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2020-10-19孟祥国
孟祥国
【摘要】目的:探究阿帕替尼与替吉奥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到2019年7月本院接收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治疗,治疗组联合采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显著,副作用少,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晚期胃癌;替吉奥;治疗效果;阿帕替尼;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23-01
胃癌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症状隐匿,故多数患者病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由于晚期胃癌患者癌细胞已出现转移或错失最佳手术时机,因此只能采取化疗,使病情发展得到抑制及阻止癌细胞转移[1]。目前临床治疗晚期胃癌时常采用一线、二线化疗,但整体疗效有限[2]。阿帕替尼是一种三线化疗药物,常用于体弱、老年及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中[3]。为进一步探讨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可行性,现将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60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课题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择60例于本院接受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样本纳入时间由2017年4月开始,到2019年7月结束,均分成两组,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9~60岁,平均(46.82±5.43)岁;肿瘤分期:20例Ⅲ期,10例Ⅳ期。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59岁,平均(46.96±5.14)岁;肿瘤分期:21例Ⅲ期,9例Ⅳ期。所选患者病情均确诊,与WHO相关诊断标准[4]相符,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将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严重过敏与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排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两组化疗期间均接受保护胃黏膜、抑酸止吐和保护肝功能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单用替吉奥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802;生产厂家: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治疗,空腹口服,体表面积<1.25m2者,每次40mg,2次/d,早晚服用;体表面积1.25~1.50m2者,清晨服用40mg,晚间服用60mg;体表面积≧1.50m2者,早晚各口服60mg。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给予患者阿帕替尼(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3)空腹口服治疗,每次500mg,每日1次,对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观察,若其耐受良好,可增加剂量到每次850mg,对于耐受较差或一般的患者,可维持原剂量。
一个化疗周期为四周,两组均持续化疗两个周期。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5]:通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所有病灶消失,且至少维持四周提示完全缓解;肿瘤缩小>30%提示部分缓解;肿瘤增大<20%或缩小<30%提示稳定;病肿瘤增大>20%或出现新病变提示进展。(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腹泻、白细胞减少、呕吐、口腔黏膜反应、高血压、皮肤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由黏膜上皮细胞病变导致的,此病的发生与家族遗传、饮食及生活习惯不良等有一定关系。资料显示[6],胃癌发病隐匿、无典型症状且病情发展缓慢,65~70%的患者病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目前临床对于存在手术禁忌证、癌细胞转移及术后复发等晚期胃癌患者,常采用一线和二线化疗药物治疗,但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仍不明确。
阿帕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胃癌药物,能对VEGFR-2的形成产生抑制,可与受体胞内酪氨酸ATP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进而阻断VEGF结合信号转导,发挥出抑制新生成肿瘤血管及抗肿瘤作用。替吉奥是一种嘧啶衍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吉美嘧啶、奥替拉西与替加氟,给药方便,既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还可提高抗癌活性、减少药毒性。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采用的治疗方案更有效,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降低患者的耐受度。推测原因可能在于替吉奥为一线化疗中的主要治疗药物,能在人体内快速作用,使血液内药物成分浓度增加,进而通过血循环达到病灶,发挥出治疗作用;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癌症靶向治疗药物,能对干细胞因子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产生抑制作用,加速癌细胞凋亡,阻止癌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起到良好抗癌作用且用药安全性高;将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综上所述,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替吉奥和阿帕替尼治疗安全有效,建议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军,刘登湘,王娜,等.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70例晚期胃癌[J].肿瘤学杂志,2019,25(09):841-843.
[2]董芊汝.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1-3.
[3]施建国.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9,17(10):131-133.
[4]李鹏.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J].临床医学,2019,39(08):111-113.
[5]伍小平,谭业儒,李跃华,等.阿帕替尼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5):78-80.
[6]路静,岳桂敏.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变化情况[J].药品评价,2019,16(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