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贵州文化认同教育探析

2020-10-12朱正斌

公关世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认同贵州

朱正斌

摘要:来华留学生的贵州文化认同教育,能更好的帮助留学生适应来黔学习生活,也能促进贵州文化海外传播,提升贵州文化软实力。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为例,发现留学生对于贵州文化呈现认知不足和认知片面的特点。建议从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贵州通识文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形式;拓宽贵州文化传播渠道,创新贵州文化宣传方式等方面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贵州文化认同教育。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贵州 认同 教育 策略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是典型的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长期以来受地域环境影响,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外交流程度较低,素有“文化孤岛”、“经济洼地”之称。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帮扶下,贵州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经济发展增速走在全国前列,文化旅游事业欣欣向荣,因为原生态民族文化保存完好,生态环境舒适宜人,“山地公园”、“多彩贵州”、“高原明珠”等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留学生具有学生和外国旅居者的双重身份。以高等教育为主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国际交往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碰撞和跨国愿景合作开展的重要载体。截止2019年底,贵州来华留学生突破了5000人,近10年,留学生教育规模增长了百余倍,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扩展到30所,占省内高校41.6%。贵州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在黔留学生群体的国际交流影响明显增强。一方面,从服务国家战略角度,《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的发展目标,留学生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是柔性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来华留学生教育可以更好地打造贵州教育的国际品牌,传播贵州的海外形象,提升贵州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从教育本身而言,教育具有文化属性,对于地域文化传播的教育,能更好地帮助留学生理解所见所闻的文化现象,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来华留学的学习与生活,为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留学生对贵州文化认同现状

研究选择10名到贵州师范大学留学2年以上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参与访谈学生汉语水平较好,在黔生活时间较长,对贵州文化的理解和感知情况更具象。

就全国而言,贵州来华留学生教育相对滞后,规模较小,对外宣传欠缺。调查显示,留学生来中国前基本上不了解贵州,甚至大部分不曾听过贵州,来黔留学也大多是通过身边的亲戚朋友推荐或者来华后才听说贵州。访谈中,留学生对于贵州最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少数民族”、“人们热情”、“服饰”、“酸汤”、“山水”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和贵州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等。而留学生对于贵州地理、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传统建筑、阳明文化、长征文化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了解较少。留学生对于贵州文化的物质层面一知半解,但是对于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贵州文化现象了解严重不足,留学生对于贵州文化的认知还处于熟悉与接受阶段,留学生对于贵州文化呈现认知不足和认知比较片面的特点,认知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欠缺。

二、原因分析

从文化归属感角度而言,文化认同是个人对于某一社会组织、文化传统或者民族文化的归属感。留学生对于贵州文化的认同度低,留学生在黔学习生活归属感弱,一方面不利于留学生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借助留学生群体开展贵州文化的对外传播推广。来华留学生地域文化认同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留学生语言沟通障碍

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了更好地理解目标语的文化环境,必须要系统掌握一定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公认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受汉语水平制约和跨文化适应障碍,留学生普遍存在沟通障碍,大部分同学不能用汉语进行流畅的日常交流、查阅中文书籍报刊和观看媒体影音资源。而贵州文化的海外宣传薄弱,宣传介绍主要针对中国人,因此,现有的文化宣传介绍资料以中文为主,难度较大,学生很难自主运用汉语学习了解贵州文化。

(2)学校留学生管理及相关教育机制不健全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来华留学生培养的一线单位。学校教育环境对于留学生熟悉、接受、内化和践行贵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校层面,留学生贵州文化认同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学校地理位置较偏远,不利于学生与外界文化交流。一般地域文化在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方式分为生活接触、学习接触和扩展接触三种形式,其中生活接觸和扩展接触时间和频率更长,传播效果更为明显。贵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主要集中在离市区30余公里的大学城校区,周边没有居民聚集点,学校远离城市中心,远离市井生活气息,留学生的生活文化空间与当地文化空间形成天然的隔离屏障,学生无法更好地体验地域文化和融入当地文化环境,不利于学生与外界的交流。第二,学校在中国文化类课程内容设置上,没有系统地开设贵州省情和贵州地域文化类课程,学校在地域文化教育方面缺乏有序指导。学生获取贵州地域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生活接触和扩展接触,学习内容有限,效果不明显。第三,学校学生规模有限,而且还存在分校区管理模式,管理难度大,学校为留学生举办的贵州文化类活动的频率和教育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学生的文化学习诉求。

(3)贵州地域文化宣传推广教育欠缺

自古以来,由于贵州地处西南内陆,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域形象和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缺失。到目前贵州在国内的知名度也大不如周边的云南、广西和四川,甚至有些国人对于贵州的印象还停留于“遵义、茅台、黄果树”,以及“黔驴技穷”“夜郎自大”和“三无”等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高歌猛进,贵州现象大放异彩,但是贵州的文化建设依旧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关于贵州的核心文化要素提炼与宣传教育还不够。目前贵州还没有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通识类文化教材,也很难在海外找到专门介绍贵州文化书籍资料,贵州文化对外宣传推广教育亟需加强。

三、提升来华留学生对贵州文化认同的策略

(1)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校园是留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是进行留学生文化浸润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载体的营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第一,加强校园活动的建设,借助学校原有的社团活动等组织形式,充分吸纳中国学生的力量,中外学生携手打造丰富多彩的活动阵地。在原有的“国际文化交流节”、“美食節”、“中外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活动月”等大型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小型专题性交流活动,融入更多贵州特色文化元素,比如开展以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以贵州阳明文化为主体的相关活动等。第二,完善校园文化宣传设施,学校的一花一草,景观小品,宣传报道都能展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学校可以划定固定的区域进行文化宣传墙建设,定期更新文化宣传报道。也可以加强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建设,通过专题的形式,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向留学生群体推送学校文化和贵州文化。第三,加强学生宿舍文化营造,除了课程学习外,留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宿舍公共区域文化建设要融入本土化和地域化元素,提炼贵州特色文化符号,在楼梯口,厨房等公共区域内布置动态的文化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加强文化宣传。通过以上途径,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对留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贵州文化认同教育。

(2)构建贵州通识文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形式

贵州师范大学开设有《中国概况》、《书法》、《武术》等中国文化类通识课程,但是没有针对性开设贵州地域文化类课程,学生对于贵州文化的感知更多地是从手机媒体传播、旅游活动、中国同学的介绍等方面获取,获取内容碎片化。地域文化课程的内容往往是学生所在地域内具有鲜明特征的,并且因为就近原则,往往能够进行真实性情景化教学,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学校应该加强地域文化课程建设,尝试选择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贵州的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城市、交通、旅游、民族、建筑、饮食等方面,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另外,学校要加强文化体验课程的探索,除了定期组织留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文化实践以外,可以尝试组织学生参与贵州茶博会、酒博会、数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体育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贵州文化体验活动中,感受贵州的社会发展脉搏、领略大好河山、体验风土人情。

(3)拓宽贵州文化传播渠道,创新贵州文化宣传方式

留学生贵州文化认同教育不只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一部分,更是贵州传播海外形象的重要途径。首先,贵州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统筹全省资源,编纂适合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贵州文化通识类教材,另外也需要推选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介绍贵州文化的作品,做好贵州文化的教材推广。其次,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留学生了解文化的最重要途径,贵州文化的传播要利用留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与时俱进,充分的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APP等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开展相关宣传推广策略。最后,由于留学生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原因,对于文化理解有限,相关部门要以贵州文化要素为核心,设计制作文创产品,通过能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感知贵州文化。

参考文献:

[1]文雯,刘金青,胡蝶等.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

[2]黄超, 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以武夷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

[3]王钟华.建立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问题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1(1).

[4]姚咏.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徽州文化推广策略[J].文化学刊,2020(2).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认同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