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2030 背景下农村金融助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20-10-22张寒冰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营销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供给

张寒冰(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老龄化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难以逆转的趋势,“健康中国2030”提出养老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养老的基本需求,更需要普及健康的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鼓励各方主体、资源参与养老事业,实现多中心的供给体系,从供给侧上解决养老问题。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农村金融助推农村养老服务产业,能够为养老服务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借助金融手段的调控,为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切实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

■健康中国2030 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面临的问题

乡村社会具有地缘性、人缘属性,乡村社会问题的产生、解决往往都是借助内部资源,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乡村地区出现大量的空心村,老龄化在乡村地区更加的凸显。现代文明社会强调政府对老年人的供给责任,农村养老供给上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一)单纯借助政府供给的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养老服务需求

福利社会理论要求政府必须要承担公共福利的供给责任,养老服务供给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出现的空巢老人现象增多,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政府针对农村失能老年人采取的是政府福利补贴的方式,但是从政府的养老服务供给上看,不仅服务供给产品单一,以金钱、物质给付的方式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然而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且随着社会物价水平的提升,农村老年人中获得政府补贴的仅为少数部分,大量的老年人依然是依靠家庭养老、自助养老。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物质需求,更需要获得晚年的幸福感。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的单一化的物质养老需求保障难以满足当前的养老需求,需要获得多中心主体的供给。

(二)养老服务机构供给难以满足农村养老需求

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分散性,且农村老年人能够支付的养老服务能力较低,乡镇地区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少,且规模小,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不高。从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上看,养老机构投入大、收益回报的周期长、收益率低,农村的人员分散,养老服务存在单位覆盖率低的问题。同时政府对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少,在土地的供应、财政的补贴、税费的减免政策上存在优惠少,导致社会民间资本投资民办养老机构的成本过大。虽然我国的农村老年人数量众多,但是由于能够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数量少,农村老年人大部分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农村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一)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广泛的客户群体,能够为养老服务机构引流

农村金融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二者之间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农村既然机构的客户数量众多,且农村金融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资金管理、理财产品购买等服务。农村金融能够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客户引流,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借助金融机构能够拓宽市场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养老服务结构借助农村金融机构的广泛客户群体,实现转型发展。

(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能够有效的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产品的创新

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具有层次性,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老年人对于金融服务需求存在多元化,养老金融服务创新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触及乡村地区,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已经着手布局农村养老金融产品,开发专门的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实现养老保险的代收代管等。有的商业银行也推出“以房养老”的信贷服务,寻求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

■农村金融助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养老产业投资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其需要承担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的职责,但是有限政府理论下认为政府的职能供给具有有限性,政府资源力量有限,需要发挥多元中心的供给主体,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民政部在《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中提出政府部门需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采用PPP 的养老项目模式,能够革新现有的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上的单侧供给现状,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质量。通过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参与PPP 项目,为农村养老PPP 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或者是合同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等服务,能够有效的保障养老PPP 项目的运行。

(二)创新农村养老金融服务信贷产品

健康中国2030 年要求提高养老产业的服务质量,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目前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农村地区推进少,虽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乡村医生签约农村家庭医疗服务,但是在养老医疗供给上存在不足。因此农村金融支持养老服务,需要创新信贷产品,农村金融需要关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品的信贷支持,建立养老产业银行的方式,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农村金融通过建立养老产业银行的方式,创新金融信贷模式,帮助农村小企业改建成为民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借助金融信贷产品,采用养老专项信贷的方式支持农村经营困难的小企业转业经营养老服务产业,将闲散的资产予以盘活,满足农村养老产业发展的需求。如将农村小企业的闲置产业进行养老产业化投资,建立农村养老活动中心或者是医养驿站,为附近乡村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等,提供紧急救助等服务,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

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与政府合作,承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养老服务项目的融资,为农村养老服务项目的承接主体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如信贷、融资租赁、信托、债券等服务,为农村养老服务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盘活农村养老市场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培育养老NGO 主体

目前农村养老NGO 主体培育缓慢,不利于我国的养老产业的发展,相比发达国家的养老NGO 组织的发展,我国的养老NGO 发展上存在资金少的困境。养老NGO 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在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关注养老NGO 的发展需求,通过采用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NGO 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又如通过为“时间银行”提供融资贷款的方式,鼓励养老NGO 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养老时间储蓄银行”的方式,借助电子银行APP 的平台,志愿者或者是年轻人、身体健康老年人为社区、农村的养老服务产业提供服务帮助的,能够获得虚拟货币的“养老金”,用户可以实现养老服务时间的支取,鼓励公益组织参与乡村养老服务产业,推进乡村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供给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