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凉山闪光
2020-10-26李菡丹
李菡丹
在助力凉山脱贫奔康路上闪耀的青春身影,无不记录着四川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点滴,这是四川共青团正在奋力书写的青春答卷,更将党和政府的关怀精准传递到青少年的心中,滋养着他们健康成长
四川凉山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有婉约的邛海、神秘的泸沽湖,以及在中国航天事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还拥有彝族漆器传统技艺等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火把节”是国务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泸沽湖摩梭文化有“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之称。当然,悬崖村也在这里,曾被热炒的“最悲伤的作文”,全国深度贫困地区。
2018年7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入选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同月,四川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首次在凉山召开,让青春助力凉山,一起脱贫奔小康。
“青春大礼包”
一直以来,共青团四川省委持续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出台《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四川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专项项目实施方案(2019)》《共青团四川省委2020年助力凉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四大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扎实开展“青春扶贫”四大行动,在凉山启动实施系列公益扶贫项目,建立“童伴之家”21个、“青春扶贫超市”117个,修建希望小学7所,通过“爱心助学”资助了40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车票”帮助1722名学生解决上下学乘车费用,筛查了先心病青少年2924名并为36名患儿提供免费治疗。
同时,共青团四川省委还联系培养了1000余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帮助5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年实现就业,为深度贫困县配置专业青少年事务社工11人,派遣西部計划志愿者984人。据统计,共青团四川省委累计向凉山投入资金2128万、物资价值7049万,总计9177万。
今年5月22日,四川共青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凉山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和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举全省共青团之力助力凉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夺取收官之战全面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会上,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张荣、凉山州委副书记张伟为“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地灾防治专业志愿服务队、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志愿服务队授旗;四川省青联委员代表与贫困青少年代表进行现场结对助学;四川省青联向凉山州贫困学生专项基金“免费车票”“爱心助学”项目捐款102万元;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中山市小霸王家乐电器有限公司、四川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向凉山“1017青春扶贫超市”捐赠32寸液晶电视机2100台;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向凉山州捐赠价值1000万元运动装备。
许许多多在助力凉山脱贫奔康路上闪耀的青春身影,无不记录着四川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点点滴滴,这是四川共青团正在奋力书写的青春答卷,更是一份份饱含深情和爱心的“青春大礼包”,这些礼包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精准传递到青少年的心中,滋养着他们健康成长。
奉献与希望
修建一所学校,为数以百计的失学儿童带来新的希望。“希望工程”为贫困地区青少年插上“梦想的翅膀”。据悉,“希望工程”是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的一项公益事业,旨在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截至目前,已为凉山州新建希望小学7所,发放助学金779万元,配套学习用品、实验器材、运动设施价值3332万。
爱国奉献责任在肩,脱贫攻坚冲在最前。在社会化扶贫的道路上青联组织勇做标杆。四川共青团充分发挥青联组织的社会化动员优势,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凉山脱贫攻坚,四川省青联积极采取“建基金、结对子、帮产业、助成长”的模式,组织各界别、德阳市青联、绵阳市青联、攀枝花青联、省青企协、省青创会分别对口凉山州11个村开展结对帮扶,截至目前累计捐赠资金535万元、物资价值263万元。
购买商品不花钱,行为积分来兑换。“青春扶贫超市”促成了贫困地区青少年的行为改变。“前几天,我才用我新累计的积分在青春扶贫超市换取了一袋洗衣粉和一瓶洗洁精,这个超市真是太安逸咯。”越西县申果乡丰收村牛巴打夫拎着新换的商品开心地讲道。据悉,“青春扶贫超市”旨在引导帮助贫困地区青年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由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每周入户查看家庭卫生、移风易俗、禁毒防艾等情况并评分公示,根据各户得分情况评定等级发放不同价值激励券,可到超市领取相应价值生活物品,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群众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共发动广大爱心企业、社会人士捐赠价值1347万元物资。
这不仅是一张车票,更是一个孩子的未来。“免费车票”照亮温暖贫困地区青少年的“上学路”。“以前想回家看望父母但又舍不得车费,有了‘免费车票,可以每周回家看父母,帮家里干农活,感谢祖国,感谢好心人。”普格县五道菁中心校五年级一班学生格让深情地说道。据悉,“免费车票”项目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学生上学路,协同各方力量,通过提供交通补助,开展交通安全培训,减少“四大片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费支出,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免费车票”公益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0万元,为凉山13所学校17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小学生提供上学放学交通补助,该项目于2019年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社会组织扶贫典型案例。
一束束火苗照亮了前路,温暖了内心,带来了希望。“火苗计划”为贫困地区青少年带来360度安全防护。“前不久有几位小哥哥小姐姐来到我们学校,为我们讲了一些禁毒防艾的知识,还陪我们一起玩游戏,我特别希望他们能经常来给我们讲知识、做游戏。”普格县普基镇文倡村学生王长华满眼的期待。据悉,“火苗计划”旨在以配备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形式,重点围绕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违法犯罪预防、禁毒防艾教育、思想引导等方面内容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38万元,为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配备青少年事务社工。
相比学习生活用品,留守的孩子更需要亲情的陪伴和守护,也更需要一个家。“青年之家”、 “童伴之家”应运而生。“我的爸爸妈妈在外边打工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但是这里的童伴之家有一位我们大家的妈妈,她经常带我们做游戏,陪我们写作业,我们非常感谢她,我们非常爱她。”美姑县尔合乡巴普村留守儿童洁洁对记者如是说。
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认真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加快建立一批融合“青年之家”、“童伴之家”功能的“便民服务之家”,旨在为老百姓提供就业培训、物资采购、留守儿童关爱等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努力将其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平台,真正让老百姓搬得舒心、住得放心、生活开心。截至目前,凉山已建成“青年之家”“童伴之家”34个。
对话曾松——从贫困学生到扶贫干部
曾松:现任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司法局宋家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翠屏区援彝工作队队员(挂职凉山州雷波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曾获得翠屏区201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四川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个人,2020年凉山州新时代十佳优秀青年等荣誉。
《中华儿女》:在成长的道路上,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什么感触?
曾松:我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乡的农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0年,因为家庭贫困,我带着助学贷款,怀揣梦想踏入了大学校园,但却因为突发骨母细胞肿瘤压迫脊髓导致下半身瘫痪,我一下子就陷入了人生低谷。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老师、同学、亲人、朋友通过不同方式传递着爱,鼓励我与病魔抗争,家人借钱为我治病。在四川省华西医院,我成功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当我再次迈开腿走路时,激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感恩重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病愈回校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开始勤工助学摆地摊,并在学校的网吧柜台开小店,不论刮风下雪、烈日酷暑,我都准时摆摊,边摆摊边看书,坚持了四年。凭着这份执着,我逐渐还清了看病欠下的债,缴清了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毕业时,我考上了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
《中华儿女》:在助力凉山脱贫攻坚期间,您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曾松:一是用心用情暖帮扶。我携手高校师生和网红大学生等资源,助推雷波企业和农户销售脐橙20万斤、核桃4万斤、萝卜1万斤等。同时,我自学微信公众号编辑,开创原创微信公众号“脱贫攻坚战士”,图文并茂地记录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感人故事、创新做法、突出亮点、诗歌散文等,粉丝点击量突破2万人次,自费设计全国首款“雷波味道”以购代捐特色环保布袋,推广雷波农特产品和旅游文化,深受大家喜爱,引入原有稷农业、雷波内当家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扎根雷波试种牧草、五粮液专用粮,以及提升雷波会计服务水平助力脱贫攻坚。
二是智慧创新巧帮扶。我率领宜宾学院等高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在雷波探索“智慧帮扶”模式,开展“赛事项目营销”,携手大学生团队与雷波涉农企业合作进行“雷波味道”特色项目策划开发,在全国“双创”“三创”和挑战杯等科技创新大赛上,雷波脐橙产业发展、竹质多功能汽车副窗、药食同源中草药产业等项目课题获国家级表彰1项,国家级立项1项,省级表彰4项;在宜宾学院搭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孵化销售门店两个,把雷波高山圆根萝卜、翠屏区优质莲藕、凉山蜂蜜有机结合起来,加入山泉水,打造“萝蜜藕”果蔬饮品,与大凉山本土芭蕉芋叶养殖的猪制成的产品“猪芋叶”形成浪漫的大凉山“萝蜜藕”与“猪芋叶”品牌。
三是善用抖音真帮扶。我积极运用抖音平台,携手“喜神小爱”“快乐的小烧饼”等网红宣传雷波,吸引300余万人关注雷波农特产品。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我自费购买了1200多个普通脱脂纱布口罩、700个医用口罩和10000个一次性薄膜手套,送给疫情防控一线干部和五保老人。在开学之际,我通过对接网红好友“雨衣妹妹”,为雷波孩子们争取到了捐赠的5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让孩子们更安全地入学。同时,我携手爱心企业宜宾三江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与宜宾学院大学生创新团队、雷波县科创孵化园合作,打造网红抖音号,助力脱贫攻坚。
《中华儿女》:您认为凉山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您在帮扶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曾松:我认为凉山脱贫攻坚的重点是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返贫,从“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而难点是如何通过提升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助推其发展产业长效增收。
谈到困难,我曾和翠屏区援彝工作队的队友们一起共同探索“智慧帮扶”模式,携手高校师生助力脱贫攻坚,在探索创新帮扶模式的时候遇到过一些反对和不理解的声音,也受到过高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质疑,但是这一切都通过和队友们用心用情熬夜加班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最终收获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中华儿女》:又有哪些深刻记忆让您感动、给您力量?
曾松:“援彝夫妻档”陈林和李孝敏,来自教育系统的他们积极发挥所长,为小沟的教育扶贫努力。他们经常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翻山越岭开展家访来回五六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在控辍保学方面敢啃硬骨头,一名辍学一年多的孩子阿登史里被成功劝返坚持到现在仍在上学;为了让小沟孩子开阔视野,夫妻二人将小沟学生6人分批次带到宜宾参观学习……
再有,从翠屏区审计局选派到甘洛县审计局的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江滔。他先后主审了某局农机购置补贴、县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为国家挽回大量资金,为甘洛县脱贫攻坚保驾护航。江滔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在位于甘洛县西南部的巴拉村,他先后60多次下鄉到村,300余次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同吃同劳动。然而,在父亲病危最需要他的那一刻,他却没能陪伴在身边。
从一名贫困大学生到脱贫攻坚一线的帮扶干部,我深深地感恩亲人的养育、母校的栽培、社会的历练、单位的培养。我希望和家人都能健康地工作和生活,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帮扶需要帮助的人。
对话阿合木呷——“三驾马车”助力如期脱贫
阿合木呷:现任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久铁洛古乡党委书记。曾获得凉山州“挂包帮”优秀下派干部,昭觉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凉山州优秀党务工作者,昭觉县优秀政协委员,昭觉县十佳优秀青年,2020年凉山州新时代十佳优秀青年等荣誉。
《中华儿女》: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以及久铁洛古乡。
阿合木呷:我1985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是大凉山土生土长的彝家孩子,毕业于四川警察学院公安专业,先后在乡镇、公安局、组织部等部门工作。
我所在的久铁洛古乡位于昭觉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群山之间,近几年才通了公路。长期闭塞的环境,加上土地贫瘠,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十分艰难,再加上与外界交流少,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来源,贫困落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我深知这是能改变彝区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我同全乡干部群众,坚定信念,求新求变,攻坚克难,感恩奋进,势必带领全乡群众如期脱贫。
《中华儿女》:在您看来,造成凉山贫困的原因有哪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阿合木呷:贫困的原因不会是单一的,一定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复合型的贫困在凉山州表现得最为明显。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二是社会程度发育低,虽然我们彝区曾“一步跨千年”,但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实现“一步跨千年”,劳动力素质差,群众大都缺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谋生的技能;三是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山区没有通路,安全用电、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四是文化贫困与精神贫困的交织,重农抑商的生产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以及相对落后的生活习惯,总之,各种因素叠加造成了凉山的贫困。
所以,凉山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在于打基础,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夯实群众脱贫基础,夯实群众发展基础;而难点则是攻克凉山地区“失学、艾滋、毒品、超生、移风易俗”这五大拦路虎,提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中华儿女》: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您带领久铁洛古乡的干部群众都做了哪些努力,成果如何?
阿合木呷:因人施策,确保帮扶成效。我们对贫困户的情况反复核实,反复了解,通过入户调查坚持看生产生活条件、问困难诉求、听邻里反映、查享受政策、算收支经济账“五步法”,做到“户户到家、人人见面”。针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在制定脱贫措施时,既有解决当前困难和问题的,也有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的;既有解决经济收入的,也有转变行为习惯的,多方位多层次地解决贫困问题。同时,根据每年帮扶效果和当年情况,及时调整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因地制宜,拉动经济稳步增长。一是夯实基础产业。推广种植良种马铃薯(青薯九号)10000余亩,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以上,预计人均增收1800余元以上;种植高山油菜籽2000余亩,预计实现产值200余万元以上;以“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631”分成方式,引进毛叶山桐子种植,在出现市场波动时,公司按每斤一元保底收购,今年底全乡种植将达10000余亩,亩产达到2000余元以上,实现年产值2000余万元,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打造毛叶山桐子产业园区。二是壮大养殖规模。采用“借羊还羊”、“助羊贷款+”的模式,通过产业周转金扶持和银行贷款,户均养殖5只羊或1头牛,实现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2020年预计出栏羊5000只,实现产值1250余万元以上,户均增收2500余元以上。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养殖能繁母猪,户均养殖1头以上能繁母猪,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三是扩大劳务输出。精准对接务工企业需求,针对性开展厨师、焊工等各种技能培训12期,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坚持每月对留守家庭家访1次,建立留守家庭困难诉求台账,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弥补短板,筑牢长远发展根基。一是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三职干部大会30余次;发展预备党员3名,培育入党积极分子8人;开办“农民夜校”,开展培训48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切实提升群众综合素质。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投工投劳,修缮通村公路20余公里。新建通信基站1个,新建村垃圾处理池9个,新建标准化公厕所1个,简易公厕5个。完成396户安全饮水建设和396户安全用电建设,完成396户安全住房建设。三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新建村幼教点,招生12人,实现村适龄幼儿全部就近入学。新建村卫生室,每个村配备了有资格证的村医生1名,对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满三胎的育龄妇女100%采取长期节育措施。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以上,育龄妇女四查一治和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锤炼新兵,为移风易俗保驾护航。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不仅在经济上脱贫,精神上更要脱贫,青年对生活品质要求高,结合全州新时代农村青年“双培”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新时代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村级青年后备力量。按照团省委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行动,在感恩奋进、青春关爱、产业帮扶、治理提升、移风易俗、综合扶贫中充分发挥青年作用。我们坚信引导一名青年,就能引导一个家庭,就能影响一个村社,乃至一个地区,确保将困扰凉山彝区多年的负面形象消灭在这个一百年,以崭新的形象迎接下个一百年。
《中华儿女》: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紧要关头,但是由于新冠疫情,导致许多群众无法外出务工,对于增收造成了很大困难。对此,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阿合木呷:我和乡党委一道多次调研、研究,在积极落实养殖和务工奖补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驾马车”的助农增收发展思路:
向轮息地要粮,破解高山地区农民收入难问题。把收入在五千元以下,且有2人劳动力以上,但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必须人均多种两亩轮息地,全乡共多种植轮歇地1200余亩,实现产值增产80万元以上,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劳动力家庭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切切实实提高农民收入,确保这部分群众在今年顺利脱贫。
擦亮“久铁洛古乡高山绵羊”——昭觉第一羊的百年品牌。长久以来,居住在该乡境内彝族人民长期种植苦荞,养殖绵羊。截至2020年5月,有林地3929亩,草原12571亩,存栏绵羊达5000余只。久铁洛古乡将采用“支部+專业合作社+保险+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绵羊养殖产业,由乡党委牵头制定全乡养殖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村支部指导整个产业发展模式,由专业合作社负责具体的养殖流程,在养殖中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招纳贫困户进行大规模养殖,贫困户负责整个养殖工作。在养殖过程中为所有绵羊购买保险,保证农户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到2021年,全乡养殖高山绵羊将达到10000只以上的规模。
开发“风电索玛花海”旅游景区,打响旅游品牌。久铁洛古乡境内不仅有四川省首座山地高原风电场的旅游观光地,还有万亩觉罗梁子索玛花海。每年4月中旬到6月盛夏来临,各类索玛花从低山到高山次第开放、万紫千红,令人留连忘返。开发好“风电索玛花海”的旅游区,直接经济收益暂且不谈,对当地基础设建设,开阔村民群众视野,提高村民素质和价值观念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久铁洛古乡对索玛花连片区域进行重点保护,确保花海不被破坏,并将旅游作为对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回想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充满了酸甜苦辣,我们深知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克服难关;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一往无前;只有勇于担当,才能成就事业;只有真心沟通,才能“一呼百应”,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凉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责任编辑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