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网上教学模式探讨
——以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2020-10-28赵军静
赵军静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教学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网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需要新的模式。本论文以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产品形态与材料研究”的教学为例,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上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设定教学目标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人。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前进的、将要产生的产物。”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网络授课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引导、调控、激励和评价教学活动的作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一般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因此,在网络授课时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网上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目标,设定合理且可行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应通过教学让学生达到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价值观的立体三维目标。以笔者任教的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在实行网络授课时,需要设立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个层次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积极主动了解相关的社会问题,运用专业知识促进环境、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个层次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技能和方法,包括用户调研的方法、问题定义的工具、思维发散的方法、三维建模的技能等。第三个层次的目标在于获取工业设计的历史、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工艺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理论书籍。
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网络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明确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关系。首先悟透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其次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最后再设置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中做到:短期目标与长期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课程目标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各门课程之间目标相互呼应、紧密衔接。
2 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消化吸收
教学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沟通,是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对话和沟通。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学内容作为支撑,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一门集人文艺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以及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要求培养具备能够将各种知识相互渗透和技能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工业设计专业应该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卓越意识,并具有终身学习、跨学科协作、跨专业认知和知识融合能力。具体而言,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强调创新性,具有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其次,应该将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干中学”,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用实践去验证、修正理论知识。为了保证网上授课的目标,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在有限学时内传授大量理论知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其吸引到屏幕前;如何训练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以笔者讲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产品形态与材料研究”为例,为了保证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网上授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优化,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四位一体的教学内容。
图1:产品形态与材料研究课程四位一体教学内容示意图
在这种教学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主要讲授各种产品设计材料(如金属、塑料、木材、陶瓷、玻璃、新材料等)的特性及加工工艺,这是该课程的基础,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微视频资源主要用于辅助学生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由于线上教学无法进行实地演示,通过观看各种材料加工过程的视频,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工艺的特点和流程,并可以多次进行学习。课外调研是课堂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通过调研国际顶级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或知名企业的产品,使学生了解到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直观感受各类材料在设计实践中如何运用,尤其是调研掌握产品的材料、色彩、表面处理工艺具有怎样的趋势;设计实践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要求学生以“可持续性”为主题设计一款环保类产品。通过对可持续性的调研,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并利用课程所学理论和方法提出自己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教学内容各个部分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共同完成学生立体三维教学目标的培养。
3 授课方式方便学生参与
网上教学无法实现师生面对面,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多样的授课方式,方便学生参与其中。
第一,选择好的教学平台。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平台,各有优劣,在教学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平台或平台组合。“产品形态与材料研究”课程选择了优学院、QQ群和腾讯会议的平台组合,发挥三者的优势,方便学生融入。如优学院的优势可以上传各种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可以很方便地发起“点名”、“投票”、“抢答”、“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课堂活动,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可视化的数据图表,直播时自动录制视频有利于学生多次回看学习;其缺点是直播时网络压力较大,会有卡顿的现象,另外课堂授课过程中的互动不太便利。QQ群可以很容易向学生发布通知,随时随地和学生沟通交流,但缺少了课堂的氛围。腾讯会议平台在直播授课时网络稳定,学生可以通过微信APP快捷加入,方便每个同学连麦和分享自己的屏幕,适合组织学生讨论、阐述各自的方案。通过三个教学平台的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硬件(如电脑等)缺失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效保障学生网上学习的顺利进行。
第二,“问题引领”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实现翻转学习。从教学目标出发,基于课程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给学生制造适当的“饥饿感”,引导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全过程,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设置问题,学生更加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并积极参与自身学习目标的制定。笔者在教学中就通过设置“设计材料如何体现产品的品质”等问题,一方面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参与了教学资源的收集,养成了探索和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问题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也可以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提出问题,建立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关系,慢慢使学生成为具有“问题意识”的创新人才。
4 考核方式更利于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考核往往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主体单一。对于学生的考核基本上只有任课教师一人完成,主体单一。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有限,教师很难对学生的真实能力完全了解。(2)缺乏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核。《产品形态与材料研究》课程以前的评价主要通过课程最后的课程大作业完成,虽然能够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得知。(3)缺少形成性考核。以往学生的分数高低主要依据最终的作业情况,很难反映出学生平时的勤奋情况,学生平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琢磨、试验、验证等工作也没办法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网上教学时,应该采用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如图2),真实体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图2:综合评价体系
具体而言,形成性评价的考核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学习次数及完成度、课堂习题、考勤、讨论发言、作业、专题研究汇报等;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设计实践考核学生的理论理解和应用能力。整个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更加多元,既有教学平台导出的数据分析,也有同学之间的互评,还有任课老师的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更加智能,能够尊重每个学生的付出,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会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以生为本”应该是所有网上课程坚持的基本原则。通过精心设定教学目标、适当规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授课方式和多元选取考核方式,就可以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关系,从三个方面提高教学的成效。第一,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形成性考核,教师可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内容予以加强。第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安排专题研究、方案汇报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得自信心。第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生为本”的网上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了解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