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通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020-10-26梁伟
梁伟
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田通也感到一丝丝幸福,而他鼓舞的是,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水城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公告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的青年干部田通始终有一个梦想:去条件艰苦的地方驻村。2018年9月,他终于梦想成真。根据中央组织部和中科院的安排,田通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镇院坝村任第一书记,任期两年。
将近两年时间过去,有人说,田通改变了院坝村,田通却说是院坝村改变了他。田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对象永远是我的第一牵挂。扶贫工作大都是简单而又琐碎的事,可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落实,那么简单的事就会变得复杂,甚至成为解决不了的事!”
“对大山都有著非常特殊的情感”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美得令人心醉。但这里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舟车不通,地狭民贫,穷得让人心碎。如何才能让水城县脱离贫困,变得美丽富饶?这是一道需要时间和汗水解答的题。
中国科学院对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进行定向帮扶。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省份,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所面临的诸多脱贫攻坚难题都是“世界级”的,解决的办法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对此,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中科院此前已经派出了包括院士、专家在内的几十名科研骨干,对水城县25个乡镇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深入调研。
2015年9月,中科院机关选派干部担任驻贵州水城院坝村第一书记。那一年,是田通进入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的第三年,三十而立的他特别想抓住这次挂职的机会。他说,“我出生在河北农村,可能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大山都有特殊的情感。”在兰州读大学时,田通在校团委组织下,曾经两个暑假都在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榆中县支教。
田通说:“当时挺震撼的,虽然我的老家是河北保定农村,但到了榆中才真真切切体会到贫瘠和落后。物质上的贫乏可以改善,可怕的是思想贫困。那里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女孩想的就是嫁人生娃,男孩的目标就是放牛放羊,挣钱结婚。我不知道每次两周的支教究竟能够影响他们多少,但只要有一丝变化,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渴望去贫困地方扎扎实实地做一些事情。”
因此,当院机关选派驻村干部时,田通的内心开始挣扎,一边是自己特别想去的决心,一边是未满两岁的孩子,倘若这时候离家驻村,对于妻子来说未免有些残酷。就这样,他看着同事李章伟和韩力先后挂职贵州水城院坝村,对于他们,田通的内心满是羡慕。
转眼到了2018年6月,中科院公布选派新一任驻贵州水城院坝村第一书记的通知,田通将自己的意愿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是你一直以来的愿望,如果不走这么一遭,你会一直遗憾。放心去吧,家里什么都不用担心,有我呢!”
经过选拔,田通成为新一任贵州水城院坝村第一书记,任期两年。“特别感谢院党组和相关部门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感谢妻子为了我的梦想,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辞职在家带孩子,这份情,我会记一辈子。”田通说,“李章伟和韩力,他们在院坝村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所以我在去之前,就经常和他们沟通,向他们请教村里工作的经验,可以说受益匪浅。”
“做到心中有数,扶贫不留死角”
2018年9月11日,田通到达水城县城,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多彩贵州”,第一感受是“挺好的”,可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地方还是国家深度贫困县?截至2016年底,水城县贫困人口有4.86万户、15.47万人,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区。那里山高、坡陡、谷深,基础设施落后,又缺少适应高海拔区域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品种;村民受教育程度也不高,获取新技术能力弱,这些都是导致他们贫困的重要原因。
在和县委组织部谈话结束之后,次日他便走马上任了。从水城县城到院坝村只有40公里,但路途却颇为艰辛。“我一直看着窗外风景,县城有高楼,相对而言比较繁华,向村里行进的路就越走越荒,开着开着就全是山路了,左边是山,上面也许随时会有落石,右边是悬崖,满眼望去都是山,村民的房子有的在半山腰,有的在山上。我想,这就是我未来两年生活工作的地方了。忐忑、紧张,还有一丝小惊喜。”田通说。
和院坝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田通说是“熟悉而又陌生”,从李章伟和韩力的描述中,他对这片土地有了真切的感情,但当自己的双脚实实在在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又是一番别样情感。位于蟠龙镇东南部的院坝村行政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由原院坝、店盘、金龙三个村合并而成。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25户84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1261人,这组数字早就牢牢刻在了田通的心尖上。
“怎样才能当好第一书记?”这是田通到达院坝村就开始思考的问题。“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精准扶贫对我而言仍是新的领域,我该怎么做才能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或许只有了解清楚村里贫困户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扶贫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位、起到效果。”在田通看来,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战役,在战略和战术上都需要取得胜利。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田通就挨家挨户上门向老党员、老干部了解村情民情,与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沟通交流。整整三个月,他走遍了全村21个村民小组,访遍了全村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院坝村面积相对较大,这里荒山多,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有的村民小组间距离较远,哪怕开车,也得半个钟头,通组道路硬化之前,去金龙七组的村民家里,他们得把车停在山下,再爬上半个小时山,才能到达。
“第一次走进贫困户家里,有的虽然已经脱贫了,但家里没有什么电器,没有像样的家具,小木桶里蒸着米饭,菜就是辣椒和酸菜,和想象中差距还是很大。有的家墙上挂着腊肉,但也许那是逢年过节的加餐。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还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田通说,“生活不易,但是村民们却是非常朴实的,我们到家里,又端板凳,又倒水,特别热情。”
初步了解后,田通想到排兵布阵要有地图,就和驻村干部、村干部一起,根据院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布情况在地图上精准定位标记,并把家庭情况、帮扶措施、结对帮扶人等信息嵌入地图中,同时在村发展的产业也在地图上一一列出。通过精准定位,他要对每一户贫困户情况都很快做到心中有数,扶贫不留死角。
“科技脱贫,不再靠天吃饭”
如何团结带领院坝村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田通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强支部、聚民心、重基础、优产业,要把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一边守护好前任第一书记科技扶贫的成果,一边创新思路扩展群众增收渠道,一边着力建强基层党建堡垒,以初心赢民心。“三管齐下”是田通的选择。
“村里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有猕猴桃、茶叶、核桃,养殖以猪和鸡为主。之前村民们一直是靠天吃饭,这些农作物产量并不高,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田通说,“如何能多挣钱?仅凭原有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法是不可能的,必须找到适合院坝村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引进科学的种植技术。”
中科院专家通过对院坝村土质分析发现,这种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呈碱性,特别适合块菌(松露)等名贵菌根型食用菌的生态培育。此举不但可以增加村民收入,还有利于植被恢复,提升生态环境。2017年,院坝村正式确定发展黑松露、云茸等名贵菌类栽培及石漠化荒山治理产业项目。田通驻村以后,在以前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组织发动17户村民参与扩种了20亩云茸。眼见云茸种植产生效益,村民们都广泛支持和认可。
村民朱光灿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种云茸已获得六七千元收入。朱光灿说:“田书记来到我们院坝村,给我们带来云茸种植技术,还给我们提供菌种和基料上门指导,经济效益还不错,下一步计划扩大种植面积。”
一年多来,田通按照将院坝村打造为种植兴农“样板间”的发展思路,积极破解产业结构单一瓶颈,科技示范种植小黄姜、马铃薯、软枣、猕猴桃等经济作物,有效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此外,在田通积极推动下,院坝村前期引进中科院微生物所肥料增效剂,试点烤烟种植。经严格对比测算,平均每亩增产鲜烟叶275斤。根据烤烟部位等级,平均每亩增收380元至480元不等,目前试点300余亩。2019年,经微生物所专家随机取样,选取多个点进行实地测产,绿色高效栽培新技术较传统栽培技术,实现马铃薯平均每亩增产41.3%;院坝村明年预计进一步推广微生物所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应用到马铃薯、烤烟等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环保增效、农民节本增收和院坝村绿色脱贫。
田通说:“驻村后,我就积极引进对接中科院相关资源,加强产业管护,多次邀请中科院地化所、微生物所、武汉植物园,昆明植物所等相关专家指导种植工作。这得益于我强大的后盾——中科院党组对科技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扶贫一线挂职干部的关心关爱。”
“既然来了,就不能认怂”
一字一句学方言,一顿接一顿试吃辣椒,远道而来的田通用真蹲实驻改变着自己,也融入了群众,更让院坝村迎来“蝶变”重生的新转机,就像田通说的,“既然来了,就不能认怂”。
虽然在院坝村的日子过的很艰苦,冬天没有暖气,湿度甚至达到90%,被子褥子都是湿漉漉的,一次次走访,走坏了一双双鞋,但田通最难忍耐的,还是驻村期间不能陪伴女儿成长。尤其女儿在视频里撒娇着说,“别人都有爸爸接送上幼儿园,为什么我只能在手机视频里看爸爸”,让他有些心痛……但田通从未退缩,当下他俨然已成为院坝村必不可少的一员,他组织驻村队员、村干部成立小分队,对住房、饮水等重点工作制定详细实施方案,院坝村的方方面面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院坝村实施电力农网改造工程,惠及全体村民。协调安装饮水管道8000余米,水表1200余个,对114户村民进行危房改造,庭院硬化1.3万平方米,确保群众饮水、住房等方面有保障;教育扶贫上,田通积极对接社会相关资源,为村小学、幼儿园协调资金,捐款捐物共计1.5万余元,为全村50余个贫困家庭学生教育帮扶3万余元,开展“定向滴灌”的关爱和帮扶,灌输正能量,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居住环境上,院坝村购买45个公益岗位解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加强村主干道道路保洁等工作;利用“村村响”广播,入户走访、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
在田通的关心下,院坝村村民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感动。村民赵玉红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她靠外出打工扛起家庭重担。随着扶贫工作开展,一家人的生活一点点好转,没有后顾之忧的赵玉红不仅自考上了大专,还在田通辅导下,考上了驻村辅警岗位。赵玉红说:“过去,生活没有方向,只是一条路来回地走。自从遇见田书记,不但学会了很多工作技能和科学种植知识,也通过与专家们交流打开了自己的眼界。”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贫困户朱加龙,田通考虑到他住房等实际情况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与村支两委动员其搬迁至红桥易地扶贫搬迁点,全家搬入楼房“幸福屋”;贫困户朱进海,因车祸残疾,后对交通事故赔偿不满,多次上访,田通持续进行走访并做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其发展养殖产业,鼓励脱贫致富,这两年,朱进海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大力发展生产养殖……大家都说,是田书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让他们抓住了幸福。
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田通也感到一丝丝幸福,而他鼓舞的是,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水城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公告。
现在,挂职即将期满的田通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申请延期,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田通说:“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责编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