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运用猜想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2020-11-06张文丽
张文丽
摘 要:牛顿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数学的灵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有助于学生去全面掌握知识,有助于活跃其思维,开阔其视野,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设猜想的契机,让学生大胆猜想,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猜想;引领;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084-2
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纵观数学发展史,很多的问题都是从猜想开始的,如:歌德巴赫猜想、欧拉猜想、四色猜想等,它是解决数学理论自身矛盾和疑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猜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理解记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各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猜想”,能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考,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让学生根据一些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进而引出所要学的知识。但很多老师都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害怕学生的“瞎猜”、“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害怕学生的猜想远离教学预设,所以很多时候,猜想只是“走过场”。而最近笔者所听的“认识平均数”一课,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猜想,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人耳目一新。下面就简要谈谈听课的心得体会。
一、导入处“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数学方法论的倡导者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联系在一起,他会急切的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主动的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在思维的萌芽中进行大胆的猜想,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上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前学生玩套圈比赛的视频,学生的视线一下子被聚焦屏幕,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接着出示4名男生和5名女生套圈比赛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让学生边观察,边猜想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根据平时积累的比赛经验,纷纷举起了小手,都想让大家听听自己的猜想结果,及猜想的理由。
生1: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比男生多,说明女生套的准一些。
老师故意顺着生1的回答宣布:女生套中的比男生多,所以我宣布女生套的准一些。
男生听此结果纷纷抗议,争着抢着大声说“不公平”。
生2: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少,比套中的总个数不公平。
生3:虽然女生套的最多的比男生套的最多的多1个,但是女生套的最少的比男生套的最少的2个。
生4: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比的话,男生每人套中的要比女生每人套中的多。
教师耐心聆听学生猜想的理由,适时抛出问题:参加套圈比赛的男、女生人数不同,比什么比较公平呢?请4人一组交流一下。
此时,学生对比赛类的解题方法已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一般情况下比赛都是人数对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刚开始猜测时,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只要比总个数就能判定谁套的准。然而学生很快意识到参赛的男、女生人数不同,比总个数决定谁套的准是不公平的,于是展开了一番激励的辩驳,并且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共识:人数不同时,比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才公平。
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猜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看似不经意的教学设计,不但引出了平均数这一概念,还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及含义,同时也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为后续学习注入了学习的动力。
二、探究处“猜想”,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得出结论。
在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时,教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直观地猜一猜男生平均每人套的个数会超出套中最多的吗?会低于最少的吗?大概在多少个左右?你是怎样想的?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在哪两个数之间?为什么?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下,根据之前对平均数意义的初步感知,结合平时动手操作的经验(即:要想每份一样多,就要把多的移给少的),进行本课的第二次猜测,再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讨论、利用事物操作,交流中,归纳得出要验证以上猜想,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也初步感知了平均数并不是一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实际大小,而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的取值范围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构思,精心地设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循着猜想的轨迹,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自觉思维,又学会了如何验证猜想的合理性,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进程。
三、拓展处“猜想”,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每一个猜想都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的拓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成知识网络。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领会、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思维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使学生的猜想合理化。
在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后,教师借助教材“想想做做”中的第2题巧妙地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平均数的性质。
例如:小丽有下面这样的三条丝带。
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厘米?
看图估一估这3条彩带的平均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可能是24厘米吗?可能是14厘米吗?通过这一层次的估测,学生明确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计算3条彩带的平均长度,以此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之后用课件显示平均长度18厘米的位置,让学生判断这一平均值是否合理。再提出问题:“如果把第二条彩带的长度增加3厘米,平均长度还会是18厘米吗会怎样变化?如果第二条彩带的长度减少6厘米,平均长度又会怎样变化?”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猜想,从而体会平均数的敏感性,即每一次数据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如果教师仅局限于对教材例题的设计,可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而习题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平均数统计学意义的感受,通过对习题的深入挖掘,对问题进行再加工,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在一次次地猜想和验证中思维得到发散,使他们逐步理解平均数的内涵与外延,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厚实起来。这样的猜想活动,不但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意识,还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
猜想作为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有效方式,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而且能缩短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猜想的翅膀,引导他们严谨思考,发散求异,从而有效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吴疆.数学猜想的方法及應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06).
[2]王东霞.猜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L].考试周刊,2012(56).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