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2020-10-19袁航
袁 航
(开封技师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对企业而言,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员工及其职业素养的竞争,即将进入劳动一线的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将对我国制造业的革新走向和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现行职业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中职生与企业需要的从业者有一定差距。当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以技能培训为核心,忽视了非专业素养对学生长期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因此,终身发展的理念应当贯穿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这就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一)中职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滞后
1.学习动力不足
表1 报考中职院校的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职生到职业院校就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即便于将来找工作。这既是中职生的学习动力,也是他们发展的局限: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一旦有了工资待遇好的岗位,就会有人辍学打工。类似情况每年都有发生,且不在少数,以寒假外出务工和工学交替期间尤甚。当学生失去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机会后,不良用工单位就会以没有职业资格证书为由拒绝与学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将来一旦企业转产(或订单终止)就可以毫无顾虑地将其清退掉。这也是造成中职院校在校生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有13.75%的在校生是因为中招成绩低于高中录取建档线,无奈选择中职院校就读的。这部分学生忽略了对自身现状的客观评估,认为只有上高中、考大学才会有好前途。个别人无视国家对中职生的优惠政策和到职业院校学习带来的良好机遇,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品头论足,因噎废食,最终往往无法完成学业。这样的个例往往会成为“上技校没前途”言论的佐证。
还有7.17%的学生是在初中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下到职业院校报名的。这部分学生一般年龄小、分数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考不上高中,但不上学又无处可去,因此,家长最终选择中职院校是想把孩子“委托”给学校和老师看管,学什么专业无所谓,只要待在学校不乱跑就行。类似情况的学生很难“混”到毕业,通常在入学的第一年就因难以适应管理自动退学。
14.74%“想当大国工匠,做金蓝领”的学生在全体在校生中所占比例很低,约为1/7。这些孩子大多家庭经济状况欠佳,缺少家人关照(多为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成高中和大学的学业。他们有想法、爱钻研、肯吃苦,是技工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选拔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主要群体。
以上分析显示,职业院校招录新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是造成中职在校生学习动力整体偏弱的重要因素。对此,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不应只是抨击不良现象,更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鼓励学生调整发展理念,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
2.发展意识薄弱
表2 在校学习期间,是否有参加函授、自考大专班的打算
笔者认为,表2统计数据中,真正有考取大专文凭意愿的是27.29%选择“如果管理正规、文凭过硬就参加学习”的一类学生。基于中职生现状,管理规范的专科院校通过正规渠道是很难考上的,入学门槛太低的大专毕业证通常正规企业是不认可的。这部分学生选择“管理正规、文凭过硬”是希望得到一张能在官方网站上认证的大专文凭,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线索,从侧面反映出这个群体曾经分析过自身条件与理想目标的差距。
42.43%选择“等待招生安排”的属于“拖延症”群体,这些人不会主动搜集信息提前备考,只会被动地进行等待,而这也是中职生的常态。基于上述原因,他们的选择与自身真实观点、意愿不相符,应属于没有认真考虑过此类问题。13.55%选择“如果父母让报考大专班,自己就参加学习”的学生在转移矛盾,把“焦点”抛给父母,自己得过且过,不会付诸实施行动。16.33%选择“不想考大专班”的学生应该比较诚实。可见,超过2/3的中职生对自己在学业上取得进一步发展持悲观和否定的态度。
3.自我评价偏高
统计结果显示,在调查项目“在工作中遇到同工种相对低薪的情况”中,有82.27%的学生选择“查找原因,提高自身水平”,在调查项目 “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中,有65.34%的学生选择“和大家一起渡过难关”,在调查项目“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愿意参加在职培训吗”中,有80.88%的学生选择“争取机会提高自己”。可见,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就业后会尽力争取机会参加在职培训。以上数据明显优于笔者在调查走访中所了解到的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表现,统计数据与参加调查的学生整体现状有较大出入。
以上分析结果说明,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会可能脱离自身现状,描述的是“他人应该做的选择”,即想法是好的,但仅凭自我控制是做不到的,这种偏差学生自己也意识不到,只有在生产劳动中才会充分暴露问题。这也从另一角度力证将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纳入中职教育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中职生就业理念与现实状况差异明显
表3 理想月薪大概多少钱
表4 选择工作最重要的标准
表5 希望通过哪些途径找到理想的工作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近80%的中职生理想月薪在4000元以上,接近半数的学生要求就业单位专业对口,还有超过1/3的人准备自主创业,这是当前国内三四线城市本科毕业生也未必能够实现的就业目标。
中职生在校期间会有两次到企业实践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入校就读第5个学期的工学交替活动,有实习教师带队,为期4—5个月,目的是适应生产管理制度,感受企业文化氛围。第二次是在入学第四年的顶岗实习,学生作为应届毕业生与企业人事主管(或车间主任)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确定就业意向后,按指定流程在规定时间内进企业报到。
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是面向中职院校在校生的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竞争上岗的就业现状有很大差别,然而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类似的反馈信息会误导在校生——工作岗位是可以自行选择的,福利待遇都不错。学生完全不了解就业竞争的激烈,毕业后极易自动离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以上分析说明,中职生的就业理念与现实状况存在明显偏差,这种现象与学生自我认知不足,企业用工现状、就业信息在沟通中层层衰减密切相关。在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不仅要提供优良的就业资源,也要创建开放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真正的职场环境。在培养模式方面,职业院校在管理上要与企业制度接轨,在观念上也要与社会发展现状吻合。
(三)中职生对现有职教培养模式认可度偏低
表6 对职业院校管理现状的看法
首先,总计约有58.37%的在校生认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与中学教育、企业管理双向接轨(过渡),且实践证明确实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其次,对职业院校管理现状持肯定态度与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较为接近,各占1/10左右。最后,放弃答题的被试者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第二,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提出有关学校管理的建议;第三,感觉学校管理制度对自己的影响不大;第四,担心说学校不好会被领导、老师发现等。
以上分析结果说明,参加调查活动的学生对职业院校教育模式与管理方式的认可度不容乐观。虽然绝大多数在校生未对学校管理提出异议,但超过半数的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提出了改进意见,这说明超过80%的在校生可以接受现有管理模式,但认为学校在管理上还存在进步的空间。
数据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面对就业矛盾,学生首先把问题归因于学校,而忽视了企业管理、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当前的社会舆论导向有关。
二、职业素养问题归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良好素养形成与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对于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更加稳定且持久。从生理遗传特征、言行举止、气质、性格到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的方式,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父母(或监护人)的深刻影响,家长的期望是对孩子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强有力暗示。
家庭养育方式在学生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参与度方面有着明显的影响。在较为民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一般能更好地在沟通互动中理解他人,较快融入新的人际环境,获得积极的交往体验。在父母约束较少的状态下,长大的孩子通常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独立性强,对规则与要求的理解迟缓,实践活动中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难以做到与他人配合默契。在专制型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较为胆小、怯懦与敏感,情绪状态低迷,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即使有了很好的想法也羞于表达。
许多人认为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或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绪悲观且容易自闭,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这些孩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家庭成员的不当言行和旁观者过多的怜悯。家庭暴力(包括言语粗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或诱发某些心理疾病,给孩子造成难以弥合的伤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中职院校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发展关注度整体不高,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职业素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出现了角色空缺或盲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述情况同时也说明,职教工作者不仅需要强化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而且需要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
(二)教师对在校生职业素养形成发展的影响
1.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教学是一门诠释的艺术,相同的内容不同教师能演绎出风格迥异的版本,营造出不同的学习氛围。对于优秀的教师来说,抽象的概念是一种精确、简约的语言,他们能委婉地传达理性之美,用有温度、好玩有趣的语言,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乐于实践、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调查结果显示,“风趣幽默”的教师最受欢迎(41.63%),37.25%的学生喜欢“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学生不喜欢任课教师的原因是“偏袒部分学生”(33.47%)、“刻板无趣”(25.90%)和“讲课听不懂”(25.90%)。
2.教师的敬业程度对中职师生关系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黑白分明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耐心和责任感是任何技巧都无法替代也难以掩饰的。“治”学生的教师关注如何“短、平、快”地管束学生、控制班级以达到考核要求,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教育的智慧是自由流动而富有创意的,爱学生的教师能温和地宽容学生成长中的青涩,怜悯学生的缺陷,教诲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有建设性与启发性,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软着陆”。权威在智慧里,尊严在谦逊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良好的言行不是依靠制度和纪律管制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文化浸润中熏陶出来的。在学生心目中,受欢迎的班主任教师“充满爱心”(32.07%)和“以身作则”(23.90%),“高高在上”(19.12%)和“教学不认真”(16.14%)的教师不受欢迎。
3.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中职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估可能与学生现状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差异与学生气质、性格及评价模式本身的局限相关。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在具体行为方式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这些差异会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与关注程度,但不能全面反映个体职业素养发展水平,会影响但不能决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成就。
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势与弱项。相对而言,多血质特征较为突出的学生更容易得到师长的喜爱与肯定,活泼、开朗、健谈、善于交际的特质使他们容易与同事、伙伴友好相处,也能较快适应陌生环境和新的管理要求;胆汁质特征较为突出的学生由于性情冲动、心直口快、倔强易怒往往会成为他人眼中的“刺儿头”,在校内的综合评价不会太高,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有一段“磨合期”,但一旦融入新的人际环境就可以发挥他们热情、率直、乐观的特质,也会在工作上有不错的表现;倾向于粘液质、抑郁质特征的学生内向、文静、被动、不善言谈、适应能力差,常常在校内不被大家看好,进入工作岗位后也不引人注意,但由于这些学生谨慎、细心、忍让、务实,经过历练也能够成为“潜力股”“绩优股”。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通过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和各方面反馈情况对学生做一个粗略的评定。这种认定往往是模式化的,学生对管理模式或者评价测查方案的适应程度是重要的评估指标,能够认同并服从学校教育管理、按照学校教师所期望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态度好”“素质较高”,而那些对管理模式不太适应、学习方法不被看好或个性倔强的学生通常被教师认定为“素质不高”,划入“另类”。
学生的学业成绩通常与其综合素质、职业发展呈正相关,但有时也会遇到个别学生在校内获得“一致好评”而走入社会却处处碰壁,或是某生在校成绩平平、默默无闻而进入企业后一帆风顺、如鱼得水。对于特例,多数管理者不太关注评价角度的偏差带来的错误判断,常常解释为学生先天素质差异,个体自身努力程度度或家庭教育、社会资源的影响。当然,这些方面的状况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确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片面的或者是有缺陷的归因往往带来“失真”的反馈信息,降低教师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三)学生个人特质对自身职业素养发展的影响
1.认知发展
学生个体元认知的发展会影响自身职业素养的形成,能较为客观认识自我现状的学生通常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意识到自身素养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虚心接受批评,修正自己的行为,积极调整学习和工作状态,进而得到肯定的评价,形成良性循环。而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很少预想未来的职业生涯,即使被别人问到了也很茫然,很少考虑自身发展,漠视他人的评价,在整个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被动。这些学生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2.性格特征
性格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形成于后天社会环境,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的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着不同的呈现,活跃程度不是判断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实践的唯一标准。有的时候,腼腆的学生通过自身积极思考得到新颖的解决方案,会因不善表达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同学,再由愿意发言的学生向教师和全班同学转达,如果得到肯定,原创者和表达者都会很开心,而教师往往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表达者身上。这种情况在开放型的实践活动中较为常见。
3.学习、生活习惯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总是在有意无意中重复原有的行为和相似的决策。这些行为和决策来源于已有生活经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学生个体的已有习惯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和超强的稳定性:积极的行为、决策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要求,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行动进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并获得积极的信息反馈与情感体验。而消极的行为、决策不利于个体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个体面对学习任务思想上逃避、行为上被动,难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即实现既定目标,其结果是消极的反馈信息,加重悲观的情绪体验,阻碍了正确言行的固化与科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中职生在校期间是职业素养初步形成并逐步稳定的阶段,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职业素养的发展进程。教师悉心剖析学生现状及成因,肯定并保持其中的积极因素,及时发现并矫正其中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理性认知自己、打破定势的束缚与保持学习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四) 社会舆论
1.舆论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认为上高中、考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只有毕业生中招分数远低于建档线、上不了高中或者是即使上了高中也无法获得学籍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到职业院校学习,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个薪资待遇比较好的工作。他们习惯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方法为标准评价职教院校当下推行的“双元制”模式、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并且认为职业院校 “不正规”、教师管得不严和差生多。消极的社会舆论夸大了职业学校的弱项,给生源质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中职院校在校生的社会形象亟待提高。
2.社会舆论对职业院校生源构成的影响显著
几乎所有被访家长都在访谈中表示,中职院校“调皮学生多”“没学上的孩儿都去技校了”。家长的回答真实反映了近年来中职院校招录新生的生源现状。入学新生中的问题少年相对于普通高中多一些,少数“非主流”学生个性鲜明的形象片面强化了中学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民众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整体印象,加剧了舆论对职业院校的负面评价,对中职生的生源构成产生较大影响。
职业院校招录新生的生源质量不稳定是提升中职生职业素养整体水平的突出的制约因素。由于体制、经费等原因,当前中职院校入学门槛很低,每年的入学新生中都有因难以适应教学管理而无法在校继续就读的“问题少年”。这些学生通常不能客观认识(也不愿承认)自身存在的缺陷,往往导致舆论将高流失率、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归咎于职业院校本身。
三、启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学生。职业素养,尤其是非专业素养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个体价值观内化之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可塑空间。不同的学生出于自身特质的原因或是环境的局限,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接近理想中的自己,但绝不是每人都能幸运地得到师长的理解与支持。当自己确实不适合“主流”的人生轨迹时,学生就选择了叛逆。作为施教者或监护人,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冷静地反思一下,自己施加的整体影响究竟会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哪些后果。
教育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漫长而烦琐的过程。对此,家长和教师不仅要有无私的付出,还要有耐心的守望,将这一过程看作一种幸福的历练——当心向未来,每一天都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