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三位一体"合作育人模式理论与实践探讨

2020-10-21陈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0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三位一体高职教育

陈鹏

摘  要:在高职的教育中,通过“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通过“三位一体”的模式,使高职学校、学生以及政府部门之间互相结合形成“联盟”,从而完善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又为社会提供了更加专业的人才,从而打造出了优质的教学研究体系,推动了高职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理论与实践

引言:

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视,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基地,因此通过“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通过“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培养了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1.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理论依据

1.1依据传统的教育理论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通过教材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统一教学活动,确保知识的探索统一,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通常是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室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仅只是将知识传达给了学生,而且在学习中还需要构建整个过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知识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对教师的职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以及学习情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教学的整体结合,使教育教学变得具有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实现了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的一体化,从而引导教学领域的动向实施[1]

1.2依据职业教育模式

随着新型的教育模式出现,现在很多企业会与大学生签订就业合同,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与学生签订相关的就业合同,学生在学校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培训,使得企业与学校协同合作培养出了合适的职业人才,通过实践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安排学生的学习。

1.3依据校企合作的理论

当学生从高职院校毕业后,即将踏入社会,因此高职院校与部分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培养学生进入社会的基本常识,针对专业的人才实施专业的培养,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实训、科研、就业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在学校的教育中,应该从简单到难,随后深入到学校的专业上。

2.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践策略

2.1重构视角,建立开放性教学模式

很多高职院校在全国各地组成了相应的“高校联盟”,从而实现了各个不同院校专业上的对接,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可以实现个人目标要求达成一致,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成一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需求达成一致,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激励的方法,促使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各种激励考核的措施,使高职院校生的成长得到锻炼,强化了他们的团队凝聚力,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教学质量[2]

2.2尊重各方实现利益的平衡性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通过高职院校的专业为利益的方式,展开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由于利益是所有合作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通过专业的核心合作,既实现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利益,又实现了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最终从而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化,高职院校的使命是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人才,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可以逐步实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群体为类型,通过对专业领域的案例作为教学的案例,从而实现了高职学生知识认知的规律,也实现了“学中做”和“做中学”的学习情境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学校的最终利益是得到社会和企业的等市场的专业建设和更新发展支撑,从而确定了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确保了人才的可持续输出。

3.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效果提升途径

3.1探索合作,拓展院校結构

高职院校通过探索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调动其他“同盟”院校的合作积极性,使院校合作之间的成果辐射到全国各大院校之中,因此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时候,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盟可以更好的开展合作育人的方式,从而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和人才观,将高职院校的结构扩大化[3]

3.2构建标准实现共同的育人理念

在“三位一体”合作育人的模式中,高职院校、学生以及政府之间成为三位一体的合作联盟,可以有效的保持同一个高度共识,因此在高职学前的教育培养中,可以实现师资和实训的互补,通过明确“三位一体”共同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从而建立了相关制度,实现了“三位一体”的共同价值,同时通过构建标准制度的方法,有利于高职院校可以依照制度执行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

3.3完善最终架构,实现最终合作

通过“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高职院校通过组织架构以及规章制度的架构建立,从而完善了最终的合作,通过任务目标和组织成员的现状实现跨区域的内部构建,有利于“联盟”的最终主动性和话语权集中在相关人员身上,从而可以明确目标,实现了整个“三位一体”联盟的整体有序运行。

结束语:

通过“三位一体”的合作育人模式,实现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市场、政府、学生之间的共同结合,通过有效的提升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了更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又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实现了最终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邢广陆,李莉,郑洪利.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三位一体"合作育人模式理论与实践探析[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031(004):91-97.

[2]  索成林.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析  [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5):100-103,共4页.

[3]  刘曲,马利娜. "三位一体"合作模式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有效实施的策略与建议[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33):6-7.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备案课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ZD1317036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三位一体高职教育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