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童话教育提升小学生音乐课程人文素养
2020-10-30朱红霞
朱红霞
【摘 要】音乐是小学阶段至关重要的艺术学科,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方面有极大的价值。童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在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当中地位突出,童话的融入能够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启发,开启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本文将着重分析如何结合童话教学提升小学生音乐课程人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教育;小学生;音乐课程;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6-0143-02
【Abstract】Music is a vital art subject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and has great value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form, childishness has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art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The integration of fairy tales can inspire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arts, open up students wisdom, cultivate students sentiment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ies. .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how to combine fairy tale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usic courses.
【Keywords】Fairy tale 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usic courses; Humanities
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比较薄弱,本身也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通常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因此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音乐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促使学生轻松自主地学习,教师可以引入童话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文学形式,抓住他们喜爱幻想和想象力强的特点,利用童话打造他们的童心世界,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保证音乐教育活动有序开展。教师要正确认识音乐教学和人文素质的关系,在音乐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并把童话教学作为重要突破口,实现音乐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深度结合,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童话教育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体裁,是深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想象、夸张、联想等方法创编适合儿童欣赏、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故事。童话是立足儿童角度,适合学生阅读思考与享受的儿童读本。童话教育的含义是通过对当前已有童话作品的思考、表演和深度阅读,对未知童话作品的创作、改编,进而在思想道德品质、行为塑造、情感发展、性格培育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育,进而督促学生健康成长。因为童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思辨素质,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在如今的小学教育当中,童话教育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教学当中都显现出较高价值。将童话教育引入音乐教学是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方面也有着突出优势。
二、小学音乐童话人文教育
人文是确定的人文科学,素养是能力与精神要素共同结合形成的,所以人文素养就是人文科学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与人文科学展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和中心的一种精神,是人的内在品质。从本质上进行分析,人文素养的灵魂并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和中心的一种精神,是为人处事需要秉持的基本德性与价值观。对于小学生来说,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督促学生养成优良的习惯。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引入童话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音乐人文教育、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同时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音乐童话人文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辅助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凸显音乐教育在塑造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只是给学生传授技能,不关注学生音乐素养培育,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音乐教学有效性。通过人文教育的实施,能够让音乐课堂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二是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在音乐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是课程改革、培育健全人格的要求。要把小学生培育成合格的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时代适应能力,让学生凭借极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力立足于社会。
三、基于童话教育提升小学生音乐课程人文素养
(一)结合童话教育渗透乐理,培养人文素养
教学当中,教师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展开抽象性描述,以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恐惧情绪。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引入童话教育内容,给学生提供轻松而又愉悦的童话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学听辨音的高低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插图营造童话情境:森林王国热闹非凡,动物要举办才艺展示比赛,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忙着准备节目。兔子妹妹敲着大锣锵锵锵,长颈鹿哥哥练着大鼓咚咚咚……教师边讲故事边敲乐器,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一种乐器声音高吗?哪一种乐器的声音低?大家认真辨别一下。这样的童话情景会让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当中顺利掌握乐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童话教育音乐欣赏,培养人文素养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一个平台。要让小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往往是很有难度的,主要是小学生的阅历少,识字能力较弱,通常无法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于是不少学生在音乐欣赏当中兴趣低甚至心不在焉。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融入童话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措施,也就是教师可以把童话作为有效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内涵。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时,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音乐知识与音乐中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关联起来。在聆听到缓慢而又低沉的音乐后,就会主动用动作表现乌龟的缓慢爬行,在聆听到愉悦动感的旋律之后,会学着兔子一蹦一跳。这样的欣赏活动实现了童话和音乐的巧妙整合,童话的融入给音乐欣赏注入动力,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三)结合童话教育训练发声,培养人文素养
发声训练是小学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刚刚接受歌唱训练的小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虽然小学生的声音非常明亮,但是在开始阶段,因为他们没有接受专门训练,也没有掌握有效的发声方法,往往会在唱歌时运用喊叫的方法,极容易出现声音疲劳的情况,也会让他们因此失去学习动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抓住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征,积极引入童话教育,并将童话融入发声练习当中,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四)结合童话教育优化实践,培养人文素养
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能够增加音乐教学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也能够为学生音乐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平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实践学科,如果教师只是为学生传授理论而不强调音乐实践的话,只会让音乐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事倍功半。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尤其是利用表演方法,让音乐和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学生人文素质。
例如,在学习音乐创编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启迪学生发散思维表现自己的创造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童话作品,比如《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等,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童话故事创编相应的音乐,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童话语言通俗生动,其中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童话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发挥这一文学形式的作用,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必要保障,为学生编织有助于人文启发的童话故事情境,让他们更加热爱音乐,通过发挥童话教育的作用来促进音乐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深度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爽.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2]宋广铎.浅谈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J].北方音乐,2017(11).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