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方剂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效果的临床研究△
2020-11-05陈锦容
陈 锦 容
(东莞市望牛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东莞 523000)
慢性盆腔炎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官、盆腔腹膜及其周围结蹄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性反应,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病症[1~3]。其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调、下腹坠胀、白带增多、腰骶疼痛等,严重干扰了女性的日常工作及生活[4]。其中气滞血瘀型为慢性盆腔炎常见的中医分型[5~6]。本次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取了86例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患者,并分析了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方剂治疗的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24~49岁,平均(32.47±2.46)岁;病程1~9年,平均(4.94±1.26)年。研究组年龄23~48岁,平均(33.26±2.53)岁;病程2~10年,平均(4.78±1.32)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研究患者均为20~50岁范围内女性患者,病程均在12个月以上。排除标准:需排除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排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肿瘤等其他严重妇科或内科疾病的患者[7~8]。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慢盆汤治疗,方剂内容包括:当归15g、重楼15g、土茯苓15g、苦参10g、血竭3g、黄芪15g、皂角刺15g,上述中药用水煎煮后,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水送服,共治疗4周[9~10]。研究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增加应用穴位贴敷,取桂枝、干姜、广木香、丹参,研制成粉末,加水调和,制成1cm×1cm×0.5cm中药饼,将中药饼置于大小为2cm×2cm的医用胶布上,分别贴敷于关元穴、气海穴、子宫穴及中极等穴位,指导患者于贴敷6h后自行取下,每日1次,共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体征、症状及辅助检查完全恢复至正常标准,症状积分为0;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辅助检查显著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3以上;有效:症状减轻,辅助检查有所好转,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1/3~2/3;无效:症状及辅助检查均未改善甚至加重或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1/3[11]。
(2)症状积分:按照慢性盆腔炎症状评分标准计算症状积分,其中输卵管压痛计5分,子宫压痛计5分,子宫至少一侧压痛或增厚5分,腰骶、下腹坠痛计3分,低热计1分,带下增多1分,经前腹痛1分,此外病程增加1年,积分增加0.5分,脉象异常增加0.5分,舌苔异常增加0.5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结果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辨证医学将慢性盆腔炎纳入“妇人腹痛”、“带下病”范畴内,其发病原因包括七情内伤、瘀血内结等,造成痰湿之气郁结于体内,脉络不同从而引发腹痛[12]。本次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以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35%,较对照组提高(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说明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在中药治疗同时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腹坠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从而提高疗效。本次研究组应用的慢盆汤方剂中的皂角刺、重楼、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清热止带功效,黄芪、土茯苓能健脾补气,当归可活血止痛,诸药联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理气止痛之功,且穴位敷贴与慢盆汤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分析分]
综上所述,气滞血瘀型盆腔炎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方剂治疗,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临床症状,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