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主流媒体视野中“一带一路”形象的话语分析

2020-10-16邱伟强

视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倡议

□ 邱伟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辟了新机遇,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平台。该倡议自提出之后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有许多积极和支持的声音,但许多国家对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产生片面理解甚至误解。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仍然以冷战思维和权力逻辑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这种思维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因此,准确、全面、具体地把“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倡议传达给国际受众至关重要。

大众传媒不仅传播信息,而且影响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报纸作为最常见的大众传媒之一,被认为是客观公正的。但是,报纸是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既反映现实,又受到一些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本研究选择中美两国的主流报纸作为语料,对“一带一路”新闻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从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三个层面探讨中美媒体“一带一路”形象的构建,揭示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意图。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批判性话语分析(CDA)作为话语分析中的一种,是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批判性语言学理论。批评话语分析以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话语(文本)的语言学分析来探索语言与社会的辩证关系。VanDijk建立了一个解释认知话语加工机制的理论模型,将自己的新理论应用到媒体话语中。克雷斯通过探索新闻文本与人们认知能力之间的联系,扩展了CDA的研究。费尔克劳夫把语言和话语看作是社会实践,并以其三维模型成为媒体所接受和采用的理论框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将费尔克劳夫的三维理论应用于新闻语篇的话语分析中。

本研究通过搜集中美主流英文媒体《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采用费尔克劳夫的三维框架理论,建立语料库,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揭示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话语制作者的态度。本文之所以选择这两种媒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两家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基本可以代表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态度和观点。不同的媒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观点,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媒体新闻报道中的特点,分析新闻报道的词汇选择和及物性、新闻来源,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阐释中美媒体嵌入意识形态的异同及深层原因,探讨中美新闻媒体如何构建“一带一路”形象,并就我国媒体的对外传播提出建议。

二、研究过程

(一)文本分析

1.词汇选择

词汇选择是新闻话语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梵迪克认为词汇选择可以反映人们话语中隐藏的观点及意识形态。词汇作为话语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功能的主要决定因素。语言并不是一种客观的话语工具,因为人们在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中赋予客体意义的过程是不真实和客观的。文本的建构过程其实是一个对话语选择的过程,它会受到一定的意识形态、社会语境和权力关系的影响。通过这种语言手段,记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特定的词语来表达事件。本文通过比较新闻报道标题的词汇选择,分析新闻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和意识形态。

表1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报道涉及“一带一路”标题的词汇

通过表1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报道“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词汇选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实现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其出发点是从合理公平的角度出发,目的是互利共赢。如“丝路焕然一新”这样的标题,向我们读者传达了中国旧丝路的新形象。在《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描述中,新闻标题往往采用“双赢”“初见成效”“伙伴”“发展”等积极词汇,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是盟友、合作伙伴,让公众一眼就能看到“一带一路”的正面影响。中国本着开放、包容、平等的精神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相反,《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存在曲解,提出了许多质疑、反驳,用“雄心勃勃的全球计划”“经济挑战”“错误”“美国的衰落”等负面词汇来报道“一带一路”。这显示了美媒的报道对这一倡议意图的歪曲,具有防御性和敌对情感,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对其造成威胁。

2.及物性

及物性系统是韩礼德三大“元功能”中概念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包括三个部分:过程、参与者和环境。实际上有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不同的过程反映了各种语言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构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意义。这些过程并不是自然地相互排斥,不同的过程可以发生在同一个话语中。这六个过程的选择取决于交际意图和说话人被标记的方式,同时也反映了说话人不同的形态意识。正如Fairclough所总结的,这个过程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具有文化、政治或意识形态意义的。在实际的过程中,记者往往由于个人的喜好、政治或文化立场或其他原因而偏爱某个过程。因此,对及物性的分析有助于挖掘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本文主要从物质过程来分析新闻语篇:物质过程反映事件本身和事件过程,其在新闻报道中发生的频率最高。新闻记者倾向于选择一种客观、有说服力的过程类型,使新闻报道显得真实而不失公正。然而,这些看似公正的报道,实际上也暴露出某些偏见和意识形态。

例 1:Several foreign banks have made moves to seiz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China's call for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under the initiative.(中国日报)

例 2: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n idea that has caught the imagination of the world.(中国日报)

例 3:In their talks,Xi and Nazarbayev agreed to further integrat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Kazakhstan'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Nurly Zhol”,or“Bright Path”in the Kazakh language.(中国日报)

例 4:The warning bell is ringing on China’s global effort to suppress Western values and undermine the freedoms enjoyed in the world’s democracies.(纽约时报)

例 5:Some of China’s Silk Road projects will be boondoggles.(纽约时报)

例1的报道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海外投资创造了各种机会。例2表明该倡议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想法,展示了倡议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例3意味着中哈两国领导人同意将“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共同加强双边合作。例4和例5报道中,美国主流媒体直接曲解倡议内容,表明了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敌对态度。用“suppress”(压制)故意诋毁中国形象,意味中国压制西方国家,破坏全球和平。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及物性分析,发现中国媒体的新闻报道都是以包容、客观、公正为宗旨,反映了报纸的求实性,从而促进了中国更积极的国际形象的树立。而美国报纸则更多地使用否定动词和名词,所选词汇大多与中国政治意图有关,表现出消极态度,歪曲了倡议的原则。

(二)话语实践分析

在话语实践分析维度中,关注的是文本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费尔克拉夫强调在这个阶段将互文性作为主要的分析向度。互文性分析能揭示话语的建构与重组,透露话语生产者的意识形态。本部分从新闻来源的角度分析新闻语篇的互文性。由于新闻文本的特殊性,新闻来源关系到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新闻报道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具体新闻来源、半具体新闻来源和不明新闻来源。通过对具体新闻来源的分析发现,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是《纽约时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

表2 《纽约时报》“一带一路”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

如表2所示,在具体的新闻来源中,最常见的声音来自美国专家和学者,达到21例,比例为30.4%;其次是10例,来自政府官员,比率为14.5%;其余为商人和公众。“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很多来自专家和学者的声音,这表明美国媒体倾向于采纳学者的观点,以显示他们的权威和代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专家和学者的声音中,只有8个来自中国学者的声音,在专家和学者中仅占25%。然而,外国专家的声音明显占大多数,达75%。外国专家的观点不完全客观,更多的外国专家可能会过分强调“一带一路”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媒体歪曲中国的国家形象。在美国媒体报道中,中国学者的声音比例很少。美国媒体对外国官员刻意选择,有意识地引用与他们立场和观点相同的新闻来源。

(三)社会实践分析

社会实践是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框架中最为宏观的维度,强调了对嵌入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新闻话语中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揭示了社会统治力量是如何利用语言影响人们的意识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倾向和中国形象塑造方式不同的原因。

1.政治方面:美国新闻媒体受到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中国政府实行社会主义,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强迫别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始终寻求合作共赢,不做世界的主宰。而美国,政府采用资本主义和崇尚寡头政治。美国记者对西方政治制度有着高度的认同,认为西方政治制度带来了自由、民主、法治。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美国媒体经常在政治方面批评中国形象。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它的执行也是中国政治和战略地位的延伸。美国担心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其社会主义制度会受到更多的欢迎。因此,美国将削弱“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尽一切努力保护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经济方面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强调个人福利通过实现共同利益来实现。美国的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强调共同利益的实现必须通过个人利益的实现来完成。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差异是造成中美两国对中国报道差异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引起了美国对中国国力的嫉妒和敌意。“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欧亚大陆的许多国家,这将确保在更大的地区实现更大和更普遍的发展。但对美国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影响,重建以中国为中心的新的经济秩序。

3.文化方面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报道的客观性很难实现。Hofstede认为文化是“心灵的软件”,是社会群体成员决定其行为的一种心理规划。中美之间有着不同的“心智软件”,有很多文化差异甚至对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媒体重视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因此,《中国日报》的新闻报道更加积极。在“美国第一”理念的影响下,《纽约时报》的新闻记者倾向于批评其他国家。与政治、经济因素相比,文化因素在思维方式、传统习惯、价值判断等诸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纽约时报》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中美媒体报道的话语分析发现,主流新闻媒体通常支持国内的意识形态,并通过选择相应的框架来表达自己的偏好。《中国日报》将“一带一路”视为“机会、合作、共赢”,树立了客观、积极的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在构建中国形象和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时虽有正面评价,但所用的高频词汇表现出较为消极的情感态度,显示了对倡议的怀疑,表现出不合作、不支持的态度。在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仍然生产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带有偏见性甚至歪曲事实的话语。这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该倡议的认知产生影响,进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受到阻碍,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国内主流媒体应通过既像镜子又像标尺的西方媒体的报道来认清自身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国际传播竞争力,加强话语建构,增强国际话语权,塑造更积极、友好和进步的大国形象。

首先,要加强话语体系的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根据不同的话语体系进行不同的新闻议程设置,避免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报道中出现大量、集中、零散的报道,而应提高报道的内容深度和质量,增强新闻信息的连续性和深度,从而让外国受众得到更全面准确的理解。

第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形象。充分利用国外的知名社交媒体,依据不同受众的文化理念,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观点,推广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与国际话语体系的互联互通。在构建中国国际形象的进程中,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精确把握、积极应对国际舆论风向,构建和维护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第三,中国新闻媒体要改善国际地位,争夺国际话语权。在“一带一路”的传播和话语构建中要创新传播内容和推广方式。针对外媒虚假歪曲的报道,积极关注西方受众对“一带一路”的印象,努力还原“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情况和中国共享未来改革的和平畅想。通过积极的报道,消除受众的偏见和误解,变“他塑”为“自塑”,塑造友好、和平、进步的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

猜你喜欢

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社交媒体作为新闻来源的风险研究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新闻的第七要素及新闻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