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系统思维”教学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0-11-06秦青梅

关键词:系统思维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秦青梅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知识点较为分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高中化学知识,教师可应用系统思维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将课时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观念系统化,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系统思维;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021-1

系统思维的理论最早是在1945年由美籍奥地利人贝塔朗菲所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思维就是将自己所认识的对象中的要素进行相互关联和作用的思维系统,同时该系统和认识对象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这一知识时,很多学生会将化学物质释放的能力和物质自身的内能混淆。而利用系统思维对这一知识进行学习时,学生就可以将被研究的物质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这个物质向外部系统释放能量,那么该物质的能量就会降低,而外部系统的能量则会增加。通过系统思维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一、系统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目标系统化。高中化学课程包括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那么如何来确定没节课、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是关键,保证课程的连贯,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要做到每节课教学任务都能落到实处。使得每课时的教学都为高中阶段化学做铺垫。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是系统连贯的,应该逐步实施每课时的教学任务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系统化。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化学概念、理论、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实验设计和操作等。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但与此同时,每部分内容中有各自形成独立小系统,而小系统之间的各要素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而形成更大的更加复杂的知识网络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小系统,抓准各个小系统间的联系桥梁,使知识点相互融合贯通,形成完整的体系。

3.基本观念系统化。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教学知识点的系统化是养成基本观念系统化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教学内容系统化,在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1.进行系统性的化学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同样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然而纵观我们现在的高中化学教育,其特点是太过“功利性”,以成绩为目的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游离在真正的理解化学的本质之外。而只是将知识落实在不断的重复性的练习之上,学生一则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的框架和系统联系,更深层次的也不会意识到化学学科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没有系统思维的化学教学就是破碎的、干瘪的,也就出现了“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这一怪现象。

面对这样的情况,系统性思维教学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思考如何在观念上让学生首先就有系统的意识。比如:向学生介绍化学与社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首先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并且不是孤立的感受。改变之前的知识对于单一题型,针对考试题型的讲课内容,避免将知识碎片化灌输给学生。

那么具体到每节课,就要求教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并且是基于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目标。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纳入到整个化学知识体系中,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这样,在知识上首先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让学生大脑中的化学是“整体”的,是能够明白其框架结构的。

2.养成系统的化学学习习惯。形成化学的整体框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效,也远远不是一节课能够达到的结果。同样的,学习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除了教师,还有学生。而且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能够积极主动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果只是被动的接受,那么老师再努力地培养系统意识也是枉然。所以,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系统的化学学习习惯也尤为重要。

学生学习会有遗忘,这是人类的记忆曲线。所以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忆曲线来安排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对课程教学有整体的规划,协助指导学生们在整个三年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教师从一开始的教学中,就把知识以框架的形式告知学生,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然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的填充框架内容,最终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

3.进行系统的化学复习。进入高二下半学期,学生就逐渐完成了各科的知识学习,进入到复习阶段。在复习阶段,系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学生没有对知识的整体意识,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那么在复习中对知识的感知还是碎片化,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升。所以,一个正确的复习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化学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为学生建立知识系统,而知识中较为细节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填补。在复习课上,教师应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補充,不要割裂式的灌输给学生。最后是对整个复习过程的检验,这是通过试题检验来完成。对于错题,也不能是单一的没有整体意识的逐个解决,关键是教会学生将错题归纳整体,分类来处理,对同一类型的题和有关于同一知识点的题归纳到一起来整体,有利于减少学生多做无用功,也帮助他们完成对该知识点的巩固。

总之,系统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形成书本知识、物质性质及其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系统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化学科目,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中都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更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卢晓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展[J].化学教育,2014(17).

[2]项贤明.高中课改宜尊重高中的特殊性[J].中国教育报,2012(03).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213000)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