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辅导的统计调查研究
2020-10-12霍冉王晓丽孙晓
霍冉 王晓丽 孙晓
摘 要:本文将通过调查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区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状,使用问卷调查法,以某教育机构小学生中随机抽取的300个学生为样本,经过样本调查,对造成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前提下,先假设然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对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利与弊进行分析,以期提出一些更合理、更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与快乐学习的建议,使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关键词:教育机构 小学生 课外辅导 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思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教育,全国各地的辅导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必须承认的是,课外辅导班是学生校外学习的一种途径,跟学校课程不一样,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校外的生活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方面发展,挖掘小学生潜在的能力。导致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因素也是有很多,既有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因素、课程设置、教师水平和教育机构自身特点等不同的影响因素。 这些影响因素有有利和消极的两面。本文将利用统计学观点,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己有的零星、散乱的经验材料,探索、研究其主要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指明小学生的课外辅导的利与弊。力争减少孩子的课业负担,还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一、主要内容与方法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教育机构的小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期15天。问卷要求小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然后统一收回。对调查表进行编号,保留合格答卷,不合格的剔除。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合格率97.2%,符合统计学要求。
针对导致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影响因素设计了问卷,问卷包含两个部分,分为家长填写和孩子填写两个部分,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将问卷的题目定为26个。提问内容涉及家长、制度、老师、个人和教育机构这5个因素的13个指标。除了一些基本信息问题,其他题目均采用 4 级记分方法,即“完全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在统计时,分别对应4,3,2,1 分。将每个题所包含内容的得分进行加总,总分即为各自的影响因素,分数越高则说明影响度越高。
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碎石图,验证确定造成小学生普遍参加课外辅导的结构和主要因子。对《小学生课外辅导研究调查问卷》信度检验主要是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用SPSS分别计算总问卷的ɑ系数和分半系数。总问卷的ɑ系数为0.79,分半系数为0.83。(如果题目是偶数,则分半结果是Equal Length,也就是0.83,如果题目是奇数,则分半结果是Unequal Length,也是0.82,信度良好)。
对175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球形检验和KMO检验,用来确定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KMO的值为0.738,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大于0.9可以认为非常适宜;0.8左右表示一般适宜;小于0.5可以认为不适合)。系数为178,相伴概率为0,因此可以确定此样本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将效果、环境、形式归为第一类,为教育机构的影响因素;将教材、分数归为第二类,为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将水平、方法、要求归为第三类,为教育机构的影响因素;将学历、收入、期望归为第四类,为家长的影响因素;将学生的兴趣、能力归为第五类,为个人影响因素,各个变量对应在问卷中的题目。
分析评价模型是否适合时,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卡方自由度比值CMIN/DF小于2,表示模型的适配度良好,表明该样本数据是符合模型假设,也就说明模型很好。(2)适配度指标RMR为0.045,小于0.050,达到模型适配的标准;绝对适配指标GFI为0.952,大于0.900,也达到了适配标准;规范适配指标NFI为0.952,大于0.900,也达到了适配标准;比较适配指标CFI为0.916,大于0.900也达到了适配标准。(3) RMSEA 0.05,属于良好适配。
小学生普遍参加课外辅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每个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及作用的机理不尽相同。在参阅文献以及对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访问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
H1: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中家长受教育机构方面正向影响。
H2: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个人受老师正向影响。
H3: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个人受家长正向影响。
H4: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个人受教育机构正向影响。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一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模型中的变量一共有35個,观测变量有13个,潜在变量有22个,外因变量有18个。
潜在变量“老师”和“个人”值为的协方差为0.682,协方差的标准误差估计值为0.263,临界比值2.596,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两个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722.“个人”和“机构”两个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为0.813。“家长”与“机构”两个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为0,726.“个人”和“家长”两个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为0.74,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由AMOS5.0验证结果可知,4个关键路径系数的概率P值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 (p<0.05),分析结果表明,在前面所提出的4个假设都得到了相应的验证。
制度方面包含的2个因素中,教材(0.31)和分数(0.77)的影响作用都是比较大的。说明教材的制定和对分数的看重对小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辅导是有关系的。这也说明教育制度对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有很大影响的,特别是分数的影响。说明教材的种类越少,越是看重分数,都会造成小学生去参加课外辅导。
机构特点包含的3个因素,效果(0.03)、形式(0.51)、环境(0.65),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这几个因素对大多数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之影响都是显著的。从而表明教育机构的内容,环境等特点对家长和孩子是很有影响的,特别是教育机构的环境,因为家长们选择一个教育机构最先看到的就是环境,也就是第一印象,至于效果,因为钱交了就继续上课,会不会有进步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老师方面包含的3个因素,水平(0.47)、方法(0.35)、要求(0.34),说明这几个因素对大多数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的影响都是明显的。同时也说明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要求也会导致小学生去参加课外辅导。
家长方面包含的3个因素,收入(0.55)、学历(0.54)、期望(0.48)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这几个因素对大多數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之影响都是显著的。家长的收入和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孩子过多的参加课外辅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家庭的收入,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了,大多数家庭还是能负担得起。
个人方面包含的2个因素,能力(0.42)、兴趣(0.87)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这几个因素对大多数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原因之影响都是显著的。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它本身的兴趣爱好对他参加课外辅导也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孩子的兴趣。
很多家长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无非是想提高成绩,但是此次调查发现参加课外辅导以后一半以上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小幅度提高,明显提高的只占少数,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下降了。
二、结论
1.对学生的建议
很多学生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分数?还是父母?学习不是为了分数或者某个人,是为了自己学习,读书是在吸收营养,内在丰富才会有突出的气质。不能耍小聪明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地慢慢去进步,去改变。
2.对老师的建议
老师在每个学生的生命中都是重要的人,如果说老师是表演者,那么学生就是模仿者,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学生模仿,所以老师要注意言行,而且建立毕生进修的理念,多对本身的讲授举行反思,不竭的进步个人的讲授程度。
3.对教育机构的建议
教育机构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应该真正地做到良心教育,实实在在地为孩子的发展着想,而不是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更不应该不应该唯利是图。
4.对家长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就不应该了,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替孩子着想,因为你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路要走,小草可以长成草原,大树可以长成森林,谁能说小草不如大树?
参考文献
[1]陈绍锋.新课改后小学生英语课外辅导现状研究:基于呼和浩特市北垣小学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张喜秋.小学生校外课程辅导的问题与建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薛海平,丁小浩.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J].教育研究,2009(1):39-46.
[4]晨曦.父母的天职——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M].北京:海潮出版社:15.
[5]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6:93.
[6]柴旭东.基于创业过程的大学创业教育阶段研[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115-118.
[7]张蕴哲.试论课外辅导概念的演变[J].希望月报,2007(11).
[8]吴乔.段日补课与自主学习[J].北京教育,2005(3).
[9]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情况的调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2).
作者简介
霍冉(1981.01—)男,在读博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