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2020-10-21黄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循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为学生融入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其次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基本教学模式和变式,最后指出了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都十分重要,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往往缺乏逻辑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小学生形成通顺的表达,能够理清前因后果、时间顺序等等。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小学生写作提供有效指导。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概述

“作文先导式”教学,主要是将作文当作教学的载体,将师生之间的表达、交流当作操作平台,以整体教学、综合教学为价值取向,让学生能够自主体验语文的奥秘,从而构筑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打破现有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继而让学生主动表达,在以作文作为载体的时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满足写作要求。

“作文先导式”教学可以凸显出语文学习中的真实体验與感悟过程,在提高小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对小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小学阶段就能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由此可见,要想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需要以兴趣为起点,以自主认知为基础,将“知行合一”融入到教学理念当中,从而建立起打破传统、以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基本教学模式和变式

(一)“作文先导式”基本教学模式

在构建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明确两个前提,首先是,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们自主学习为中心,将整个教学过程当作是满足学生对语文需求的过程;第二,构建模式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倾向以及教学体制,选取一些真实的例子作为讲授重点,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多元化与灵活化,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整个教学模式要利用实践体验切实激发出学生们学习语文的需求,充分借助三大要素——开放式情境创设、实践活动体验、学习需求,进行拼音、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出思维训练的特点,让语文教学更加完整。以“国宝大熊猫”习作为例,有些同学见过真正的熊猫,有些同学没有见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熊猫的一些有趣视频,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真实习性和生活方式,然后再进行写作。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变式

1.“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

“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是创造不同的情景方式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完善地表达。在教学中,经过学生初步体验、表达交流和师生评议后,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体验的表达和交流,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经历一次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后,再进入更深的情景体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更牢固,达到完善学生表达的目的。例如,在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让学生先确定有哪些有特点的人,然后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交流,这样的话,学生对于如何写作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可以将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让文章更具生活化的特点。

2.“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

在“作文先导式”的基本教学模式下,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到学生交流表达能贯穿于语文教学开始,到“表达交流型”对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拓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的过程中,“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可以是对优秀的文章进行赏析和修改,也可以是在主题活动中利用阅读环节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善学习的语言表达。例如,在习作练习“奇妙的想象”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比如“嫦娥奔月”、“爱丽丝梦游奇遇记”、“拇指姑娘”等等,这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从而实现拓展型教学的教学目的。

三、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提高教学情境应用的灵活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不能只是让学生看到或者听到,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体验,而是需要教师通过搭建一种情景,把需要把学生们代入到需要写作课题的场景中,让学生们在写作之前,在头脑中率先建立一个特殊的虚拟情景,在思想中走进这个场景,尽可能的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个情境中的一份子,真感情的投入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还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确保整个教学活动与内容的设计都是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基于对学生语文基础的调查与了解,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结构进行构建,从学生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制定一个完善的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与成长。

(三)基于阅读调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有效调动和激发小学生参与写作表达训练活动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借由对阅读教学环节的优质合理开展,有效丰富和扩展小学生群体的知识认知视野。例如在《宇宙的另一边》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围绕课文中编写的内容,以及课文运用的写作表达技法为学生开展讲解,还要围绕“宇宙”主题或者是“太空”主题,为学生收集和整合数量充足的课外拓展阅读素材,在丰富扩展小学阶段在校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数量条件下,确保学生在具体参与写作表达实践过程中能够言之有物,获取良好预期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作文先导式”教学对语文教学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真实感受进行把控,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在丰富教学内涵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自我修养。这样先进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只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人格,实现综合性发展,为未来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东生芳.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80.

[2]  程丹.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72-73.

作者简介:黄艳(1986-),女(汉族),湖南衡东,湖南省衡东县草市镇草市完全小学,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