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相和歌的演化
2020-10-21史子静
史子静
摘 要:汉时民间俗乐繁荣,人们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表达爱恨情仇及心中的喜怒哀乐,产生以北方民间音乐为主的相和歌,以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在时局的动荡中不断演变发展。
关键词:汉代;相和歌;相和大曲
汉世国都位于北方,相和歌就是汉代在此地盛行的民间音乐。早在先秦时期,民间音乐就已十分昌盛,汉代相和歌基于先秦世俗音乐——即赵代秦楚之讴之上演变发展,由汉武帝至东汉中叶,“街陌讴谣”大量涌现,以相和歌为主要代表,记载着时事政治、社会风土人情、人民生活状态和生产方式等内容,在音乐形式方面,其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歌,也有根据民歌装饰形成的艺术歌曲。
一、相和歌
1、《晋书乐志》有载,早期,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相和歌的表演形式仅为清唱,称“徒歌”;2、这种所谓“相和歌”的音乐形式存在两种内涵,其一是在“徒歌”的基础上,加入帮腔所呈现的“但歌”形式,一人唱,三人和,这种“一唱众人和”的方式在先秦楚歌中已是如此。3、相和歌的另一层含义体现出但歌与相和的关系甚为密切,因两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基于民间俗歌曲,主要区别就在于演出中有无乐器的伴奏。《晋书乐志》提到过这个概念,在这一体裁发展盛期,加入诸如琵琶、琴、筝此类的弹弦乐器和笛、箫、笙这类的吹管乐器作为伴奏,并且演唱者手拿着叫做“节”的乐器,边打节奏边唱歌,这种用丝竹之乐与人声作合亦谓之“相和”。“相和歌”的伴奏乐器基本为丝竹类乐器,使得它声音清越,哀怨动人,历代统治阶级对这种与雅乐背道而驰的音乐往往采取鄙夷态度,所以常称其为“亡国之音”,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大部分的统治阶级仍偏爱它。
二、相和大曲
相和歌发展的最高艺术形式为歌舞大曲,内含多段结构。例如《饮马长城窟行》、《碣石》、《白鹄》等这个时期流行的15首大曲,它们的歌辞均被录入《宋书乐志》中。从歌辞可知,相和大曲的曲式可分为三个部分:
1、“艳”——用于曲子开头,有时也会放在中间部分,音乐婉转动情,一般是没有歌唱的,为纯器乐伴舞的形式。此外,在《宋书乐志》收录的15曲中,还有曲前带有“艳”部,故名为“艳歌”的三首曲子,分别为《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篇、《艳歌罗敷行》、《艳歌何尝行》《何尝快,独无忧》篇;
2、“曲”和“解”——“曲”即歌曲,那么“解”为何物?杨荫浏先生曾在其所著的书中提到过“解”一字的含义。文中提到,“解”相当于歌词中的“章”,但先生自己认为这是种不全面的说法,他最终总结前人论述加上个人观点,得出,在已是歌舞曲的大曲中,“解”可能是一种不带有歌唱,只需要乐器演奏或歌曲间歇中进行器乐伴舞的部分,是一种术语的简称,“一解”是第一次演奏乐器或舞蹈,“二解”是第二次奏乐或跳舞,依次进行,在音乐中代表一定的内容。“曲”和“解”是整首大曲的主体部分,由多段歌曲组成,歌曲部分抒情缓慢,“解”的部分则速度稍快,形成反差,并更加注意力度的表现,两者循环往复,时快时慢,一重一轻,这可能与伴舞的缓急、软健相称,使主体部分的艺术效果更加饱满;
3、“趋”、“乱”——二者在曲中意义相近,但“乱”在大曲中比较少见,多用于楚歌,在《离骚》等曲中都有“乱”的部分,在谈论相和歌的乐曲结构时常提及“趋”。其常用于一曲的末尾,是情感最丰沛之处,歌曲的快速与较快的舞步相迎合。
经查阅资料,不难看出,《饮马长城窟行》、《碣石》、《白鹄》等相和歌的辞内容大都由长篇幅的故事组成,句式长短不一,每节之间关系紧密。不同的内容表现出不同主人公的万千思绪,代表现实中大众百姓的心声,有讲述封建社会中愛情故事的,也有讽刺统治者迂腐的,揭露出汉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此外,《古今乐录》上还记录《黄老弹》一曲无辞,用吹管、弹弦等乐器演奏,被称作“但曲”,这也说明了大曲中不止含有带有歌辞的作品,也存有无辞的“但曲”,形式多样。
三、相和之调
相和歌中使用的三种基本调式为平、清、瑟,合称为“相和三调”。《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平、清、瑟三调都是周代《房中曲》的传承,其中所谓“房中乐”源于周代宫廷用乐的一种,由后宫佳丽侍奉君主时,用丝竹类乐器伴奏着演唱,情调优雅,多从民间诗歌中选择适合统治者喜好的加以改编制作。这与三调同出于民间,所用乐器与用途也相近似,前人说的三调出于房中,大约就是因为二者性质相似。平、清、瑟三调分别以宫、商、角为主,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秦汉篇中,杨荫浏先生通俗化地运用乐理知识解释这三调,得出,平调与fa调式相称,清调与sol调式相称,瑟调相当于la调式。
迄今为止,我们常将“楚、汉”二字连称,可以见得楚声与汉音关系密切,而“房中乐皆楚声”,表明楚声地位重要,可能有两种原因:1、先秦时期楚地音乐非常发达,在屈原等人的推动下,楚地的音乐风行开来,在民间传唱颇久;2、因为汉高祖生于楚地的“沛”,他手下的众多大臣也基本都是楚国人,偏爱楚地之音,所以在宫廷内以及平民百姓间都大力夸扬楚声。刘邦身后,楚歌的风采仍然被贵族人士欣赏、传唱。《旧唐书·音乐志》中还记录着楚调、侧调两个名词,并解释,这是在平、清、瑟三调的基础上增加了楚调、侧调,侧调生于楚调,与平、清、瑟三调共称为相和之调。
综上所述,汉代相和歌由徒歌发展至大型艺术歌曲,源远流长,不仅带有周代“国风”,继承战国“楚声”,并将为后世清商大曲、唐代大曲提供养分。
参考文献
[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 曾智安.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 宋颖.浅谈西汉音乐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