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山论”辩证统一思想研究
2020-11-06顾颐李珂
顾颐 李珂
摘要:习近平“两山论”思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三个认知发展的阶段,从逻辑跃迁转变为辩证统一。由于人是自然界中的人,人是属于自然的,生存于自然界中,因此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两山论”体现了这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其完美地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两山论;逻辑跃迁;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D64;X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8-0005-03
“两山论”①是习近平关于全面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是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两山论”对上述两对矛盾的应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思想,又体现了实现经济永续、健康增长与满足人民群众绿色生活美好愿望的发展理念。
一、“两山论”体现了认知阶段从断裂到辩证统一
(一)“两山论”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
“两山论”在形成过程中对于人们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进行了阐述,指出这两个认识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于生态的态度是置之不顾的,只考虑到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只要……不管……”这样的句式表明人们是将“两座山”即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对立起来了。第二阶段人们面对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能考虑到自身的、小范围的生态问题,无法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把自己的环境与他人的环境进行明显划分的这种做法,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资源极大消耗的发展模式是将经济和生态放在了对立面之上,而只求自己的经济发展而枉顾他人环境的思维模式,便是没有把全球的生态环境视作一个整体,没有把经济和环境视作统一的整体。到了第三阶段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把全球生态视为一个整体,地球作为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全人类都要承担的共同责任。在这一阶段中,人们把全球环境视为一个整体,不再简单地区分小环境与大环境、区域环境与全球环境,自觉行动是为了实现“两座山”认识的和谐统一以及为“生命共同体”打下思想基础。
其次是人们对于“两座山”的关系认识(即对于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处于二分法的思维模式,“用……去换……”这样的句式表明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分离甚至视作对立面来看待,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只能是二选一的抉择中优先考虑“金山银山”,这既没有正确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是可以进行转化的。第二阶段人们随着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凸显开始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认识依旧具有局限性,“既要……也要……”句式结构表明人们依旧没有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视为一个整体,对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思考并没有展开,这也是第一阶段二分法的思维模式的延续。第三阶段人们真正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统一的一个整体,生态环境本身就有经济效益,发展生态产业也能够带来经济增长,“两座山”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两座山”真正的融为一体,“绿色”和“发展”得以同时实现、辩证统一。
(二)“两山论”逻辑跃迁的辩证统一
上文人们对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的三个阶段的认识过程中,其中第二阶段的认识是第一阶段认识思维上的延续,但是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逻辑上的跃迁,即从“二分法”的逻辑向“整体论”的逻辑跃迁,从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视为“断裂”的对立跃升到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
产生这种“断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与生态自然的无限性之间的对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实践、认识的局限性,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对于自然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导致了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断裂”。二是受到西方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影响,忽视了两者的统一性。形而上学否认自然界是个有机的整体,将人与自然二元分裂,把主客体关系认为是人与自然唯一的关系,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引之下的行为必然会带有盲目性和破坏性,客体在遭到破坏后又将危及主体的安全。这种不讲统一性只讲对立性的思维方式,只会让对立性演变成无节制的、不受约束的行为。三是片面理解了“生产力”的内涵。在以往由于受苏联影响,生产力被错误地定义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2]。这种把“生产力”解读成“征服力”的错误观点将人与自然放在对立面上,忽视了对环境破坏而产生的后果。这样的阐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马克思在《资本论》分析生产力概念时,“认为自然界本身蕴藏着有助于物质财富生产的能力”[3]。“两山论”思想继承了马克思生产力概念中“自然界本身的生产力”的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人民易于理解的通俗化语言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突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的全新的生态生产力理念。
“两山论”是用“整体论”的思维来重新理解“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来达到“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整体”的视角下,尽管由于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只能看到部分,或者说是事物的某些侧面,但是我们应该将之放到整体的框架之中来进行分析研究,任何片面或者孤立的看法都不是整体论的视角。
回到“两山论”,从整体论出发,我们并不能孤立地考察“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实质,然后再来寻找建立两者之间联系的理由。而是要把“两山”在系统的关系上来看待其中的“一山”的实质。其实,辩证法在方法论上既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能够在方法论意义上来实现的。在“两山论”中,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不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无论在理论概念上还是在客观事实上,都是同一的整体,从内在看,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它们的目的是同一的,它们只是整体这座山的不同侧面。只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正确处理这两座山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在不同的认识阶段两山之间的断裂与对立。当人们认识到一味地要“金山银山”最终会导致绿水青山的不复存在,会威胁到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代际传递时,当人们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金山银山,只有保持“绿水青山”才能把金山银山一代一代传下去时,我们才真正达到“两山论”的终极阶段。
二、“两山论”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上各种关于“人与自然”的学说进行了梳理之后,以实践作为联系的纽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一举奠定了“两山论”的辩证统一的哲学基础。
(一)人是自然界中的人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因此,人不是单独于自然界之外的存在,而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的这些论断包含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样两层含义。另一方面,马克思在指出人只是组成自然界的部分,也明确认为人与纯粹自然存在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这个差别就在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如果仅仅从存在的意义上来看,人与一般存在物没有区别,但是从意识的角度来看,人的能动性——有意识地能动地作用于现实自然世界的能力决定了它与一般自然物的本质区别。这个本质区别就是劳动实践,也正是因为劳动实践,“自在自然”也就变为了“人化自然”。
(二)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前文提到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的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与自然是不能截然割裂开的,不存在着孤立着的、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人。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就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上,其一是人虽然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同样也反作用于自然界。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同自然界不断地产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同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这种交换活动不可避免地改变着自然界本身的面貌,留下人类的印迹。其二是人类的活动又受到了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约束。自然界为人类生存与活动提供了物质资料,但是人类在索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时既要顾及受自然条件所制约的物质资料的总量,也要顾及到受自然规律所制约的获取方式。
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然界比作是人类的无机身体,那么,毁灭自然,就是毁灭我们的无机身体,最终毁灭的是人类自己。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类生活”出发,通过“意识”这个环节来论证了自然界的性质,在他看来,人在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两个领域都依赖于无机界。首先,在理论领域,自然界中的万物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同时是自然科学的对象,被人所感知,成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因此,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没有自然,人的意识就如同无本之木失去了反映的对象,人的精神文化生产要依赖自然界。而且,人的概括力越强,对自然界的依赖就越广泛。其二,从实践领域来看,人类的实践活动需要自然界提供广泛的物质资料来得以维持生产活动,因此,在实践意义上来看,自然界也成为了人类身体在无机界的延伸。人以及人的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使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也使自然界得以自我展现。这样,马克思在《手稿》中用“两个身体”的论断清楚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意识”和“实践”的观点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既联系又制约的关系。但同时马克思也认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相互依存相互和谐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自然界与人类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离开任何部分或者说离开这个系统,都意味着消亡,也意味着系统的失衡。
为了论证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和谐的关系,马克思用“社会”来作为考察的基本点。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人类社会,社会在这里就成为人与自然的依存与和谐的联结点。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其实最终都取决于人与人的关系,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基本矛盾就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不考虑后果的一味地索取的关系,而这种不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要依赖于人类社会关系的最终解决。
(四)“两山论”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
人类不能把自身孤立在自然界之外,以站在凌駕于自然界之上的征服者的姿态去主宰自然。这样就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和无限攫取,就如同贪婪的殖民者毫无节制地掠夺被征服地方的资源与财富一样,结果既破坏了作为人类无机界身体的自然环境本身,也因此破坏了人类作为组成部分的自然界这个整体。人类历史上无数血淋淋的事实教训证明,我们如果不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会受到它的报复,这个报复强大到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所以,我们应该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走出来,放弃“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对立思维,构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从一味地索取走向珍惜与爱护资源与环境,从只顾自身走向关心人类的“类群体”,从只考虑代内发展走向更关注代际公平,只有把人类命运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让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生死与共,才有可能让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走上共生共荣、和谐相处。而这正是习近平“两山论”的主要论断,“两山论”朴素通俗地向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从断裂对立到和谐统一的必由之路,两座山也必将从割裂走向辩证统一。
结语
正如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所说:只有从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出发,才能成功地与自然界对话,而自然只对那些明确承认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做出回答。习近平的“两山论”完美地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注 释:
①“两山论”:即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是他生态文明思想和自然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卷/第26卷第三册/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李培山.论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3]康沛竹.论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4]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讲话[S].2013.
[5]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周泽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7]吴旭平,潘恩荣.“两山”理论的制度性实在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07).
作者简介:顾颐(1996—),女,汉族,浙江绍兴人,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李珂(1973—),男,汉族,湖北武汉人,西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西藏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法治。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