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一附院:医院发展就是“投资”方向
2020-10-15
什么是方向,除了常规意义中具象的东南西北,方向还可以是软的、硬的、迂回的、坚定的。
群星璀璨奖
2020 最佳医院管理团队
获奖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五星级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院学科建设
医院运营管理
医疗支持保障体系
获奖理由
风从西来,携着平静的漩涡。
5年5 亿投入学科,自主培养杰青优青,
专业化运营管理,追问效率效益导向。
昔有大秦逐鹿中原,今有西交引领时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理团队
2020年8月中旬,《中国医院院长》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交大一附院”),和院长施秉银的采访即将结束之时,施秉银在手机端的APP上,点击通过了一位患者的就诊申请。
10分钟后,记者和施秉银正式道别,而此时,施秉银手机端刚好提示,他刚刚接诊的患者,院前检查显示已经结束了,正在去往诊室途中。施秉银快速确认了这一信息,时间卡得刚刚好,他和记者告别,一边穿插过医院的楼宇,一边在行进中看完了患者的检查报告,不出意外,记者还没走出医院大门时,他就已经见到自己的患者了。
而这一切,毋庸讳言,放到早些年的西交大一附院,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您刚来医院时,当时这一切都是怎样的情况?”和施秉银在院内行走的间隙,记者问他。“当时,目之所及,您看到的现在眼前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施秉银大概指了下眼前一切,笑了。
马辛格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施秉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所以,医院今天的发展成果,和您最早为医院设定的发展目标,是一种怎样的完成比例?符合您的预期吗?”“80%吧,可以说比较符合了。”施秉银又笑了。
采访中,回顾十余年来,施秉银在医院最高管理团队中的成长感受,施秉银只提到一点,医院发展就是“投资”方向——只要认定方向,折线迂回也好,始终坚持也罢,最高管理者都要带领团队坚定地走下去。
而这也正是西交大一附院最高管理团队,一致认定的“团魂”所在。
投资创新学科点
以医院学科建设为例,副院长马现仓以近年间医院精神医学科的布局脉络,概述了医院在追随学科方向上的“矢志不渝”。
从2016年,医院较早关注到综合医院发展精神医学的紧迫性,到2018年把精神医学科确立为医院新一轮“重点冲A学科”,西交大一附院精神医学科抓住医院冲A学科计划提供的各种利好机遇,短短五年时间,该学科已实现从以往历年“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的名不见经传,一举提升到2019年的全国排名第13位。
而新兴学科的发展也为医院带了崭新发展机遇:西交大一附院与大兴善寺合作办医,成就国内首例佛医结合的经典案例;而就在不久前的4月,马现仓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出炉:即精神分裂症肠脑轴机制研究的又一研究成果,再次刊登于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子刊……
在医院管理团队对医院学科建设的不懈追求下,目前,西交大一附院形成了以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龙头,以省级重点学科、优势专科、临床重点专科为依托的学科布局面——“十三五”期间,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投入经费近5亿元;搭建了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自主培养了杰青和优青;多渠道引进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 人才……
通过人才建设和平台建设,医院不仅在科学研究、教学育人等方面获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医疗技术和社会服务方面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医院借力军改,引进原第四军医大学部队人才,壮大了医院人才队伍,神经外科、麻醉、整形颌面外科等学科在军转干部的领导下发展迅速。同时,“十三五”期间医院承担了教育部临床学科评估工作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申报建设工作,医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医院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作为指导专家,这2项工作交由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牵头负责,医院投入资金、人力,有效强化了学科建设工作,提升了医院整体竞争实力。
开源节流搞效率
同理,专业化管理运营、提升医院运行效率,也是这支团队早早把握的医院发展方向。
早在2014年,西交大一附院就正式设立专门运营管理部,自此医院运营管理组织架构具体为: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作为决策制定部门,运营管理部作为横向连接各职能部门、纵向服务医院重大决策与科室运营的枢纽式归口管理部门,审计部、纪委监察部作为监督部门,各职能科室与业务科室作为执行部门,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持续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共同推进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
其中,医院内部医院运行管理主要集中在医疗发展、绩效分配、运营分析等;而外部运营则主要服务于医院托管、投资和分院筹建等项目,马现仓介绍,开源与节流,两手共抓,因此,近年间,随着医改的深入,医院整体运营压力才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专业化运营团队方面,医院从财务、医务、运营、法务、经济等不同专业背景与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员中抽调、组建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团队协作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管理团队。该部门先后培养三名国家卫生健康委后备经济管理领军人才、两名高级会计师、一名注册会计师、一名职业律师,并建立和固化了一批熟悉绩效制度的科室专职核算团队。
运营管理决策机制方面,建立了分级管理与目标管理和运营分析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并特别探索重大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如结合公立医院管理特点,分析研究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根据医院对外合作与分院建设项目需求,建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路径;建立项目进程管理机制与流程,实现人财物的高效调配与使用,提高项目时间管理、进程管理、责任管理的 效率等。
为大质量保驾护航
然而,医院管理中,学科建设也好,运营管理也罢,最终都是首先服务于医疗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尤其是对于西交大一附院这样的大学附属医院而言,教育和科研质量,同样也是医院同等重要的生命线,医院副院长刘青光介绍。
回顾近年间医院医疗质量提升重点工作,刘青光概括了几个方面:首先,医院整体硬件环境方面的改善和提升;其次,医疗方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率的提升,常见病最成本最小化的支出、更好康复指标的转归等,都是医院在着眼的方面;再次,考核方面,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根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监测实际情况,建立了医院各项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考核标准。“甚至指标达标后的再提升空间等,都应成为医院对医疗质量内涵的不懈追求方向。”
其中,刘青光尤其谈到,对大型教学医院而言,一线医生队伍流动,造成的短期人才不稳定,是医院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管控点。尤其是文化、理念等方面,如何让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才在流动期间,始终接受到同质化的临床医疗教育,“一方面,加强管理和培训,尤其是要重视最基础的人文和法律培训,”刘青光表示。
因此,西交大一附院格外重视对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安全事件防范等方面的培训,每年组织线上、线下院级培训4次以上,医患关系调解办公室片区专员每年下科室培训二十余次,针对不同科室的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 发生。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也是目前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中重要关注点。
一直以来,传承和发展是一对矛盾,重立法、轻管理、忘结果也是目前医院新医疗技术使用管理领域存在的普遍情况,因此,西交大一附院在此方面一直保持严谨态度:如对新技术的引入使用实行全程管理、进行中间品质控制、风险预警及时叫停等。
谈到医院质量管理的未来,西交大一附院最高管理团队不约而同谈到了一个共同问题,即效率和效益导向的最终走向。
显然,目前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是重效率而非效益的,但长远看,效益指标能取而代之吗?
清晰答案虽然暂时没有,但西交大一附院却依然早早认定了方向。
最后,关于擅长找方向这事,我们不妨再回到施秉银手指端的APP来——信息化、网络医院同样也是西交大一附院早早布局的重要方向。
当年,互联网还未风靡时,施秉银便凭着超前的“网感”,成为了业内著名的“微博义诊院长”——而这次采访告别之际,施秉银更是淘气地“挑衅”记者,下次不幸生病需要买药时,不妨试试西交大一附院的线上开药和配药服务。
“最晚隔天就到,不比在北京当地医院就诊后的线上配药慢多少,甚至还要更快。”施秉银得意一笑。当然,背靠的是一整支医院管理团队的努力和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