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常态下我国高职院校财会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2020-11-06贾建国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院校

贾建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质量、办学规模及发展都有了快速提升。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财务管理范围持续拓宽,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从高职院校财会队伍建设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加强高职院校财会队伍建设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常态   高职院校   财会队伍建设

为了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在高职院校工作不断改革的同时,相关人员也应该注重培养与引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士,综合提高财会团队的整体能力水平,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财会的作用,促進高职院校全面、持续、迅速、和谐的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财会队伍建设现状

1.高职院校领导不重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高职院校相互竞争的关系日渐紧张。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竞争力,大力提高教学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特色,教师与领导的工作重心也偏向教育与科研方面。当教育与科研成为高职院校工作重心后,财会工作常常被领导及工作人员忽略,跟不上高职院校教育科研的发展,相关领导没有意识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及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必要性。

2.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财务部门是高等院校职能及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繁忙,部分工作人员偶尔因为忙于完成工作任务而忽视了工作的质量,部分财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薄弱,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对师生的态度与服务不专业,还有部分财会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引起了其他工作人员与在校师生的抵触,给财会部门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财会工作人员要重视工作效率与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培养专业精神,学习职业道德,为师生做实事,提升财会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3.团队结构组成不合理,综合素质低下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升级而来,与人才引进模式有所区别,导致高职院校财会管理团队存在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的矛盾。如今,在职财务工作人员中,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财会管理培训,也没有学过相关财会管理专业知识,甚至部分财会工作人员由于本科专业偏向企业会计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和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财会工作性质不同,再加上没有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工作,导致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4.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与专业学习

2012年,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规范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文件,为高职院校财会工作带来了契机,高职院校财会队伍需要学习最新的财会知识,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财会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较低,知识更新的进度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再加上基层财会工作人员之间交流的话题中含有专业知识的情况很少,参加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较少,大部分财会工作人员还需要参加进一步培训,学习相关的财会技能,经过财会职称考试拿到相关职称。由于财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较低,工作效率低下,跟不上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进程,导致财会工作作用得不到发挥。

5.职称体系有待优化

会计人员等级评定制度制定至今,没有相关制度与条例管理财会工作人员,只停留在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等评定职称阶段。其中,高级会计师的评定条件与相关评定标准的副高职称相当。另外,历年来高级会计师的评定规格偏向于企业,高职院校严重缺乏高等职称职位,甚至没有。此外,高职院校在岗位定编时,没有设定相关职称,导致高职院校财会队伍职称人员分配情况极其不合理,相关制度还需要改进。

二、新常态下加强高职院校财会队伍建设的策略

1.改善引进人才的方式,改革招聘机制

在引进人才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相关岗位的重要程度与工作难易程度招聘不同层次的人才。在招聘财会人才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选拔人才,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降低面试门槛。如安徽省某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基本门槛是拥有财经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内聘人员包括人事代理招聘人员,作为正式人员的补档,这部分人的选拔门槛是拥有财经类专业本科学历等。从在职人员的年龄、职称及学历来看,当前高职院校财会工作人员骨干有多年工作经验,主要承担重要财会工作及管理岗位,而刚入职的新成员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培训与历练。

2.积极参与专业知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

高职院校应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组织财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定期学习日常财会工作制度,了解政策、规范行为。另外,财会人员还要培训计算机运用技能,学习使用新财务信息系统,参加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相关领导、专业讲解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条例。最终,财会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业务技能,了解相关的制度规定、法律法规,从而提高整体团队综合素质。同时,高职财会人员不能错过学术交流活动,时常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能帮助财会人员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互相交流经验与心得,借鉴管理经验,弥补自身知识的缺乏,开阔视野。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制定结合绩效考核制度,继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细化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指标,建设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欲望与积极性。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考核制度结合了个人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相关绩效,建设了奖励机制,在绩效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比拼制度,评定出工作效率高、服务态度好的工作人员,并给予相关奖励,能够调动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财会团队业务水平。

4.建立完善职称晋升制度

目前,高职院校高级会计职称还空缺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适当地增加职称指标,单独下达指标到各院校,以确保财会人员的职称评定。同时,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创造机会为财会人员申报相关课题,帮助他们发表相关论文。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重视财会人员的职称评定,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会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著。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持续提升财会团队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财会作用,打造一只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帮助领导管理高职院校,为领导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高职院校发展做好后勤保障与资金支持,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全面、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奇.新常态下我国高职院校财会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6).

[2]亓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

[3]王翠.基于校企深度融合下深化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6).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新常态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