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18年中国社区老年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2020-11-02韩明月梁慧敏赵岳王春梅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30007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空巢慢性病高龄

韩明月 梁慧敏 赵岳 王春梅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截至2018年底,我国大陆地区总人口数为1 395.38万,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49.49万(17.9%),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6 658万(11.9%),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0世纪中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1〕。

老龄化进程快、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已经并将长期受到老龄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面临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高龄、空巢、失能的老龄特点及城镇化的社会问题使得老年人口无法得到有效的照顾,给家庭造成支付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卫生系统及社会保障制度。

社区护理作为一种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模式可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要,帮助其适应老龄并积极应对,可见做好老年人的社区护理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基于CNKI、万方、VIP三大中文数据库对近3年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社区护理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为护理科研者提供思路,为社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以“社区”、“老人”、“老年”、“老年人”为检索词,在CNKI、万方、VIP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式如下:(1)CNKI:SU=“社区”AND SU=(“老人”+“老年”+“老年人”);(2)万方:(主题:老人+主题:老年+主题:老年人)*主题:社区;(3)VIP:M=社区 AND M=(老人+老年+老年人)。限定条件如下:(1)时限: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2)学科:护理;(3)期刊:CSTPCD、CSCD、北大核心期刊;(4)语种:中文。文献经NoteExpress查重及人工检阅后导入崔雷等〔2〕研发的Bicomb 2.0软件,提取关键词并完成数据的清洗和清除,通过词频g指数计算得到高频关键词,形成词篇、共现矩阵〔3〕,gCLUTO1.0软件进行双向聚类,总结并分析研究热点。

2 结 果

2.1文献数量 在CNKI、万方、VIP数据库分别检索到相关文献的数量为201篇、567篇和451篇,共计1 219篇;通过NoteExpress查重和人工检阅去除重复文献651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去除发展规划1篇、采访1篇;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共566篇。

2.2高频关键词分布 结合g指数计算结果与研究实际,选取词频≥13者为高频关键词。见表1。

2.3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慢性病,高龄、空巢老年人,失能老年人3个研究热点。见图1、图2。聚类2包含了“生活质量”、“高血压”等8个关键词,涉及领域为慢性病,可进一步划分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4个研究热点。聚类1包含了“高龄老年人”、“影响因素”等8个关键词,涉及人群重点为高龄及空巢老年人,可进一步划分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及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2个研究热点。聚类0包含了“跌倒”、“居家养老”等8个关键词,涉及重点人群为失能老年人,可进一步划分为居家养老护理需求和跌倒2个研究热点。

表1 高频词频次、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

图1 高频词可视化矩阵

图2 高频词可视化山丘

3 讨 论

3.1慢性病的研究

3.1.1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人们了解健康维护方式及寻求帮助途径的重要手段〔4〕,具有经济投入少、易覆盖的特点,在高血压等慢性病三级预防的作用中举足轻重。祁雯雯等〔4〕对2005~2015年高血压文献进行统计,其中健康教育类共911篇,发表地域多集中在沿海及内陆地区且有基金支持,偏远地区发文量较少。这在侧面反映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受到广大学者关注,但区域间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今后应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科研支持及政策支持。

3.1.2DM患者自我效能 D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需要持续的医疗护理及患者的自我管理,以预防急性并发症,降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5〕。老年患者的DM管理主要以居家自我管理为主,有效的自我管理,如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较好的用药依从性可以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从而有效地减少慢性并发症〔6〕。Bandura〔7〕提出并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对自身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效能感,即对自己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信心。与DM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应,DM自我效能的评价也涵盖了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选择和持续,与其他慢性病相比,DM的自我管理方案较为复杂并具有挑战性,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其中95%的管理是由患者自己实施的〔8〕。因此,对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准确评估是干预计划制定的首要环节,其在DM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周静等〔9〕学者对社区老年DM患者自我效能现状进行调查,并开展了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促进DM患者自我管理的社区干预手段,在改善患者血糖、减少和延缓并发症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考虑将自我效能理论作为一种常规教育方法应用于DM健康教育中,并在今后的研究中探讨其长期干预效果。

3.1.3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 近年来我国学者展开了对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探讨,如充分利用医院、社区及家庭资源,三体联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护理〔10〕;沈凌〔11〕借助家庭责任医生的优势,深入家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延续护理方案。脑卒中患者在结束急性期治疗出院后回归家庭及社区,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康复训练、用药等知识的匮乏,往往易造成其病情反复。随着病情的不断反复,患者残疾、死亡的比率也相应增加,并与年龄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脑卒中造成的慢性失能成为困扰患者的重要问题〔12,13〕。因此,对出院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医院、社区、家庭的转诊与对接。

3.1.4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发展和环境改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大大减少,但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加了慢性病的发生,也成为困扰老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通过近3年的文献分析发现,既有杨贝贝等〔14〕学者开展对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性研究,也有陈秋华等〔15〕学者开展通过护理干预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生活质量作为评价健康老龄化的综合指标,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老年保健研究的关键内容,健康养老、幸福养老的关键在于生活质量的提高〔14〕。

3.2高龄、空巢老年人的研究

3.2.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及社会支持 对高龄及空巢老年人的文献分析发现,袁慧琳等〔16〕对空巢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高凤英等〔17〕对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刘玉珍等〔18〕对高龄老年人的家庭社会支持分别进行了调查。国家老龄委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空巢老年人抑郁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0%以上,抑郁是空巢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9〕。抑郁的发生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下降互为因果。ADL能力下降,患者自尊受损、居家不出,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缺少子女的陪伴,家庭支持不足,易产生孤独寂寞之感,长此以往极易出现抑郁〔20〕;相应地,长期的抑郁情绪也会对ADL能力产生微弱的负性作用,二者相互影响,ADL能力的下降与抑郁症状的加重不断交替〔21〕。

受70、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走向老年,家庭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也逐渐成为我国老年家庭的主要模式,预计2030年我国老龄空巢家庭将到达90%〔22〕。同时,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高龄化的趋势也不容乐观,预计到20世纪中叶即2050年,将有4亿中国公民年龄在65岁以上,80岁以上者将达1.5亿〔23〕。社区是老年人居住、活动和娱乐的主要场所,面对相当比例的高龄及空巢者,社区护理人员应予以重视。社区护理人员工作在一线,是老年人的护理者更是陪伴者,对其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更要做好心理护理,注重其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满足其心理需求,以有效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生活、安度晚年。

3.2.2认知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脑组织及神经功能的退化使得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根据认知功能衰退的程度,可将其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两个阶段〔24,25〕。衰老是正常的,但是痴呆并不是衰老过程中的正常阶段,正常老年人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进展率为1%~2%,然而,对于MCI者,如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5年内发展为AD者可高达50%〔26,27〕。MCI期脑和认知具有可塑性,故今后护理人员应早期识别认知功能受损者,在轻度期采取针对性手段,有效延缓其认知功能的减退,防止其向痴呆转化。现阶段我国学者采用了穴位按摩、手指操等方式对MCI老年人进行干预,并探讨其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28,29〕。在AD患者的护理方面,朱榕等〔30〕认为应结合大数据及精准医学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整合各种资源,实现电子化、信息化管理,改善单一的居家护理模式,形成“以家庭为重心、社区为中心、医疗机构为支撑”的现代照护模式。

3.3失能老年人的研究

3.3.1居家养老护理需求 当老年人由于身体或认知功能障碍造成其无法独立完成ADL时,即成为失能状态〔31〕。陈颖等〔32〕对失能老年人在生活、健康照料及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居家照护需求的调查显示,不同失能程度老年人的照护需求项目各有侧重。如重度失能者对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照护项目有较强的需求,在精神慰藉方面,轻、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的需求分别侧重于聊天、陪伴及不良情绪疏导。失能者由于ADL丧失,大多无法外出,居家养老,但仍渴望他人的陪伴,且不同程度ADL能力受损者之间对居家护理内容也存在差异,对居家护理的需求非常迫切。如何做好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是社区护理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后应积极针对失能者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服务项目,满足其身心需求。

3.3.2跌倒 跌倒是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个体在平地行走时或从高处平面向低处平面的跌落〔33〕。有研究显示居家老人缺乏跌倒发生及预防跌倒行为的相关知识,且近半数老人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34〕。然而,跌倒的发生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每年发生跌倒者超过1/3,是造成残疾和死亡的重因〔33〕,对失能者的伤害更为巨大。同时,跌倒引起的不良结局使得老年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阴影,容易出现害怕跌倒的现象。因此,今后社区护理人员应首先采用跌倒相关工具对老年人跌倒风险及害怕跌倒的情况进行评估,普及跌倒预防知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以预防或减少其跌倒的发生。

综上,本研究综合三大中文数据库,较全面地检索近3年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研究的高质量文献,挖掘研究热点分析研究现状,总结出近3年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研究的热点人群为高龄、空巢、失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热点疾病为高血压、DM和脑卒中。老年人与其他人群相比有更多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也随之衰退,独立生活的能力降低,对他人的依赖程度提高。失能、空巢等老龄化特点,使得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护理需求不断增加,今后应积极对其居家养老需求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干预,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心理护理。慢性病方面,基于理论的干预策略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同时应关注其对患者长期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未纳入有关的英文文献,今后可进一步检索我国及其他国家社区老年护理研究的高质量英文文献,了解国外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的先进模式及思路,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空巢慢性病高龄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