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2020-11-06王琴
王琴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应届生的就业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由于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很多用人单位为了减少用人成本,提高招聘条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更难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主要是需要政府积极导向、用人单位为应届毕业生设置招考绿色通道和高校提供多渠道、多举措就业保障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本文就从高校解决学生就业工作来谈几点意见。
关键词:应届;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
随着国家经济延续回稳向好态势,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出现大量的缺口,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匹配,导致企业招不到人,而毕业生难就业的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做到精准发力,多渠道解决就业。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思想,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学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纳入每学年的重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党委书记亲手抓,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部统一协调、各教学系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加强就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与管理,学校要制定就业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就业工作管理规范等多项制度、规定,每学期定期组织各系、各专业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学习交流,检查专业学习、就业工作等的落实执行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困难给予及时的解决和指导,有力保障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管理的实施、监督与反馈。
三、优化课程建设
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与课程理论研究,从各专业抽调多名有就业指导经验的、专业能力水平较强的教师组建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就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建立、健全育人机制和管理体制,从新生入校,学校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制定大学期间学习计划和中长期职业规划,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和基层就业意识、拓宽就业思路、明确个人定位及发展目标。
邀请就业创业库导师到校进行就业讲座与培训,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各教学系配备专人对进行辅导,提高学生们的职业规划意识,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知识,提高学生就业、创业与实践能力。
四、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和支持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专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基礎教育、实践培训和实践活动构成的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和课程教学评估标准,建立一支由校外企业人士、技术骨干及校内多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导师队伍,进行以增强商业文化内涵、提高商业意识、培育企业家精神、适应商业环境和从事经济活动等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活动。
借助大学生创客空间及各教学院系实训平台开展创业模拟实践,有效实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融合和相互促进。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校内创业的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比如门面免租半年或一年;在校外创业的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五、搭建就业创业实训平台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企业信息库,开展订单式培养等多举措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为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各专业寻找对口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多元育人的就业模式,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合作育人,坚持“对接政策寻求支持、对接市场设置专业、对接企业确定课程、对接实训培育师资、对接岗位训练技能”,形成“平台双导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核驱动,共建共育,产教融合”专业群发展模式,构建“产教融合,五环联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按照专业成立就业工作小组,专业教职员工参与,利用个人社会关系,积极走访用人单位,开辟就业渠道,了解学生就业动态,开展就业指导。以“小型化、专场化、多样化、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做好现场招聘和网上就业信息发布,利用电话、QQ群、微信、网络等多形式、多渠道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沟通的桥梁。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微一平台、线上加线下”的就业工作新模式。
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的要求,为毕业生提供党团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资助服务、档案管理、户口转移等7个方面的服务,专人负责接待处理学生、家长、企业的来访事宜,并公示就业推荐流程与企业招聘流程等管理制度。
建立困难学生档案,针对不同困难群体进行分类指导和帮扶,并提供耐心细致的政策解读与服务。通过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提高困难毕业生的应聘能力,同时转变他们的就业思路,使其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淑艳.“一站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推动更高质量就业[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5):152—154.
[2]赵炳美.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