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商贸类院校思政育人路径研究
——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为例
2020-10-19吴兴兴
吴兴兴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广西南宁,530021)
一、问题的提出
1997年5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和全国学生联合会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这项活动是通过在高校组织志愿者学生团队,让志愿者学生团队申请社会实践项目,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发挥专业技能,在暑假到发展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贡献力量,也通过开展项目来提高大学生服务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农村环境的日渐复杂化,“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形式日趋复杂,许多“三下乡”活动已背离初衷,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草率开展活动,或者是打着“三下乡”的名号出游。进入新时代,“三下乡”活动正面临项目意义不大、取得成效不足等困境,而商贸类高职院校通常都有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等商贸类专业。因此,商贸类高职院校通过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寻找一条合适高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新路径,对于丰富项目形式、促进新时代大学生锻炼成才、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均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回顾
通过研究分析近年来“三下乡”活动的文献发现,学者们从多角度对“三下乡”进行了分析,包括农民角度、乡村教育角度、组织体系角度、思想政治育人角度和教师职能角度。
闫丽羽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认为“三下乡”活动能够给农民带来正面的力量,将农民生活标准提升一个层次,有利于农村地区发展。[1]陈俊耀研究了“三下乡”活动与乡村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三下乡”有利于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2]陈超文从组织体系的角度出发,建议从完善制度架构、技能培训、活动机制等方面来解决农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3]张彦从教育功能角度来看,认为大学生通过服务社会,在活动的过程发挥教育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4]任江林强调“三下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5]李均凤认为“三下乡”对大学生生活观、价值观、思想意志的磨炼具有深层意义。[6]刘丽萍认为暑假“三下乡”实践可以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7]徐凤从教师职能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在“三下乡”活动中起主导作用。[8]
在学术领域,学者们通过不同角度和切入点对“三下乡”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研究,部分研究与思政育人有关,且研究问题大多集中于“三下乡”在大学生思想素质养成、价值观形成等宏观叙事层面。但是以实际案例为对象,探讨新时代“三下乡”实践的思政育人路径研究则数量较少。因此,本文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活动为例,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三、当前“三下乡”实践在思政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层缺乏重视
国家向大、中学生发出了志愿下乡号召,并要求各大高校指导进行活动。在目前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中,高校多是由团委领导、普通教师带队,学校领导层对活动的重视度较低。第一,在“三下乡”活动通知阶段,许多高校领导层仅仅是以会议通知的形式将活动通知下发,以“喊话”或者“发文”的形式号召大学生投身基层,却没有真正指出“三下乡”活动对思政工作和锻炼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三下乡”的活动策划大多数是靠学生自我思考、自我策划,而领导层并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制订的活动方案指导甚少,导致大多数方案雷同。第三,在“三下乡”项目的实施阶段,少有甚至没有领导层愿意直接参与项目整个过程,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开展活动,只是任由学生各自为战,没有起到监督、检查进度的作用,难以将思政工作落到实处。第四,当前的“三下乡”活动常常是以简单的活动分享形式进行总结,没有站在领导的高度上给学生提出活动存在的问题,而学生由于知识不够、阅历尚浅,无法领悟其中的不足,导致活动对学生思政素质提高作用不大。
(二)教师思政工作高度跟不上新时代需求
在“三下乡”活动项目中,大学生是主力军,但团队教师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的思政工作高度决定了活动的深度,教师应该给予大学生“三下乡”在思想政治大方向的指引和形式把关的指导。但是,大多数高校在选择“三下乡”活动带队教师时,侧重于选择年轻、经验尚浅的辅导员教师。由于过于年轻,这些辅导员教师甚至没有参加除大学工作以外的社会实践,普遍缺乏经验,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环境、趋势状态及农村发展困境中的思想政治问题嗅觉不敏锐,思政工作高度也达不到新时代的要求,知识构成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此外, 由于能力有限,教师在“三下乡”活动主题的选择中难以引领团队走向高层次,无法指导团队跟随时代潮流,探索和开展与时俱进的、真正是国家需要的、农村地区所需的活动。这就导致“三下乡”活动主题单一、落后,大多局限于留守儿童、清洁乡村、孤寡老人等主题,而没有根据当下时事政治及思想工作需要,配合国家政策来确定主题,最终导致项目效果不佳、意义不大。
(三)“三下乡”实践重形式轻教育
“三下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由各个活动团队自行选择,但是目前大多数“三下乡”活动流于形式,没有思政教育实际意义。首先,有些教师与学生在“三下乡”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负面情绪和抵触心理。由于大多数“三下乡”活动是利用暑期时间开展的,属于大学生与教师的个人假期时间,因此在项目开展时,师生难免会因占用个人暑假休息时间而产生抵触的心理,导致项目时间安排较为紧迫。其次,“三下乡”活动不深入、不实际。由于大多数“三下乡”活动是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较差,农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许多团队不愿意真心实意深入农村,不乐意与农民打交道,不能切实为农民做实事,造成“三下乡”活动不深入、不实际的现象。最后,“三下乡”活动形式单一。目前,在很多高校中,“三下乡”具体主题形式大多是简单的到农村与留守儿童做游戏、到农村清扫乡村、到农村慰问孤寡老人或者借“三下乡”的名义组队出游等,活动形式单一,没有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
四、新商科背景下商贸类院校“三下乡”实践思想政治育人路径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青春助扶贫,实践惠三农”团队是依托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党支部,由学院党团部门亲自指导,系党总支、院团委、企业家、志愿者和地方部门等多方联合支持的“三下乡”团队,获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称号。其中,团队指导教师吴兴兴获团中央优秀个人。2018年,“青春助扶贫,实践惠三农”团队赴广西宁明县东安乡六审村,以科技支农、智力扶贫与六审村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助力国家精准扶贫。近年来,该团队不断致力于科技兴农帮扶,深入农村,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推国家精准扶贫,在“三下乡”实践中探索思想政治育人路径。
(一)严格贯彻文件要求,巩固“三下乡”实践成果,扩大思想政治宣传
我校严格按照团中央、团广西区委、高工委、广西区学联、广西区科联和广西区宣传部等上级组织的纲领性文件开展活动。学校学习和传达文件精神,根据纲领性文件的要求,体会并探索当下正需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主题,创新主题模式和实践方法,以实际行动促进项目的开展,收获正面影响,探索从实际意义上有利于农村各项公共事务的事业建设,推进国家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发展的活动主题。在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通过智力帮扶来全面优化新时代背景下新农村建设路径。
我校金融系将活动宣传贯穿在“三下乡”项目开展过程中及项目结束后,密切发布相关新闻,依托优秀报刊、电视台、学院官方网站和微博、微信、易班等新媒体工具推送相关新闻报道和项目实践成果,扩大宣传力度,既帮助村民提高品牌曝光度,也树立了学生志愿者榜样,拓展了“三下乡”实践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表1 “三下乡”实践育人宣传成果表 单位:人
2017年,我校金融系“核桃管护新力量,青春助力新农村”“三下乡”活动被广西电视台和河池电视台两家媒体报道,在我校官网上发布了9篇相关报道,在我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1篇报道,在学院易班平台上推送了1篇报道。2018年,我校“青春助扶贫,实践惠三农”“三下乡”活动被广西宁明县电视台等3家媒体报道,在学校官网上发布了10篇相关报道,在我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2篇报道,在学院易班平台上推送了3篇报道。2019年,我校财会金融系“一路童行,逐梦青春”“三下乡”活动被《广西日报》等5家媒体报道,在我校官网上发布了14篇相关报道,在我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8篇报道,在学院易班平台上推送了8篇报道。可见,我校财会金融系在扩大思想政治宣传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二)顶层推动,多方联合,提高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首先,我校从顶层设计上提升各方领导层对“三下乡”项目的参与重视。领导层对活动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规模与成效。如果全国各地政府领导层、高校领导层重视“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在顶层设计上把握方向,层层把关,那么团队在活动策划、活动开展等一系列环节中就会发挥最大效力。其次,多方联合、共同治理。我校财会金融系积极发挥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企业、农民和学生志愿者等主体的作用,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共同治理,使“三下乡”活动得到了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等领导的亲自指导,活动所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门、村委会和驻村第一书记也都亲身参与,协调农民工作,更有教学专业团队及校企合作单位领导同团队一起深入农村调研,指导学生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手段,我校财会金融系将思政教育工作抓好落实,让学生把“三下乡”实践当成人生成长的重要一课,让学生勇于作为、奋发图强,提高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图2 顶层推动、多方联合“三下乡”实践育人组织路线图
(三)利用专业优势帮扶,助力扶贫创业,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要找准自己的教学定位,将“三下乡”的重点放在实践上,将项目开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项目实践锻炼学生各项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质的发展。商贸类学校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学校商贸类专业知识技能、农产品流通平台等,将专业优势与社会实践融合起来,通过法律宣传、电商普及、农产品包装设计培训、农产品销售策划、农产品线上线下双推广等方式提升农民思维意识,帮助农民获取经济利益,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我校财会金融系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开展“三下乡”项目,搭建“科技支农帮扶+党建带团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金融+农村集体产业+第一书记+育种专家+农村电商+政策普及+资金众筹”科技扶贫网络,打造可持续帮扶平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我校以党建带团建促进科技支农帮扶,以财会金融系党总支带领团总支的模式,“师生党团”共进,为宁明县东安乡六审村农产品适销对路提供指导与支持。第二,我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支农帮扶,以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平台,号召学生自主创业,为六审村荔枝蜂蜜农产品的销路出谋划策,为农民增加收入。第三,我校以互联网金融促进科技支农帮扶,师生团队邀请校企合作单位百世捷公司,为六审村村民普及互联网知识,开拓村民金融理论眼界。第四,我校以农村集体产业与驻村第一书记相结合的形式促进科技支农帮扶,根据东安乡各贫困村实际情况,打造各贫困村品牌产业,通过村第一书记为品牌产业代言的形式,发动学生志愿者,利用广西公共频道绿色栏目面向全社会推广一村一品,打造品牌产业的正面形象。第五,我校以育种专家促进科技支农帮扶,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我校师生党团邀请农、林业育种专家深入农村,传播农产品育种与养殖经验,给予农民技术支持。第六,我校以农村电商促进科技支农帮扶,利用财会金融系学生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联合相关龙头企业、校企合作单位桂特网,为六审村蜂蜜的销售进行包装设计、品牌推广和线上线下双销售一条龙服务。第七,我校以政策普及促进科技支农帮扶,利用大学生的专业优势,通过讲座、文艺活动等形式向村民普及宣传国家政策;以资金众筹促进科技支农帮扶,建立“一对一”“一对多”项目资金筹集方案,多方联合,聚集资源,吸引社会组织或自然投资人投资农产品试销,促进农民增收和投资方创收,互利共赢。在这样的工作任务落实中,农民的喜悦转化为学生的成就感,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学生在帮农爱农的同时,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
表2 扶贫成效表
2016年,我校财会金融系“微金融,暖新农”三下乡活动在科技兴农方面惠及农民432人,在党建带团建方面联合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北部湾保险有限公司党支部到马山县开展1个金融知识下乡项目。2017年,我校财会金融系“核桃管护新力量,青春助力新农村”三下乡活动在科技兴农方面受惠农民681人,在党建带团建方面与洞江村共建1个“社会实践基地”项目,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98名互联网金融大学生参与了扶贫创业,在农村电商方面共推出2个电商项目。2018年,“青春助扶贫,实践惠三农”三下乡活动在科技兴农方面惠及农民965人,在党建带团建方面系部建成了1个党员干部教师驻扎农村担任第一书记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345人参与销售农产品扶贫,同时在农村电商方面,共推出3个电商项目。科技扶贫取得了较好效果。
进入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农村环境的多样化,出现了学校领导层缺乏重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新时代需求和项目开展走形式、做表面工程等问题。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新商科背景下商贸类高职院校可通过借鉴我校团队的经验,严格按照纲领性文件要求开展“三下乡”实践,提高重视程度,多方联动,利用专业优势帮扶,以此来优化“三下乡”实践的发展路径,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助推国家精准扶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