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游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智慧

2020-10-21罗飞来

成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络游戏班主任

罗飞来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游戏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此时班主任的工作角色和工作方式方法相应地发生改变。网络游戏如此深受学生的青睐,其蕴含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用来指导我们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网络游戏;班主任;工作角色

网络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80后的我们,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不然就被时代所淘汰,更何况我们的中学生呢。网络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不仅为大众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便,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法,给予我们另外一个可以遨游的空间。你可以坐在家里浏览网上图书馆,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站学习更多的知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你可以在几秒钟内收发信息、获取各种各样的一手资料,等等。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越来越普及,电脑游戏也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网络游戏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整个游戏市场。但是,青少年上网成瘾、沉迷网络游戏也成为了社会普通关注的话题。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中学生患“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经高达14.8%。网络游戏这般深受青少年的青睐,不论是专家人士或社会人士,还是家长和老师,都对网络游戏的利弊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如可以开阔视野、对外交流、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促进学业,消除心理障碍、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等等,但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悄悄地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仅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而且很有个性,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作为班主任,应该怎么办呢?有句话说的好,打不过它就加入它,打不过它就跟它学。这句话绝不主张班主任沉迷游戏,而是网络游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产业,它肯定有一些智慧值得我们借鉴的,用来指导我们班主任工作。

1 网络游戏的特点

1.1 网络游戏自身的特点

1.1.1 低门槛

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游戏的门槛变低,具体体现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本没有成本,不论在公交车、地铁上,还是家里,餐厅,只要一部手机,注册一个账号,都可以随心所欲的玩游戏。而且,网络游戏与现实中的竞技类游戏相比,凭借操作简单和上手快的优点,能够快速圈住新玩家,每个用户都能轻而易举地在游戏中与他人同台竞技。例如《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其仅依靠左右手拇指便能够完成从简单打斗到释放终极大招等一连串炫酷的游戏动作,这就让学生也能在玩几局之后轻松上阵,击杀对手[1]。

1.1.2 环节设置多样

网络游戏的类型多样性,分为:动作游戏、冒险游戏、益智游戏、赛车游戏、射击游戏、手机游戏等二十多类游戏,网络游戏通常设置了不同层次的游戏环节和游戏模式,让用户感受不一样的精神体验,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用户厌倦的可能性,提升用户粘性[1]。例如《QQ飞车》这款赛车类游戏,设置了单人训练、单人竞赛、组合竞赛、道具竞赛、故事模式、驾照等级、任务环节等不同的玩法,以及移动游戏变得画面清晰度更高、特效更加漂亮、运行没有卡顿等,使得游戏玩家更愿意花时间耗在一款好游戏上,让用户不分时间地“连续”作战,直至受生理或心理等条件的限制而被迫“下线”。

1.1.3 奖励诱惑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反而有不少奖励诱惑,甚至可以换成现实世界的物质奖励。通常情况下,在网络游戏中达到一定的级别或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值,即会拥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是一些虚拟的称号、尊位,激发了青少年对于游戏的热情[1]。例如《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根据你在游戏的角色或者承担的任务奖励金币,金币可以用来买装备,装备在特定的条件可以发挥作用,帮你赢得这局,游戏就会奖励一颗星。当你的段位达到最强王者时,在赛季结束后不仅可以获得3000个钻石,而且你可以开游戏直播,涨人气,赢得玩家的尊重,把观众刷的礼物可以换成现金。

1.1.4 互动性强

今天很多网络游戏已经嵌入聊天工具,如:微信或QQ,能够让游戏玩家在游戏中与队友或好友一起互动交流,这无疑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手段。这种社交方式不仅增强了游戏的游戏性,实现游戏上的共赢,而且在心理上获得成就感或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心理压力得以释放,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1]。

1.2 中国独有的游戏文化特点

1.2.1 多元化

中国玩家对游戏的偏好更多元化,不会集中在某一个游戏品类中,除了游戏品类的多元化外,中国玩家对游戏原产地也无明显的偏好。在中学生的手机里,游戏APP不止一个,品类也不同,当一种游戏遇到瓶颈或者没有达到心理上的体验时,学生就选择另外一种游戏。

1.2.2 爱抱团、重社交

中国人“爱抱团”的文化特点不仅体现在旅游、购物、学习等日常生活中,同样也体现在游戏领域。除了平时玩游戏时偏爱组队游戏、网络游戏外,中国玩家同样对游戏直播、游戏语音及游戏论坛等游戏周边社交平台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在学生群体中特别突出。

1.2.3 普及度不高

受限于中国电子游戏市场晚于海外市场,整体游戏及概念的普及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普及度较低。在过去的20年中,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由于缺乏切身的体验,而不清楚该如何处理孩子、网络游戏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不过,这一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步得到改善。

2 游戏的智慧

2.1 设置有边界的奖励,没有剥夺性的惩罚

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游戏从来不惩罚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奖励金币、经验值、钻石、装备等,因为游戏不会你这局游戏输了而没收游戏的工具箱或不让你玩这款游戏了,而且每种装备或技能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向游戏学习的第一个智慧是游戏设置了“有边界的奖励,没有剥夺性的惩罚”,这一智慧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班主任工作。

究其原因,我们大人承受不了挫败感,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在学校里,每位学生渴望与同学和睦相处,学习成绩优异,得到老师、学校表扬奖励。有句话你可能听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不一定对,但是我觉得它的反面“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一定是惩罚出来的”一定是对的,因为在孩子的眼中,并不是惩罚某一点,而是整个学习行为被惩罚了,而且他们的记忆是打包记忆。因此,游戏的智慧教会我们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不是要不要惩罚学生,而是没有必要,但是回到座位上必要的反思还是要的。可是,我们班主任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当學生犯错误时,如上学迟到、没穿校服、扰乱课堂纪律等,班主任习惯性的让学生罚站、罚扫地等等。另外班主任,包括科任老师也很容易犯另外一个错误是就事论事。例如,你在班级表现不错表扬你,但你宿舍表现不好批评你;你语文考得好,我不是表扬你了吗,但是数学没考好我才批评你的。在学生与班主任的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并不会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被表扬了,而是觉得自己的整个行为被批评了。

什么叫有边界的奖励呢?比如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最美班级”,“文明班级”,“多元星级评价”等等本身就是有边界的奖励,也就是说,你在这个学期学习成绩优异,表现优秀,学校表彰你为“三好学生”称号,这称号你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而且时间是有期限的。此外,为了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鼓励先进,促进后进起到相互监督促进作用,共建“文明班级”,很多学校的班级制定积分管理制度,每学年给每位同学100积分。当学生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扣除相应的积分,当然这积分也可以奖励,比如某位同学做好人好事,班主任及时表扬学生并奖励积分。因此,当奖励有了边界的时候,它就不意味着这个人被奖励的行为脱离了控制,也正因为这个奖励有边界,所以它只是对良好行为的反馈。

2.2 反馈系统

网络游戏很注重画面、剧情、音乐、特效、可玩性等方面,使得游戏看上去更加真实、丰富和生动,而且每当玩一局时,不是赢了就是输了,赢了奖励一颗星、金币等,输了掉一颗星,不奖励金币,这就是我们向网络游戏学习的第二个智慧:网络游戏是一个即时的反馈系统。

从工作认真的角度上,以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为主要原则,这恰恰体现出游戏的智慧“即时反馈”。班主任在工作中扮演着反馈与被反馈的双重角色,一方面,把信息传递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从学生中反馈相关的信息,了解班级情况。班主任的工作就像游戏《开心消消乐》的关数一样,层出不穷,既繁琐又繁重的大工程。因此,我们可以向游戏学习,把这大工程切碎成一个个小工程,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每一个小工程分配给学生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小工程不沉重,都能完成,学生有成就感,同时也就有了反馈,工作才有延续性。例如,宿舍值日生把卫生拍照发送班群,专门安排一位同学负责统计安全教育平台完成情况等等案例,班主任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班级情况。这就是我们向游戏学习的智慧,把反馈切碎,获取及时反馈。

2.3 互相在线

网络游戏,英文名称为“Online Game”,又称“在线游戏”,它的出现,使得玩家从人机大战转变人人大战,游戏的真实性,体验性,抱团性,互动性更强,实现了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这就是我们向游戏学习的: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学生,家长,老师互相在线。

班级是学校的小单元,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班主任扮演者班级管理领导者、管理制度执行官、家校联合的中间者、互动合作伙伴、困难救济知心人等角色。该角色要求班主任随时保持在线状态,做到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你希望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爱上学习,你自己应该以身作则,起带头模范作用。所以,班主任教育学生最根本的就是自己的示范作用。

孩子的教育不是单纯的学生努力学习,家长创造学习条件,老师教书育人,而应该是一种合作。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身为老师,要主动寻求家长的支持;身为父母,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所以,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家校沟通平台,互相保持在线状态,做好及时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动态。

3 总结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阐述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是从学生身边最熟悉最受青睐的网络游戏中学习的智慧,也是我们班主任最容易忽视的,值得班主任借鉴。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青少年为什么容易沉迷网络游戏[J].人民论坛,2017,22:122-123.

猜你喜欢

网络游戏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停止侵害在网络游戏侵权案件中的适用
网络游戏的品牌推广策略研究
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综合案列分析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危害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