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油城文化,发展特色教育

2020-11-06何翠英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特色教育幼儿园

何翠英

摘要:发展特色教育是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教学形式、提升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匹配度、强化幼儿教育效果的需要,也是发掘油城文化,发扬油城精神,助力地域文化传承的要求。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基于油城文化的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开发以油城特色文化为支撑的课程,以构建具有油城气息的特色幼儿园。

关键词:油城文化   特色教育   幼儿园

乡土文化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广泛接触的文化,乡土情怀是融注在幼儿血脉中并将与其相伴一生的情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不但能消除幼儿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与幼儿接触到的社会现实之间的隔阂,而且能在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深化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并在特色活动的组织中增强幼儿课程的选择性。那么,在玉门地区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油城文化资源,发挥油城文化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呢?

一、立足油城文化,创建主题环境

幼儿的知识学习始于对事物的好奇,而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要想让玉门市的幼儿对油城文化产生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创设具有油城特色的主题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天地中感知广阔的玉门风光,接受特色乡土文化的感染。

如在幼儿园环境建设过程中,玉门市第三幼园通过张贴铁人王进喜宣传画报、搭建石油产业文化宣传栏、悬挂风车装饰、张贴以风车为创作原型的剪纸等一系列措施,创建了具有玉门烙印的园区环境,让幼儿对玉门文化及玉门特色有了初步认知。

此外,基于幼儿的审美特点,玉门市第三幼园制订了活动主题定期更换计划,以细化油城文化特色的方式,多角度开发油城文化资源。如在主题文化构建过程中,玉门市第三幼园以“铁人精神”“风电之都”“第一油田”等为主题,创建了主题环境。

通过单一细小主题的多角度呈现,既关照了幼儿的阶段性认知特点,帮助幼儿在多重直观经验的反复获得中,感知并记忆了乡土文化知识,又以阶段性的主题变化消除了幼儿的认知疲劳,保持了幼儿对油城特色文化的探究兴趣。

二、利用特色资源,组织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以区域游戏为方式,以幼儿自主选择为方法,以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开发为宗旨的活动,在该活动的组织和构建中始终闪烁着独立自主的光辉。因此,在幼儿区域材料投放过程中,区域材料对幼儿有吸引力的大小区分,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开展程度,而具有乡土特色的活动材料既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又是容易获得的活动材料。所以说,在幼儿区域活动组织过程中,投放具有乡土特色的活动材料,既可以降低幼儿教育成本,又可以让幼儿在开发和利用常见材料时发展创造力。

如在构建“风电之都”主题活动过程中,在构建区,笔者投放了积木和积竹等强度低、可塑性强的材料,组织幼儿构建属于自己的“风电之都”;在手工区,笔者投放了彩纸、剪刀、彩色泥土、画笔、图钉、木棒等材料,组织幼儿建造各种形式的“风车”;在科学区,笔者带领幼儿观察风车模型,感知风与电之间的关系;在户外体育中,笔者组织幼儿开展“和风儿赛跑”“风车与风”等游戏活动,帮助幼兒了解风车与风之间的关系。

三、开发园本课程,实施系统教育

乡土资源含义模糊、范围广泛,要想创建具有油城文化特色的幼儿课程,教师必须系统规划油城文化在幼儿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确保油城文化开发活动的持续推进。

如在油城文化开发过程中,玉门市第三幼园成立了油城文化资源开发小组,首先,教师搜集与整理油城特色文化资源,拟定油城文化资源开发计划;其次,在计划书的指引下,教师召开主题研讨会,深入探讨了计划书中提到的开发项目,以明确该主题开发条件下可利用的特色资源、特殊素材,并集思广益,制订园区主题活动开展计划;最后,教师记录和反思特色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积累主题资源的开发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油城文化,发展特色教育是在幼儿教育中践行陶行知理念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特事特办,集全员之力,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创建具有油城特色的幼儿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淑沁.深化内涵发展 彰显办园特色[J].甘肃教育,2019(17).

[2]吴玉兰.幼儿园办园特色的思与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第三幼园)

猜你喜欢

特色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植根岭南 灵秀成长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