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2020-10-12王海荣
王海荣
摘要:目的 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化痰止眩汤,后循环缺血,眩晕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8-0036-03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又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脑干、小脑等脑组织缺血,其临床表现多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症,同时伴或不伴耳鸣、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症状[1]。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2]。后循环缺血是中老年人眩晕的重要原因,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以及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本科采用自拟化痰止眩汤结合西医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38例,男20例,女18 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6.56±5.84)岁;病程6h~10 d,平均4.8 d;伴原发性高血压6例,2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18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8.62±5.7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制定[3]。临床症状: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要症状、伴随肢体(或)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等症。临床体征:检查发现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mer 综合征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发现: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4]: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②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③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1.3 排除标准 颅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天睡前口服5 mg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止眩汤,方剂组成:葛根20 g,泽泻15 g,川芎10 g,半夏6 g,陈皮10 g,白术6 g,天麻10 g,茯苓15 g,胆南星6 g,地龙20 g,僵蚕6 g,甘草6 g。上述方药由本院煎药室代煎,水煎约300 mL,每日1剂,分早晚饭后温服,连服2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眩晕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显效:眩晕、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症状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轉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中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及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行血管介入治疗等,以改善其血流;然而,西医治疗此类眩晕症状虽可改善甚至消失,但不良反应较多。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等范畴,其病位在脑,临床中风、火、痰、虚、瘀等均可引起清窍失养,其中痰饮是该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其根本在于中焦脾胃亏虚,正如《景岳全书》云:“湿饮不行,痰起于脾,其症头重眼花脑转眩冒。”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水液代谢运行障碍,水液聚集则生痰、湿、水、饮,痰饮内停,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日久痰瘀互结,络脉不通,清窍蒙闭,故见眩晕。故其治疗当以燥湿祛痰通络、健脾和胃为主;处方以化痰止眩汤为主,方中葛根味甘辛性平,升中焦之清气于清窍;天麻味甘,以平肝息风而止眩;川芎味辛,性温,活血祛瘀祛风,以畅通脑络;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散结;茯苓、泽泻健脾渗湿,配伍白术可治生痰之本,使痰无由可生;胆南星善清热化痰,而息风定惊;僵蚕味咸、辛,性平,功善祛风化痰;地龙味咸性寒,善平肝熄风,通经活络,以助僵蚕祛风通络;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祛风止晕之功效,故而眩晕可止。
笔者通过本研究表明,基于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优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因此,遵循中医辨证论治,运用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路,邱全,贺启荣.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近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59.
[2]孙纪峰,陈懿.加味茯苓泽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3):52.
[3]李焰生.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4.
(收稿日期: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