑问,还可以与留学生分享学习本课程的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助教学生英语沟通能力,促进对专业英语的掌握,并巩固了课程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结语

随着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也越来越受关注,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留学生的全英文专业教学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本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全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丽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46).

[2]王焕玲.“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留学生教育策略研究[J].丝路视野,2018(31).

[3]董应超,顾蓉蓉.面向非洲留学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

[4]史海英.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教学策略探讨——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

[5]郭春,杨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地下工程通风与防灾”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J].现代隧道技术,2018(S2).

[6]张婷.“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生金融市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7]董海英.面向来华留学生的高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2).

[8]韩艳,李悦,张宏涛.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结构分析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

[9]李派霞,谷良田,韦建军,等.留学生工程训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9(6).

[10]曲广淼,蔡源,石荣荣,等.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化工單元操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8).

[11]吴刚,秦红玲,钟先友,等.留学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7).

作者简介:孟杰(1981—),女,汉族,吉林省通榆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

何高法(1972—),男,汉族,安徽省舒城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

雷贞贞(1982—),女,汉族,陕西省榆林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

李莎(1986—),女,汉族,河南省商丘人,重庆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全英文教学课程教学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国际贸易全英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全英文讲授有机化学课程的实践
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文教学初探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电路分析原理》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