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与旅游情境下自然的商品化
2020-11-02尹铎朱竑
尹铎 朱 竑
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下简称“两山论”)中,“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提出是对于自然的生态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强调与凸显。维持、保护自然的生态属性,并将生态属性转换为经济价值,进行可持续的自然商品化,以实现本土发展,是践行“两山论”的核心出发点2。以往研究对于“两山论”的解读,往往将“两山”意指的自然等同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这样的理解方式容易将自然的商品化研究局限于资源经济学的传统解释框架,纠结于讨论资源环境到底应该保护还是开发以及如何保护与开发的单向线性问题。在这样的解读视角下,自然与发展往往容易被置于二元对立的紧张关系之下3。正确理解“两山论”需要更加全面综合的解析视角。
首先,自然的商品化所指的自然不仅仅是指资源环境等物质化的自然,还应该包含不同社会群体基于特殊地方本底在长期人地互动之中所建构的话语与意义中的自然。例如,在中国“内地-边疆”的旅游情境分异之下,云南等西南边疆往往被建构为原始、纯净的“原生态”地方,而内地则被认为是高度城市化、现代化而缺少自然风情的地方4。这种针对云南“原生态”的话语紧密嵌入在外界对于西南地区的建构与想象之中,旨在突出西南地区“前现代”的自然与文化。在游客的追捧、旅游地地方当局与文化商人的联手推动之下,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原始质朴的少数民族、神秘纯净的神山圣水等自然与文化意象,持续被建构着云南旅游地原真而又草根的话语与意义。“原生态”话语作为象征性与意义层面的“绿水青山”,早已成为云南旅游发展的巨大吸引力。
其次,这种关乎自然的话语与意义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自然的物质形态进行实践与重塑的方式与手段。就云南而言,外界所建构的“原生态”自然话语正在作用于云南本土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践。而这种资源与环境保护实践的本质,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商品化与地方发展。例如,作为云南西双版纳旅游商品代表之一的普洱茶,在旅游市场中被分为古树茶与台地茶两个商品种类。台地茶的茶树,多用无性系扦插繁殖,茶园成行密植,人工施肥除虫,在山地、坡地上成台阶状排列,用现代管理模式管理,属于追求高产的密植速成茶园。台地茶园大多具有明确的范围与边界,强烈的人为干预痕迹与周围茶山原生植被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古树茶的茶树,植株为乔木型,树龄大多在百年以上,由茶农先辈从野茶树驯化而来。树冠高大,自然生长,树高5 m~6 m,最高达20 m以上。古茶树生长的古茶园大多隐匿在西双版纳茶山的原始森林之中,与周围的其他树种混杂生长,没有明确的边界。
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理念的兴起与旅游消费的迅速增长,普洱茶作为旅游商品的整体需求量快速增长,高产的台地茶园开始在西双版纳流行起来5。这时的台地茶是现代化、产业化以及高科技的象征,而古树茶则是闭塞、落后以及粗放的象征。台地茶的价格要远高于古树茶,在茶山中开荒种茶,兴建台地茶园成为风潮。古树茶在此时除了本土茶农自家消费之外几乎无人问津。
近年来,在快速城市化与现代性压力之下,原生态及相关品质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标准,城市居民对于健康与养生的需求迅速崛起。外界建构的西南边疆“原生态”话语开始与人们对于身体康养疗愈的需要紧密结合。“原生态”话语表征的综合优质的人地系统不同于现代性情境下由食品安全、工业污染等问题所带来的焦虑与不确定性,因而人们总是希冀能够在西南边疆找到快速解决健康问题的“原生态”自然商品6。于是,旅游商贩在营销古树普洱茶时所展示的、古茶树百年生长所积累的繁茂外表、不喷洒农药化肥的生长流程以及鲜少人工干预的采摘过程,对外界游客而言,不仅意味着食品安全,还在刺激着他们产生对于茶树生长环境的感知与认同。于是,古树茶迅速成为现今云南“原生态”旅游商品的典型代表之一。而此时,强烈依赖人工生长干预的台地茶则转而被建构为“问题茶”“农药茶”,人们更愿意为了健康与生活品质而购买古树茶。一时间,古树茶与台地茶在旅游市场的价值逆转对调,价格差距已有百倍、千倍之巨。
于是,在外界对于追求“原生态”的影响之下,西双版纳的诸多茶山之中,茶农们为了迎合内地游客消费“原生态”的需求,开始努力维护普洱茶树及其伴生的茶山生态系统。由于古树茶的热销,西双版纳的古茶園与原始森林开始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是否足够“原生态”、有多么“原生态”以及谁家的古树更加“原生态”,都成为了古树普洱茶的旅游营销卖点。于是,古茶树是否完整保护(有无经过矮化等人工修剪),是否古茶树之上有伴生的动植物(如茶树上寄生的石斛、苔藓、螃蟹脚等),古茶树周围是否有涵养水源的乔木以及花草(因为游客们认为,有草木伴生的普洱茶可以有蜜香与茶韵)都成为游客询问与采购的标准。另外,除了古茶树与古茶园外,在原本毁林开荒所营建的台地茶园中,茶农们也开始逐步放弃追求单纯的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和以量取胜,转而放弃对台地茶树进行修剪任其自然生长,稀疏茶树密度,同时种植香樟、天竺桂等具有香气的植株,营建台地茶树生长的“山野气”,以模仿、恢复并重构茶山的自然生态系统,意图将台地茶园转变为所谓的“生态茶园”,以提升台地茶的经济价值。因此,维护茶山生态,让西双版纳成为更加符合游客认知与想象中更加“自然”的地方,成为了商品驱动下本土居民自然而然践行而不需要反复强调与约束的事情。
要之,关注自然话语与意义的建构,才可以更好地解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才能够深入理解在商品化过程中为何可以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为,自然并不全然会如Harvey所述之注定被现代性与发展浪潮所征服①,它在与资本、现代性复杂的互动与结合过程中,反而成为了一种反思市场经济、反思现代化过程的重要维度。发展并非一定是自然的对立面,有时似乎并不能被现代性或现代主义下发展的话语所解释的一些所谓原真的、自然的话语,反而会对于人们利用自然的实践方式具有建构作用。发展也可以促进自然的保护,并帮助人们反思自身实现商品化的实践方式。自然与发展相互交织,在旅游商品化的过程中更迭交替、互相作用。全面关注自然的物质与意义双向维度是研究旅游驱动并落实“两山论”在地化的非常有效且系统的理论视角与研究范式。
(第一作者系该中心博士后,第二作者系该中心主任、教授;收稿日期: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