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2020-11-06陈鑫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趣味性小学数学

陈鑫

摘要: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吃力,很难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探寻图形的奥妙,在抽象晦涩的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形结合。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数形结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措施,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   趣味性

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寻新型教学方式,确保教学工作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

一、数形结合概述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数学思想。在数形结合中,数和形属于两个研究对象,借助数和形的互相转化及联系,逐渐形成数形结合这一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数形结合,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语言直观地表现出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具体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数形结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第一,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逐渐转化成相应图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提升教学效率;第二,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把数学语言转换成相应图形,把图形转化为数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数学知识,提升教学效率。

二、运用数形结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措施

1.借助数形结合有效开展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学生通过概念能够快速理解所学知识,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然而,数学概念抽象性强,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大多数教师还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数学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开展概念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适当运用数形结合方式,把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物体观察”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如尺子、杯子和书本,再将教学内容与实物加以对比分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2.借助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一般来说,数形结合是借助具体事物把抽象知识具象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数形结合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如在教学“加减法”时,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一部MP4是296元,一台老人手机是299元,一块手表价格为258元,问买这三样东西需花多少钱?”题目中涉及的数字都比较大,学生极易混淆这些数量关系。因此,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竖式表示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借助数形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需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出发点,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如在教学《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认识》时,数学教师可让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自主制作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主动探究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不斷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教师能够把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因此,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促使数学教学实现良好发展,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崔为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2]王海中.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

(作者单位:盐城小学)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趣味性小学数学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