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2016-11-05张健
张健
摘 要:文章基于主导产业识别指标体系,结合钻石理论,由产业需求能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能力等四大指标入手,构建了战略型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市为例,采取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依据排名情况得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因子分析;主导产业
伴随着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战略,各个地区也都采取措施积极响应国家的整体部署,根据自身经济的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海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防止出现林毅夫提出的投资“潮涌现象”发生。同时,还应该注意防止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断档”风险[1]。
一、新兴产业的计量指标以及研究概况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主导产业理论,他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自于主导部门的冲击力,而这个“主导部门”应有三个主要特征:如何来衡量判断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特征来衡量、判断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应当是:①区位商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的产业;②它是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够带动区内有关产业的发展的产业。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两个指标,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我国各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指标一般可以利用这两个指标。除了以上的两个指标外,张大松认为还可以用产业贡献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金利税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评价某地区的某产业。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时,胡振华,黎春秋,熊永清还用到财税支持指标、就业与利税贡献指标等。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性,综合学者在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等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考虑指标的获取难易程度,本文最终选取了四类共8个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四类:①产业竞争力指标:区位商、增长区位商;②产业需求指标:需求收入弹性、出口交货值率;③技术创新指标:工业新产品率、研发强度;④产业互动与集中度指标:产业集中度、资产集中度。综合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代表性,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9个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以及5个高技术产业,其中医药产业为公共部分,因此选取33个行业作为样本。
二、实证研究: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选用2010-2011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利用SPAA社会经济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评价上海市29个工业企业以及5个高技术产业的综合得分,筛选出在这个时间段内综合分数偏高的行业,根据钻石模型的六大要素,具体分析在产业需求、技术条件、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上海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备的优劣势。根据指标体系对2010-2011年上海市33个工业行业进行综评价。通过KMO检验,求得KMO值为0.612,超过0.6,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时,sig值为0,小于0.05表明显著,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然后,进行公因子提取,公因子个数提取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标准,第一个是对应特征值大于1的m个因子,第二个是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以上的因子。按每个公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因子总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因子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行业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观察这33个行业综合得分情况,筛选其中得分和排名较为靠前的行业,可以得出即上海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的综合排名情况,从而根据战略新兴产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
三、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上海市目前发展的六大高技术产业中恰好包括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上海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生物产业综合得分以及单方面得分排名不够靠前,究其原因,除了生物产业集中度不高,也与产业需求不足以及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欠缺有一定关系。上海市应该进行重点突破,极力进行产业化推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培育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政策,大力推进产品市场培育。上海可以参考主要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产业发展经验,针对性地制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1] 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 9):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