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改革

2020-10-30

天津教育·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高质量机制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先后发布了多个涉及基础教育的重要文件,为全面推动基础教育向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2019年7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正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做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

基础教育是教育本源,也是影响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阶段。在基础教育改革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教育要以丰富教育资源为基础,以优化成才机制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导向,积极完善教学举措,构建人民满意、师生共同成长的全新教育机制。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通过构建“五育”并举的全新育人机制,坚持科学评价导向,扎实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期待,重点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将高质量标准与基础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各项流程相融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向。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持续改革,将实现:

一是创新了基础教育内容,适应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完善价值理念,构建全新教学体系,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的方向。特别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推进基础教育向智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变革基础教育的评价机制,重视学生道德精神引导,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

二是破解了教育发展难题,打造了人民满意、极富成效的新教育。经过长期努力,目前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上学难”的问题实现了根本性的解决。但受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影响,“上好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发挥智能技术优势,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应通过完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提供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有序改革,是构建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重要要求。为此,基础教育改革要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创新课程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打造适合学生的全新教育机制。

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改革进程中,要坚持做到:

一要强化问题意识,从现实问题出发,破除基础教育发展“顽疾”。要加大基础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惠及社会。通过完善幼儿园建设的财政政策和补贴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重视幼教人才培养力度,重点解决学前教育質量问题。要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重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加大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基础教育质量。通过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切实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二要深入教育改革,从关键领域出发,探索基础教育改革“突破口”。要从创新基础教育评价机制出发,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导向。通过制定内容完善、多元标准的教育评价机制,破除以往基础教育“分数观”的错误导向,进而营造正确的教育生态,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培养学生中的积极价值,通过制订正确的成长计划,设置合理的成长目标,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三要融入时代环境,从智能技术出发,构建基础教育智能“新生态”。要从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的全新时代环境出发,发挥技术优势,推进优质资源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智能评价机制,通过发挥技术优势,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进行合理收集和持续追踪。通过制定符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诊断方案,为学生制定健康、智能的评价标准,改变传统“成绩观”导向,净化教育生态。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高质量机制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