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哲理诗“芝麻开门”的最佳路径
2020-11-06张芳
张芳
摘 要: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赏析和品味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本文结合具体诗歌,通过咀嚼诗眼、破译符码、追溯背景、编织生活等路径揭示了其中哲理。
关键词:哲理诗;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081-1
哲理诗是把某种哲理融汇在对客观事物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的诗歌。哲理诗可以使读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领悟出某种深刻的道理,获得高层次的审美趣味。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哲理,笔者在古诗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咀嚼诗眼,品味字句的张力
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或者最关键的某个词句,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准确把握并咀嚼诗眼,有助于学生准确体悟诗歌蕴含的道理。比如《游园不值》,诗人以哲人的眼光观眼前之景,借“红杏出墙”这个具体形象,把读者引向情感和想象的天地,展现出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包孕其中的妙理呼之欲出:不止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人世间一切生命勃发的力量或者新生的美好事物都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如何引导学生弄懂这个道理呢?教学中可以紧扣“关”这个诗眼拓展并对比阅读。“红杏出墙”这个形象在叶绍翁之前已有若干诗人写过,如陆游“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唐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等。但之前的这些诗重在描写红杏的美丽、春色的美丽,而叶绍翁诗写红杏的着力点并不在外表美丽的形象,一个“关”字与红杏的“出”字形成强烈对比,其张力得以充分展现,使红杏成为了“生命力勃发”的形象。这样紧扣诗眼对比品评、赏析揣摩,《游园不值》蕴含的哲理就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破译符码,探求造境的意趣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我国古典诗歌形成了很多传统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借用西方符号学中的语码、阐释学中的互文等方法解读。[1]比如还是《游园不值》这首诗。诗中的“柴扉”就是一个常用符码,像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陶潜《归园田居》中“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王维《送别》中“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以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等,这些诗句中“柴扉”一般表示的是清贫、隐逸、宁静、孤独。像這样的符码《游园不值》中还有:“屐”表示游山玩水,“苍苔”意味着幽深宁静,“小扣”意味着宁静,“红杏”则象征着春天。理解了上述意象,就可以感受到全诗营造的是隐逸宁静的整体意境,再结合“关”的诗眼咀嚼、“出”的动态对比,诗中的哲理则更加明朗。
三、追溯背景,发现身后的玄机
诗人创作风格、背景往往决定了他的诗歌中可能具备特定的含义,因此教学哲理诗要重视诗歌的背景资料分析,研究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人生阶段等。
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告诉我们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才能到达新的境界。但如果我们继续深思下去,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为什么朱熹把书比作“半亩方塘”比作“鉴”即“镜子”呢?有什么含义呢?《全唐文纪事》中有这样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对“鉴”意象的特殊含义算是一种很好的诠释。我们再追溯诗人创作的文化背景,朱熹发展了儒家学说,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中国儒家自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一直颇多争论,直到宋代,理学家张载将人性分作“天地之性”(或称“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两方面,才被理学各家认可。张载说人“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所以不善,是被“气质之性”所遮蔽,如果能去除蔽障,人就能恢复本善。怎么恢复呢?张载提出要学圣人之学。他用泉水作比,泉水源头都是清的,好比人天地之性本善;流的过程中受污染,好比气质之性对天地之性的遮蔽,而被污染的水经“源头活水”澄治又会“清如许”,即学问变化气质。[2]了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便可发现在《观书有感》中,朱熹是把圣人之学比作源头活水,告诉我们用圣人之学的清泉不断灌注,人就会保持、恢复其善性,就像水能永远保持清澈纯洁一样。
四、编织生活,寻觅生命的共鸣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杨万里《小池》中富有哲理的诗句,“小荷”意象所传达的理趣已为广泛运用,而诗人同样写“荷”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理趣,却常被忽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果说前诗“小荷”象征孩子,那么诗人在这里送别林子方时不正是以“六月中”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喻在皇帝身边如日中天、前途大好的林子方吗?要引导学生领悟诗中藏着的这个奥秘,只要将学生以及他们身边熟悉的人编织进去,进行改写:“毕竟人生(爸爸、妈妈、老师……)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然后再拓展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句子,“小荷、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残荷”这一组意象所代表的人一生的旅程就蕴含其中,哲思也沉淀其间了。
综上,针对哲理诗将哲理隐含于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思辨,破译诗歌意象隐含的文化“密码”,追溯诗人自身的文化背景,将千百年前的诗歌与学生当下的社会生活、当下生命进行编织,产生共鸣,探寻解读的最佳路径,让教材中的哲理诗“芝麻开门”,使诗歌成为学生的一个部分,让哲理深深扎根他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信东.一节颇有成效的古诗教学课[J].小学各科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2008(11).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