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未来展望
2020-10-20漆程成
漆程成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有了较大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国话语,注重专题研究,更加强调方法论的多元化,更加关注研究对象的扩展,提升了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水平。但依然存在回应时代命题不够、学科基础不稳、学术僵化问题明显、学科话语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夯实学科发展的基础,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
[关键词]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0)05-0051-09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为政治学的重要分支为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政治学很多重要概念的使用、一些主要议题的设定,以及部分研究范式的提出都与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逐步深入有着很大关联。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地位的巩固与发展对于夯实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基础、丰富其学术话语及拓宽其研究视野都有重要价值。笔者根据《政治思想史》创刊十年发表的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相关文章,比照同期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相关成果,对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一、《政治思想史》创刊十年的研究概况
《政治思想史》是政治思想研究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创刊十年来共发表文章300余篇①,其中关于中国政治思想方面的文章约110余篇,关于西方政治思想方面的文章近200篇②。为了对《政治思想史》各个板块发文量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我们选取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和译文三个主要板块,以时间为轴线对各年份不同板块发表文章的比重作了变化趋势分析(见图1)。就西方政治思想来说,除个别年份异常外其所占比例大多保持在40%左右;中国政治思想相关文章所占比重浮动较大,2012年所占比例最低为15.91%,2019年比例最高为50.00%;译文所占比例在2013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后发文量显著减少,2018年仅发表1篇译文,2019年虽有上升也仅为2篇。通过以上趋势可以发现,近十年来政治思想史学科有了较大发展,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基本稳定,最近两年中国政治思想所占比例有了大幅提升,这可能与对中国传统国家治理观念的关注有关。与此同时,伴随着本学科一批精通外文的中青年学者成长起来,外文文献不再成为学术研究的障碍,译文逐年减少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对当代世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高水平研究成果适当翻译引介。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通过“刊名+主题”检索可以发现,西方重要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重要的政治观念及主要政治思潮都在《政治思想史》发表的文章中得到了很好體现。具体来说,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关于主要政治思想家政治思想的篇目是:柏拉图6篇,亚里士多德6篇,博丹2篇,马基雅维利(里)15篇,霍布斯11篇,卢梭17篇,洛克9篇,孟德斯鸠3篇,康德4篇,黑格尔2篇,柏克4篇,贡斯当2篇,亚当·斯密2篇,密尔3篇,汉密尔顿1篇,托克维尔2篇。这也与各个思想家的重要性保持一致,像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这些思想家始终是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重点,近十年来对这些重要思想家政治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入。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也是政治思想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占据了很大比例。从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的研究来看,大多数重要的政治思想家的相关研究在《政治思想史》都有涉及。其中,罗尔斯10篇,奥克肖特7篇,施米特5篇,德沃金5篇,施特劳斯4篇,阿伦特2篇,达尔2篇,佩蒂特2篇。与此同时,西方三大主流政治思潮和其他一些社会思潮也有一些研究,在《政治思想史》“主题”检索的篇目为:自由主义23篇,共和主义12篇,保守主义11篇,民主社会主义2篇,民族主义5篇,多元文化主义2篇,女性主义1篇。但像韦伯、哈耶克、波普尔、伯林、哈贝马斯这些当代非常重要的政治思想家鲜有文章涉及。
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对政治观念的研究,其中关于自由、民主、正义、平等、法治等政治观念研究较多,产生了大量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成果。与主要政治观念有关的研究也是《政治思想史》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围绕该议题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其中自由105篇,民主56篇,正义32篇,平等29篇,法治6篇。
近十年来《政治思想史》围绕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刊载的文章涵盖了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政治思想、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及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等。同时,围绕主流的政治思想家、重要的政治观念及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思潮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为当代我国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缩影。《政治思想史》刊载的文章虽然不能全面涵盖近年来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全貌,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
从《政治思想史》发表的有关西方政治思想的文章来看,近十年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对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重要的政治观念,还是对西方主流政治思潮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很多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更重视中国话语
西方政治思想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价值定位的问题。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和教学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样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才能健康发展。“我国政治学的学术发展表明,只有在学术研究实践中,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学术研究多样性的统一,才能推动政治学研究沿着正确方向不断繁荣发展”[1]。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在教学和研究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版)于2019年出版,这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研究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主要标志。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更加重视中国话语,尤其是在研究议题的设定、遵循的价值及研究对象的取舍方面。从《政治思想史》近十年发表的文章来看,有大量的文章开始有意识地回应时代命题,围绕国家治理、民主政治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等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为中国而研究西方”成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的基本共识。
我国学者重视借助中国话语来进行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不再是过去“从西方到西方”的书斋式研究,而是更加具有中国关怀。对正义原则进行中西比较研究的学者认为,在西方思想传统中正义是政治的核心价值,是平衡共同体成员的平等与差异的基本原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虽不存在类似正义的概念,但通过“仁”“礼”和“义”三项原则的相互支撑形成了一套解决人与人之间“分”与“和”关系的框架。与西方主流思想不同,中国传统思想并不把正义作为最高的政治追求,真正的理想社会是超越了正义原则的“大同”之世[2] 。
(二)注重通史研究,更注重专题研究
为了分析近十年《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各主要议题的重要性程度,我们借助CNKI数据库当中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获得了相关数据,对关键词出现频次设定为7,距离设定为5,最终得到一个关键词共现网络模型(见图2)。
可见,除“政治生活”“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政治思想家”以外的关键词都具有分析意义。重要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分别为,马基雅维利25次,共和主义23次,政治权威16次,正义原则15次,其他关键词在15次以下。关于马基雅维利、卢梭、霍布斯、施米特、奥克肖特、罗尔斯等重要思想家的专题研究,关于共和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社会流派的专题研究,关于公共理性、政治权威、正义观念(理论、原则)、政治自由等重要主题的研究都是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议题,这与前文主题词检索的数据基本吻合。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西方政治思想专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界对重要的思想流派、重要思想家及其重要著作及不同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深入剖析。通过《政治思想史》近十年发文情况比照同期《中国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研究》等重要期刊的发文情况,我们发现西方政治思想专题研究出现了三种明显趋势:一是对西方政治思想中政治观念的研究往往与特定的问题和主题结合起来,使得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二是对重要政治思想家政治观念的研究更加精细化,突出对重要文本的深度挖掘,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对某一政治思想家政治思想主题的一般性解读;三是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更加重视思辨性和批判性,从而厘清了一些似是而非或者含混不清的观点。
此外,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更加强调“对国别、时代、流派、人物的專题研究,以期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规律、特点、内容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3]。近年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专题研究在这些领域都有了较大突破。比如,在国别研究方面,高建的“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团队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在断代研究方面,以丛日云的团队为代表在中世纪政治思想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另有一些研究人员加入到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研究中。
在思想流派研究方面,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潮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在政治思想史方法论方面,关于剑桥学派和施特劳斯学派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和细致。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更强调方法论多元化
对于学科发展来说,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非常关键,可以说一个学科能不能走向繁荣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研究方法上取得突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之所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同行接纳和认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研究方法的重视,能够自觉运用合适的方法开展不同主题的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促成了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化的局面。但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也要避免方法堆积和文本崇拜问题。“要减少、甚至避免‘文本崇拜,研究者需要多一些剑桥学派的研究方法,弄清楚文本作者的‘情境,同时要熟悉世界文明史的基本走向和脉络,更应将中国的‘情境存放于心中”[4] 。
《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中提到了很多目前比较流行的研究方法,如观念史的方法、历史语义学的方法及修辞学的方法,这些大多是根据研讨班现场录音整理而成,通俗易懂,便于了解和学习。另外,国内学界也译介了大量有关剑桥学派、施特劳斯学派、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及心理史学与新文化史学关于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进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借鉴了一些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前沿方法,产生了一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首先,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逐渐有了方法论自觉,而且出现了一些论述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方法的通论性文章 。其次,英国剑桥学派的方法逐渐运用到国内的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其中“剑桥学派思想史”丛书对推动国内学界吸收借鉴“剑桥学派”的方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再次,施特劳斯学派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著作,对传播“施特劳斯学派”的研究方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政治哲学文库”也收录了一批很有价值的采用施特劳斯学派研究方法的最新成果。最后,概念史研究方法主要受德国观念史研究中的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影响,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研究方法,注重对思想观念单元历史演变趋势的探讨,近年来也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一些学者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文本分析的方法、新文化史的方法及计算机辅助大数据分析等进行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新的研究方法的采用极大地拓展了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四)坚持传统研究范畴,更关注研究对象的扩展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范围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主要政治思想家政治思想和主流政治思潮的研究,对一些重要政治家的政治思想、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及主要学术流派和研究范式有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西方国家历史上也不乏有作为的政治家,像恺撒、拿破仑、华盛顿、彼得大帝、俾斯麦等,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也应该成为政治思想的研究对象。还有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威尔逊主义、尼克松主义……这些也不能放过。西方现代政治思想,不能只局限于实用主义、存在主义、新实证主义等哲学思潮的研究,对于帝国主义的政治、思想、外交等方面的实际政策,要给予足够的重视。”[5]但长期以来囿于研究条件和研究视野所限,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比较局限,近十年来研究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极大地扩展了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范围。
第一,对一些重要政治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不断深入。一方面,对民族运动领袖政治主张的研究不断深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甘地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有学者认为国内对甘地的研究涌现出三次研究高潮,前两次高潮之后随之两次跌入低谷,第三次高潮则一直持续至今[6] 。还有学者重点分析了甘地“精神的力量”所包含的特定内涵,着重分析了甘地如何成功地将非暴力由个人信仰提升为一种可行的社会政治变革方式,这一“精神的力量”是如何以和平方式呼唤群体共同感,激发各方良知,感化对手,最终实现正义的[7]。近年来学术界对卡斯特罗、马科斯、西哈努克、纳赛尔等民族运动领袖的政治思想也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对重要政治家的研究逐步深化。
如对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林肯的政治思想也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林肯通过诉诸《独立宣言》和美利坚民主原则解决了这一危机,让美国获得了“自由的新生”[8]。也有学者认为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申明并运用自由与平等、民主、联邦的一致性则是林肯获取巨大力量创造其伟大业绩的根源所在[9]。
第二,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等主要政治思潮仍然是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的重点,对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有了一定的关注,对一些新兴政治思潮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从《政治思想史》近十年来有关西方政治思潮的发文数据可知,有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研究偏少,对多元文化主义、女性主义、民粹主义等新兴政治思潮的关注明显不够。这种趋势并不能反映学界西方政治思潮研究的现状。如学界近年来对民粹主义有了较大的关注而《政治思想史》发文中并没有明显体现。如学界关于民粹主义思潮的讨论非常广泛,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学术研究热潮,不仅获批了各类社科资助项目,而且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像《国外社会科学》《国际政治研究》《探索与争鸣》《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等策划了相关的专题进行讨论,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力。因此,《政治思想史》除要继续关注主要政治思潮之外,也应当对当前比较有影响的新兴政治思潮给予足够关注,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热点议题的引领者。
第三,政治文化研究是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扩展。关于政治文化的内涵实际上存在着诸多的争论,狭义的政治文化可以理解为政治系统的内在心理方面,广义的政治文化则包含了政治心理、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以徐大同为代表的学者坚持二者之间的一种解释,即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方面。所谓政治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理论、思想、价值观念的总积淀。有学者指出,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具体地讲,包括了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10](P159)。
可见,多数学者都把政治思想视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扩展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趋势较为明显,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对孟德斯鸠分权原则的“精神”[11],托克维尔所说的支撑美国民主的“社会民情”[12],达尔民主理论中的“民主信仰”[13],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理论[14]等进行的研究就是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尝试。《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代表性成果。目前,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西方政治思想日趋成为扩展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扩展为对西方政治文化的研究。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更好地认识国家、组织国家、治理国家積极建言献策。通过《政治思想史》中西方政治思想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我国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在近十年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认识到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了使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真正发展壮大,今后我们必须要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上下功夫。
(一)学科反思
近十年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与社会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补课”的任务基本完成,但学科基础仍然不够稳固。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方面有待提升,学科发展的基础仍然不够稳固,学术僵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第一,回应时代命题不够。西方政治思想本身就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西方国家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回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成果。
因此,我们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就要看到中国和西方在政治文化和发展阶段方面的差异,同时更要看到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对的共性问题,吸收借鉴西方国家在治国理政中有价值的思想成果,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这才是“为了中国而研究西方”的思想真谛。反观近十年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成果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研究在回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做得还很不够,很难对社会实践产生实际的价值。正因如此,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相关课题的申请很难在各类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脱颖而出以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为例,除了2019年各类项目立项有较大突破外其余年份都比较少。2019年有关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方面的各类项目获批立项共8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后期资助项目3项。2018年各类项目获批立项为3项,2017年各类项目获批立项为4项,2016年各类项目获批立项为5项,2015年各类项目获批立项为4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自2016年郭忠华、孔明安共同申报的“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立项以来没有新的项目获批立项,这使得西方政治思想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资助和深入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相关的论文也很难在各类CSSCI期刊上发表,这两个方面的后果就是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学科团队难以真正发展壮大,最终使得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在近十年内出现了萎缩的迹象。目前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从根本上来说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回应时代命题不够的结果。
第二,学科基础不稳。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基础不稳固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在学科点建设方面,国内中外政治思想的硕士点、博士点本来就为数不多,1998年由于学科调整并入“政治学理论”专业,进一步削弱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地位[11]。目前仅一些高校在政治学理论下面设有中西政治思想的研究方向,很多学校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不受重视,目前国内成规模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高校少之又少。二是在学术队伍方面,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依旧偏少,学者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学术分工,而且一些人本身并非是西方政治思想史科班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训练,这些对开展深入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一些高校随着老一辈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学者退休,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三是在学科发展方面,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受到的重视不够,作为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和分支学科有被重新边缘化的趋势。一些高校缺乏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稳定师资,《西方政治思想史》由必修课变为选修课甚至被直接取消,部分高校的政治学学科点取消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壮大。四是在学科依托方面,政治学专业的期刊相对较少,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专业刊物目前只有《政治思想史》季刊,很难满足学术论文发表的需要。五是在各类研究项目资助方面,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研究项目也不太容易获得资助。以上多个方面的原因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基础。
第三,学术僵化问题明显。新中国成立70来,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出版了上百本教材、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文章,在总量不断扩张的背后科研水平并没有质的飞跃。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的学术僵化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研究成果缺乏原创性,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的问题。“30年间国内关于洛克政治思想的研究发表论文约250篇,大部分是对洛克《政府论》(下篇)的一般性解读”[12]。这种低水平重复无益于西方政治思想的学科知识积累,而且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很难说对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贡献。其次,缺乏健康的学术批评,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争鸣氛围。尽管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也有一些学术争鸣,但没有形成广泛的学术潮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成果大多仍然是从原典到原典,学者之间很少有相互批评和学术争鸣,这非常不利于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流派的形成,西方那些重要的学术流派往往是在学术争鸣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应当倡导健康的学术争鸣,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13]。最后,学术研究方法陈旧老套,对最新的研究方法关注不够。虽然一些学者开始重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前沿方法,但大多数学者缺乏方法论自觉或者对前沿研究方法缺乏敏锐性,从而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
第四,学科话语有待加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受重视,国家和社会在这一领域的投入比较有限。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话语体系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话语没有特色,学科难言价值;话语体系没有形成,学科体系难言影响”[14]。西方政治思想话语体系建设还比较弱,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专业刊物少,影响了该研究成果的发表,进而制约了社会影响力;二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点并入政治学理论,由二级学科点变为政治学理论下面的一个分支学科,进一步弱化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科话语力和学科归属感;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尽如人意,很多高校不再招收西方政治思想史方向的研究生,进一步削弱了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四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受公共管理、政治科学、比较政治等学科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学科的冲击比较大,部分学者转到这些领域,进一步削弱了学科队伍。
(二)未来展望
近十年来,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成果显著:学科地位日益巩固,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学术研究更加深入,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增强了社会影响力。今后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要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切实回应时代命题,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学科社会影响。
第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积极回应时代命题。首先,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必须始终高扬的旗帜。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准确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史學科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能够不断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在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过程中要避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开展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学建设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作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国家走向、政治方向和发展规律”[15]。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我们必须切实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西方”,而是“为了中国而研究西方”,通过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提高我们认识国家、组织国家、治理国家的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 。
第二,要夯实学科发展的基础,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发展壮大的前提是一定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学科认知。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入门难、研究更难的现实决定了要形成准确的学科认知并非易事。只有在基于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认知基础上才能形成对本学科的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并为了学科的发展壮大而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为此,一是开展原创性研究,以中国政治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出发点,在合理借鉴西方政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原创性研究。加强原创性研究既是时代发展对政治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动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内在要求[16]。二是创新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方法,通过方法创新带动学术创新。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广泛借鉴西方学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成熟的方法,通过方法创新促进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三是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鼓励健康的学术争鸣。在学术争鸣和学术论辩中才能推动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强烈的学科归属感和价值认同。四是加强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的团队合作。目前学术研究越发专业化、精细化,研究的层次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拓展,而且很多时候涉及跨学科研究,这种学术研究背景决定了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大有作为,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原创研究、方法创新、学术争鸣、团队合作,夯实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基础,逐步形成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增强学界对本学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第三,要加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学科社会影响。首先,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要坚持中国特色。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中要立足中国国情,围绕中国当下改革发展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尽量摒弃西方学术系谱的话语霸权,杜绝学术上的再殖民化趋势,真正立足于中国实际提出适用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大理论来”[17]。在研究中真正坚持中国特色,这样的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才能更具生命力。其次,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导向。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最终理论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来确定研究的问题,真正服务于人民。再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话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与学科体系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融合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增强西方政治思想的话语体系建设,还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重点是要增强学科平台建设、学科点建设、学术队伍建设,推出一批真正能够服务社会的高水平成果。最后,西方政治思想话语体系建设还离不开中国政治学本身的发展,中国政治学的繁荣发展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发展完善的基础,西方政治思想的话语力与中国政治学的话语水平密切相关。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只有立足中国实际,围绕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使学科真正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中的基本关系论析[J].政治学研究,2008,(6).
[2]唐士其.正义原则的功能及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实现:一个比较研究的案例[J].政治思想史,2017,(1).
[3]徐大同.深入、比较、借鉴——21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发展之我见[J].政治学研究,2001,(1).
[4]杨光斌.文本崇拜: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误区[J].探索与争鸣,2008,(6).
[5]谢庆奎.中西政治思想之比较观[J].政治研究,1988,(1).
[6]尚劝余,尚沫含.中国的甘地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J].南亚研究,2018,(1).
[7]黄迎虹.“精神的力量”:论甘地非暴力反抗运动的理论基础[J].政治思想史,2012,(3).
[8]林国荣.亚伯拉罕·林肯與民主[J].政治思想史,2016,(4).
[9]李 筠.“自由”的一致性——论林肯重塑美国政治和宪法结构的基本逻辑[J].学术月刊,2017,(1).
[10]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1]丛日云.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百年历程[C]//马德普.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2]高 建,高春芽.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30年[J].政治学研究,2009,(3).
[13]浦兴祖.重视研究价值倡导学术争鸣[J].浙江学刊,2002,(1).
[14]张桂林.逻辑要义、历史努力与认知前提: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J].政治学研究,2017,(5).
[15]王浦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前行的航标南针[J].政治学研究,2018,(2).
[16]周光辉.新时代应以原创性研究推动中国政治学发展[J].政治学研究,2018,(2).
[17]陈周旺.中国政治学的知识交锋及其出路[J].政治学研究,2017,(5).
责任编辑:梅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