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范畴分析

2020-11-06梁红

西部学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总书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该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人民中心思想,其范畴体现在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执政基础、发展为民、人民民主、人民共享、人民利益标准、人民幸福目标八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范畴发现,其具有人民性、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等特点。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范畴;价值;意义;品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8-0008-03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诞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新的理论创新,是指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和有力武器。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范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民性,该思想的核心范畴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分别是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执政基础、发展为民、人民民主、人民共享、人民利益以及人民幸福。

(一)人民立场的思想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立场上,必须要有鲜明的态度,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体现了人民立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的讲话中,强调人民立场的重要性,“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从而更好地巩固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将“得国”和“失国”的重要原因归纳为人民立场,主要是指能否站在人民的立场来说话和办事,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时刻谨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系列讲话中,习总书记都表述过关于人民立场的讲话,比如“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每一位共产党员,不论职位有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等,都明确指出坚定人民立场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人民至上的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还包括了人民位置最高理论,也就是说要处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明确谁是主体,谁是主人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有人民位置最高的政治自觉,要为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以及执政史当中,都明确地体现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必须铭记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要时刻谨记人民群众是天也是地,始终要将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

(三)执政基础的思想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所以要始终谨记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长期执政,主要是因为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得以持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不管人民的需求如何改变,帮助人民群众实现追求都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一切阻碍实现人民美好追求的因素都要进行彻底铲除,而目前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腐败。习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非常严峻和复杂,我们始终要坚定零容忍的决心,坚定打击腐败的决心,做好反腐败斗争的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心理准备。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民心主要是体现在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必须始终对人民群众负责,必须时刻发挥自身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发展为民的思想

我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分别是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成果归谁?这三个问题从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发展为民的理论。我党是人民的党,所以党是为了人民而发展,而党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人民的支持,加强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体现在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当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每名党员都要落实好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关心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实现老百姓盼望的事情,然后结合老百姓的需求来开展改革,借助改革来给予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在工作中,要始终装着群众,勇于实干担当,主动作为。

(五)人民民主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在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也演变成为了重要的武器,比如一些西方国家用民主作为武器攻击其他国家,从而制造舆论,借此来输入一些西方思想。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始终都要有正确的认知,习总书记指出民主就是要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出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进行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以选举投票民主和充分协商民主的形式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大量使用协商民主的方式,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度。习总书记强调,协商民主不能只是局限在某一个级别,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020年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也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新时代下,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不断通过,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保护好人民的财产权、人身权、人格权,而民法典的编制和实行,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权益,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

(六)人民共享的思想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范畴中的人民共享成果理论,习总书记则指出共享包括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分别是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以及渐进共享。我国几千年来的共同理想就是共享成果,共同富裕。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人民的心中,实现分配的公平要比发展更加重要,公平的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所以当前解决公平公正的事情是最为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领导人民来创造幸福,为人民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防范和化解七个领域存在的重大风险,必须要解决好公正和公平的问题。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发展为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所以新时代背景下,要做好保障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制度的建设,并且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积极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加强克服人为造成的有失公平正义的现象。要始终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审视社会各方面机制的规定,加强对不公平不正义问题的改革。

(七)人民利益标准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检验党工作成效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坚持人民利益标准的主张是一贯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人民利益标准的理论,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所有言论和行动都必须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则发展了人民利益思想,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进行了统一,提出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八)人民幸福目标的思想

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在党的七大中,明确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了党章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一切工作中,始终要坚持执政为民,坚持将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在制定各项重大工作或者决策中,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重,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解决人民群众重视的问题。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中,恩格斯和马克思就充分地认识到共产主义运动中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并且对该重要性进行了相关论述和概括。随着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進行发展。列宁则结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阐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并且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当前社会的转型改革和发展现状,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行更加透彻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新境界的开辟。在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人民群众始终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和力量,也是社会建设的创造者。

(二)现实意义

第一,该思想坚持和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根本宗旨。所以中国共产党所开展的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都必须始终围绕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而开展。习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区别标志。第二,该思想弘扬了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是和人民密切联系、并且植根于人民的政党,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都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开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从群众中来,而且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所以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好群众路线。第三,该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在社会革命过程中、建设过程中以及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都是创造者和享有者。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矛盾不断发生变化,面对新的时代挑战,中国共产党应当准确判断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决策来应对挑战。比如十八届五中全会习总书记明确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享这一新理念,也是对社会主义中的平等共富思想的秉持。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范畴的特点

(一)人民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谨记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时代性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内外的形势不断变化,越发严峻,世界格局也进入了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时期,全球性问题出现比较频繁,所以国家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后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三)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经历多个时期的考验,始终维持着执政地位,主要是因为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所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但是习近平总书记能够用全新的眼光来认识当前的时代发展、时代形势,科学地掌握了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前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四)科学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基于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摸索得出的。该思想能够采用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来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总的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广大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且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全党同志的认同,是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的。该思想回应了新时代中国国情下的社会建设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参考文献:

[1]王姣姣,汤民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8).

[2]程奎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政治价值[N].天水日报,2020-04-24(007).

[3]郭金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体现[N].天水日报,2020-04-24(007).

[4]梁伟萍.如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2).

作者简介:梁红(1975—),女,汉族,山西文水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总书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