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一:一树成林
2020-10-15
十五年时间,一粒种子,一群人,一片森林。
众心成城奖
2020 最佳医院管理团队
获奖单位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五星级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院学科建设
医院药学服务
获奖理由
十五年沧桑巨变,百年老院换新颜。与强者为邻,拜达者为师;剑走偏锋锋芒露,终归坦途途痕沧。独木成林,冠盖如云,千年榕树王是它的象征。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团队
祖国西南,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昆明市一”)——一家曾名不见经传的地市级医院。医院所处二环以内,皆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大医院:昆医大一附院、云南省一院、省二院、省三院、省中医院、延安医院、昆明市中医院、儿童医院等。无论名气还是规模,15年前的昆明市一,皆落寞非常。
但提到云南,就不得不提到一种奇景:以一树为主根,衍生百余根气根,圆顶篷盖,冠盖如云,独木成林,从而屹立千年——即“千年榕树王”。
15年间,昆明市一的发展,像极了这道奇景最开始纵生时的样子。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大树,再从独木到蔽日森林,扎根于一群人对生命的灼烈向往中,日渐参天。
这一切,都要从昆明市一院长李立当年到来时说起。
立命学科树
时值2005年,正是自1998年美国进修器官移植归来的李立,于1999年开展云南省第一例肝脏移植后,事业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昆医大二附院”)如火如荼地发展的时期。
解宇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李立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而当时的昆明市一,经营困难,人才外流,外加一例突发事件影响,几乎摇摇欲坠,每况愈下。
这样的情况下,原昆明市卫生局领导找到李立,交付“政治任务”:昆明市一,前身是法国人1914年创建的“甘美医院”,后与朱德任云南警察厅长时开设的警察医院合并,1963年正式更名为“昆明市一”,是一所有悠久历史和城市文明代表的老牌市属医院,无论如何务必要振兴。因此,当时以李立为首的一支移植团队,“被”排除万难,从昆医大二附院“移植”了过来。
2006年,李立履新昆明市一院长。当年5月,即主持开展了昆明市一首例肝移植手术并获成功;7月,完成云南省首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手术;8月,完成云南省首例双供体活体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也是从这里开始,昆明市一迎来了后续五年、快速发展的第一阶段。
如今,一晃15年,昆明市一已发展成为拥有3个国家级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以移植和创伤两大学科群为龙头的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国际化医院。回望当初刚刚到院时的梦想与规划,李立告诉《中国医院院长》,一切都还比较符合自己当年的规划。
以移植学科为主脉络的发展战略,迅速带动起全院28 个学科: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重症医学、麻醉科科、超声科、介入科、内分泌科、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科、检验科、 病理科、临床药学、伦理办公室等学科的发展。昆明市一副院长张升宁介绍道。
同时,医院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还借鉴美国器官捐献的管理、运作体系,建立起规范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体系——“昆明模式”,成立了云南省首家符合器官捐献“双盲”国际管理和医学伦理原则的器官获取平台。
而沿着移植专科、器官捐献平台建设的主脉络,昆明市一更是早于国家“五大中心”建设任务,提前定位了在整合五大中心基础上,建设陆空联动、面向国际的创伤救治中心建设思路。
作为昆明市首家空中救援单位,昆明市空中救援的多项空白由昆明市一填写。此外,医院还承担了昆明市周边8条高速公路、5个高速公路医疗急救站工作任务。依托高速公路救援与空中救援优势资源,昆明市一还探索出了一套空中地面联合救援体系。
眼下,医院正在就五大中心建设与院前急救融合,探索搭建医疗应急体系的多中心式外部救援网络,“一方面,这将再次带动医院一批学科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从而反哺医院的纵深能力整体提升。”张升宁介绍。
质量培沃土
学科立命,管理加码。
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昆明市一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四级手术台次及占比、日间手术量等逐年增加。尤其是在移植、创伤两大学科群建设思路下,急救、重症、手术麻醉、血透等高风险科室和关键环节等,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监控管理特别需要被纳为重点管理,医院副院长赵永恒介绍道。
如针对危急重患者的管理,医院成立急救小组,如在院内非医疗区域发生患者需要急救时,由第一目击者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小组到场抢救。拨打急救电话69120紧急报告,抢救小组在接到呼叫后5分钟赶到急救现场给予高级生命支持,保障医院内患者生命安全。
此外,医院还识别了对医疗质量安全有重大影响的10个关键过程,包括:门诊患者诊疗服务过程、急诊患者诊疗服务过程、住院患者诊疗服务过程、医技检查诊疗服务过程、安全用药诊疗服务过程、采购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财务管理过程、信息管理过程、设备设施管理过程,等等。对识别的关键过程进行流程重新设计梳理,并确定过程的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对影响过程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整体医疗质量管理提升过程上,昆明市一经历了打基础阶段、以向台湾长庚医院学习的搭框架阶段,以及以进行JCI评审为代表的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文化融入三大阶段,李立梳理道。
目前,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已渗透到如日常医疗运行的方方面面:如针对医疗新技术、新药引进和推广运用方面,尤其是注重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通过灾害脆弱性分析(HV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根本原因分析(RCA)、成本效益分析等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过程分析,识别和分析关键问题、根本原因、关键风险因素等,对关键过程绩效指标实现情况定期进行监督、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此外,医院还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强化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实施DRGs 绩效评价,推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通过每月发布《DRG绩效分析简报》,同时将CMI值、三四级手术例数等相关DRGs指标纳入临床科室绩效考评,以此对科室及医师进行精细化管理。”赵永恒介绍,2018年,昆明市一《DRGs运用于平均住院日管理方案》,还被云南省医院协会DRGs管理专业委员会评选为DRGs推广应用优秀典型案例。
药学初长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云南省临床疾病个体化用药研究中心、昆明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背后,却是一支仅15人的专职临床药师队伍。
15年间,这支队伍不仅为全国药事管理和学科建设发展作出了贡献,还使得专科化临床药学服务覆盖到全院15个临床科室18个病区,甚至开启了医联体内的用药院际会诊,涉及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肝胆外科、老年病科、器官移植、肾内等科室专业,从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用药监护、慢病用药管理等,全方位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梳理背后原因,昆明市一副院长李超介绍道,一是着手时间早;其次,观念转变早,领导重视;其次,建立了有效机制,较好凸显了临床药学服务的价值。
具体如,昆明市一自2010年开始推行临床药师制度建设;2015年,在昆明市率先开展了药物基因检测项目,建立了药物基因检测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准化实验室,实施《个体化药学服务平台标准化操作规范》和《个体化药学实验指导》等内容;2017年率先在省内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并引入厨房前置审核系统。
同时,医院在人力、资金、设备设施和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临床药学投入力度,如医院临床药学专科入选昆明市第四、五、六周期重点专科项目。医院根据项目财政拨款每年按照1:1进行配套资金投入,用于设备购买与维护、专科人才培养、论文和专著出版、研究生培养、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有效促进医院临床药学专科的发展。同时,绩效激励方面,从原有关注工作量,更多地向注重专业能力,提供优质药学服务,发挥合理用药作用方向转换,并以绩效率先作为引导,促进临床与药师的沟通、配合机制建设。
如,昆明市一较早建立起责任药师下临床制度,中心药房设立责任药师,每人负责一个临床科室/病区的药品管理,且临床药师直接参与所在科室危重症、疑难患者的药物治疗工作。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提供相关药学信息和用药建议,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
患者端,因药品储备于病区是给药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使用错误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经改善,昆明市一也实现了从病区到由护士统一保管患者自备药的转变,做到全院禁止使用自备药,病情需要使用的,医务人员做好宣教后,患者签署“自备药品责任书”,遵医嘱使用。
再例如,承担急救任务的急救车内,药品不仅规范储存及管理,同时尤其注重急救车药品质量,制定近效期药品管理机制,确保在急救状态下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并制定全院抢救车儿童用药剂量换算表,防止抢救儿童剂量算错。
而药学服务的一切规范起源,同样莫不与早期器官移植患者的医疗质量安全保障息息相关。
以移植学科群建设为生长主干,昆明市一独木成林,在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医院运营保障和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实现了覆盖式生长。若要问其未来止境和边界,只要空间充足,千年榕树王的生命力,已经回答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