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Ⅰ~Ⅱ期宫颈癌术后中危因素患者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放疗的Meta分析

2020-11-02刘宗彬李诗扬赵雅男迪力娜尔艾尔肯陈玉丙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放化疗异质性复发率

刘宗彬 李诗扬 赵雅男 迪力娜尔·艾尔肯 陈玉丙

(1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

宫颈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间质深浸润(PSI)、脉管癌栓(LVSI)、肿瘤直径(TS)≥4 cm定义为宫颈癌术后中危因素。对于符合Sedlis标准的中危因素患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指南将术后辅助放疗(RT)作为1类证据推荐。但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92也指出单纯放疗使术后复发风险显著降低44%,但对于死亡风险降低无显著意义〔1〕。奠定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RT)基础的5个临床试验之一的GOG-123发现,对于Ⅰb期肿瘤≥4 cm的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较单纯放疗明显获益〔2〕。

全球各大指南对中危因素患者术后行同步放化疗意见并不一致,2019版NCCN指南将术后同步放化疗列为Ⅱb类证据。2017年日本妇科肿瘤学会(JSGO)指南指出同步放化疗取决于中危因素个数及额外危险因素(C1级推荐)。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妇科肿瘤报告指出术后放疗不应行同期化疗。本文应用Meta分析对中危因素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的生存分析结果、复发率和副反应进行比较,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1)2009版FIGO分期标准,临床分期为Ⅰ~Ⅱ期;(2)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术后病理证实为宫颈癌,且具有至少一项中危因素;(4)均为初始治疗。排除标准:(1)具有高危因素者;(2)行新辅助治疗者。干预措施:(1)试验组接受CRT;(2)对照组接受RT。纳入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5年PFS、OS相比较的H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复发转移情况、3~4级血液学毒性情况。

1.2文献检索 检索词:“radiochemotherapy”,“radiotherapy”,“cervical cancer”,“risk factors”。检索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文献语种未限制。

1.3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两位研究者对初检的文献独立进行筛选。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提取的资料。对生存分析指标进行纳入时,若文献中未提供HR值及其95%CI,则通过Engauge Digitizer4.1复原生存分析曲线中数据。

1.4文献质量评价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应用Jadad量表进行评价。回顾性研究应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选择二分类变量计算风险比(RR)、比值比(OR)或率差(RD),并采用95%CI表示。当所关注事件在试验组或对照组中全部发生或发生为0时,OR值及RR值不能计算,此时采用RD为合并统计量。生存分析数据采用“倒方差”公式计算危险比(HR)并计算95%CI。当纳入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50%,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量;如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50%,P<0.1),若无明显临床异质性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对该组纳入文献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如存在明显的临床和方法学异质性时,则采用描述性分析。当纳入足够多的研究时,则进行漏斗图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2 结 果

2.1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特征 初次检索获得206篇文献,两位评价者通过阅读题目、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151篇,剩余55篇通过阅读全文进一步评价,通过初筛、复筛,最终纳入9篇回顾性研究〔3~11〕,1篇RCT研究〔12〕,均为英文文献,NOS评分大于6分为高质量文献,Jadad评分4~5分为高质量文献,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研究特征

2.2Meta分析结果

2.2.1生存分析结果比较 4篇研究〔3,4,8,9〕报道了5年PFS,共纳入7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其中CRT组404例,RT组358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I2=0%,P=0.68),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两组5年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P=0.000 3,HR=0.35,95%CI0.20~0.62,见图1。

图1 两组5年PFS比较

另有4篇文献〔3~5,9〕报道了5年OS,纳入1 502 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其中CRT组755 例,RT组 747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I2=49%,P=0.12),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两组5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P=0.01,HR=0.60,95%CI0.40~0.88),见图2。排除Mahmoud等〔5〕的研究,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研究间无异质性(I2=4%,P=0.35),两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P=0.002,HR=0.33,95%CI0.16~0.6),见图3。

图2 两组5年OS比较

图3 敏感性分析

2.2.2复发率 共有8篇文献〔3~10〕纳入了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共纳入1 028例具有术后中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其中CRT组564例,RT组46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I2=0%,P=0.7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8,P<0.000 01,OR(95%CI)为0.29(0.18~0.48)〕。见图4。

图4 两组复发率比较

2.2.3血液学毒性

2.2.3.1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共有5篇文献〔3,4,9~11〕纳入了CRT或RT后的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指标改变,共纳入618例具有术后中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其中CRT组351例,RT组267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纳入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I2=37%,P=0.1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06,P<0.000 01,OR(95%CI)为10.89(6.09~19.47)〕。对于血小板减少组,纳入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I2=0%,P=0.7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两组血小板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P=0.003,RR(95%CI)为5.60(1.77~17.69)〕,见图5,图6。

图6 两组血小板减少比较

2.2.3.2贫血 共有4篇文献〔3,4,9,10〕纳入了CRT或RT后的贫血症状,共纳入493例具有术后中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其中CRT组295例,RT组198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I2=0%,P=0.9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两组贫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P=0.74,RD(95%CI)为0.00(-0.02~0.02)〕,见图7。

2.2.4漏斗图 除OS组外,各漏斗图结果显示纳入文献基本位于漏斗底部,且基本对称,提示纳入文献发表偏倚可能性小。见图8,图9。

图8 生存结果漏斗图

图9 血液学毒性漏斗图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术后中危因素患者中相比于RT组CRT组可明显改善5年PFS及OS。但OS组中纳入文献有中度异质性,排除Mahmoud等〔5〕的研究,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研究间无异质性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在于Mahmoud等〔5〕研究中,CRT组与RT组5年OS结果无显著差异,且该篇文献在OS组中占权重为69.7%,故去除后得到上述结果。

复发率方面,CRT组显著降低该类患者复发率。对纳入文献的血液学毒性进行分析,CRT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均多于RT组。在贫血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与Li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且进一步研究了两组的复发率的情况。CRT可提高宫颈癌术后中危因素患者5年PFS,降低复发率。但会加重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毒性。

猜你喜欢

放化疗异质性复发率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