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研究

2020-10-12徐晓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

徐晓霞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设计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无处不在,各高校为培养优秀的环艺设计人才,对于环艺专业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改革。2020年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高校都以互联网为基础搭建云课堂开展教学活动,这又引起了各专业课程教学的变革。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环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具体整改措施展开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 环艺专业 教学改革

引言

环艺专业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艺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专业基础课,如艺术概论、三大构成等;第二类专业实践课,如施工制图、Auto CAD制图、住宅空间设计等;第三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如云平台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艺专业课程整体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网络技术也有着紧密联系。互联网+时代,不光要运用先进的互联网设备,更需要大家具有互联网思维,提倡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社会实践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同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不断的改革教学,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一、环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1.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受限

不管是線下教学还是目前学校统一安排的线上教学,课程体系均由学院统一安排,只有少量选修课供选,学生专业知识面不够广。教学主要模式还是老师讲、学生学。由于学生对于课程缺乏了解深度,只能被动地吸收知识,缺乏自主思考的过程。

2.课程内容多,教学分层不够

对于专业课,教学内容多、课程容量大、需通过大量案例讲解及练习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情造成学习效果差异越来越明显,会的同学“吃不饱”,不会的同学“吃不透”。传统课堂模式下一对多教学使得教师教授难以兼顾全面。

3.教学内容不够前沿,与企业需求有差距

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大多按照教学周期性大纲展开。很多老师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或者选用的是前几年的案例,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目前社会前沿信息脱节。因双证毕业的要求,更多的教学以提高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做题为主,而缺乏对行业中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

4.评价体系单一,学生实战能力不强

目前专业课考核还是以课堂成绩为主,很少引入企业项目及行业评价标准。学生在专业实践时很少能接触到真实项目,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最终呈现的效果感触不深。学生在毕业后仍然需花费时间去学习提升实践技能。

二、互联网背景下环艺专业实践课程研究的必要性

1.精简教学工序

互联网教学极大的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信息交流范围。在环艺专业实践课程中,对于基础理论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减轻教师工作量,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有更多的时间互动。学习任务点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点评等都在网络平台得以实现。

2.培养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包罗万象,海量书籍、案例及教学资源可供大家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这些网络资源可极大扩展学生见识,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与设计灵感。互联网背景下环艺专业的学生培养,除了在知识能力上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互联网背景下环艺专业实践课程改进措施

1.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学校在线学习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由工具性向专业性转变,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在新型互联网教学模式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为同学们搜集更多新颖的资源。推广各种新型材料与新思潮,结合优秀案例展开教学,让思想进行古今碰撞创造出新火花。

2.构建互联网教育生态圈

探析互联网与专业教学的双向融合,构建互联网教育生态圈,制定激发师生潜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效利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率。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构建是环艺教学中较传统教学更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密切的互动与交流能够方便的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也依附互联网开展。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设计资料、在进行线上沟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设计开展的独立思考能力。

3.实现个性教学

尊重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推进个性教学。利用互联网将知识分解、分层,分小组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互助共进!

4.虚拟实体结合

虚拟与实体的结合除了将线上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也可搭建企业与学校人才对接桥梁,将企业项目引进课堂进行模拟训练,针对企业技能需求、行业资格证书认证,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便今后快速融入企业工作中。同时互联网中先进的VR技术能够快速虚拟现实呈现出真实场景效果。

5.构建“跨专业”的学习平台

构建“跨专业”的学习平台。强化课程建设打破传统的实训课程局限多,资源少,师资力量不足等缺陷。利用大数据资源,将真实项目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随时学,随时做,随时解决问题,对于跨学科的知识也能及时有针对性的获取。

结语

“互联网+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借助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打破原来结构化和封闭的教育体系,建立灵活而开放的学习生态,从而有效促进教育本质的实现。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展应该致力于将社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信息储存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不断完成环艺专业设计课程上的创新与改革。通过线上线下教育方式的相结合,探究更多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带动学生的设计灵感提升学生的重视度。同时充分利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为我国设计领域培养新人才,让我国的设计领域散发年轻活力。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