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30年来中国摇滚乐创作风格研究述评

2020-10-21欧树宏

黄河之声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研究述评

欧树宏

摘 要:中国摇滚乐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对中国摇滚乐进行研究的论文也在不断涌现,其中对中国摇滚乐创作特征研究方面的论文较多,但都是对歌词和作品特色进行阐述的,很少有结合旋律创作而研究的。

关键词:中国摇滚乐;研究述评;创作特征

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中的一个分支,是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摇滚乐的加入,也使得沉寂已久的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重新焕发生机。摇滚乐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音乐表达类型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正因为如此,摇滚乐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多,研究的成果也十分丰富。中国第一位研究摇滚乐的学者是人民音乐杂志编辑部主任金兆钧,其主要致力于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和流行音乐的研究,他于1989年在人民音乐发表的《崔健与中国摇滚乐》是第一篇关于中国摇滚乐的论文,他是通过摇滚乐对崔健的影响来论述中国摇滚乐的。摇滚乐虽然来自西方音乐体系,但是在我国的流传与创作中必然面临着本土化的发展阶段,将本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摇滚乐创作中来,是推动中西音乐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思路,所以创作问题意义重大。

在中国发展近四十年的摇滚乐,在创作特征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成果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方向2008届硕士研究生付菠益的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大陆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是通过对崔健两个不同时期作品的进行研究,文中论述到崔健在1984-1996年期间创作的作品运用了许多民族化元素,1997-2007年期间在创作中运用了嘻哈说唱元素。我认为付菠益的观点是有依据的。在崔健创作的第一首歌曲《一無所有》中就运用了民族元素,这首作品因此成为了中国摇滚乐的开山之作,包括在以后的创作和改编中这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还有崔健1998年发行在专辑《无能的力量》中《缓冲》的这首作品也运用了大量的说唱和电子音乐。如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美学方向2011届硕士研究生胡聪的硕士论文《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国摇滚乐》认为中国元素融合到了摇滚中,在内容上做到了“红色摇滚”,在形式上做到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回归。摇滚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要经历一个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交融的过程才能够站住脚跟。在内容上中国的摇滚乐做到了与民族音乐的结合,很多创作视角都是对“红色年代”的叙述。在形式方面,主要是表现在作品的歌词创作中,它以中国历史题材为内容,并且采用许多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民族摇滚”,唐朝乐队就是其中的代表,所以胡聪的观点是正确的。如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2014届硕士研究生孙慧慧的硕士论文《20世纪80年代中国摇滚乐研究》,这篇论文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摇滚乐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中国摇滚乐在这个时期具备了摇滚乐外在的音乐形式,在音乐创作上有明显的模仿特征,编配比较粗糙。歌词方面多是个人情感的抒发,缺少思想深度,没有把握住摇滚乐反叛性这一精神内核。摇滚乐是源自西方的产物,一开始我们只能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延伸,但是由于西方摇滚乐在旋律、配器、和声等听觉层次上并不符合中国内地大众的审美要求,所以对于这一陌生的外来产物,我们只能慢慢摸索属于中国的摇滚乐,而这个时期的歌手喜欢用摇滚乐来宣泄心中的想法,歌词非常直接,但西方摇滚乐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反叛性,而在中国的摇滚乐中并没有保留其本质特点。

如河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声乐演唱艺术方向2016届硕士研究生张清源的硕士论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发展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摇滚乐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了这个时期的中国原创摇滚乐在音乐创作上有民族化、歌词文学化、作品突出旋律性的特点,强调中国摇滚乐已经摆脱早期发展中的“复制”、“翻唱”等创作方式。在摇滚乐刚传入中国时,我们的摇滚乐都是采用模仿的方式进行表演,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直到崔健创作的摇滚开山之作《一无所有》才开始慢慢形成中国摇滚的特点,而这个时期的摇滚乐歌词过于口水化,题材生活化,旋律性上也不够强,但作品从一开始就运用了民族乐器来强化其民族风,使摇滚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出作品的本土化。而90年代的摇滚乐有些作品歌词引用了古典歌词,有些体现了中国历史,在旋律性上也进一步加强,使得词曲结合得更严谨。如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流行音乐研究方向2013届硕士研究生冯薇薇的硕士论文《二手玫瑰”乐队的音乐语言与风格》,她认为“二手玫瑰”乐队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摇滚乐形式进行了极具个性特色的结合,在戏谑表象之下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二手玫瑰”乐队作为中国内地摇滚乐队,他们以“坚持做中国特色的摇滚乐”为宗旨,将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元素与现代摇滚乐不露声色的嫁接,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将独立音乐与当代流行音乐完美融合。

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我国近三十年的摇滚乐创作风格的研究成果是丰厚而显著的,此类研究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部分文章都是对歌词和作品特色进行阐述的,很少有结合旋律创作而研究的。笔者认为,做关于创作的研究,应该多做关于配器和旋律特征的研究,总结出摇滚乐在歌词、旋律和配器上的特征,从而可以通过这些因素判断中国摇滚乐。

参考文献

[1] 金兆钧.崔健与中国摇滚乐[J].人民音乐,1989,(04):32-33.

[2]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3] 胡聪.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国摇滚乐[D].四川师范大学,2011.

[4] 孙慧慧.20世纪80年代中国摇滚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 张清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发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6] 冯薇薇.“二手玫瑰”乐队的音乐语言与风格[D].上海音乐学院,2013.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研究述评
浅析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点与创作特征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述评及启示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西方音乐的魅力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