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琵琶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10-12塔娜

艺术评鉴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高校培养

塔娜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有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随着我国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细化,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要求来说,也有了细节性的调整。在大学生音乐教育阶段,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日常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内容,通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演奏技巧,将音乐作品的情感展现到乐曲的演奏中,能更好地提升其音乐表演效果。在大学生琵琶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其授课方式,加强对于学生美感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其琵琶演奏技巧,并在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这样的审美能力培养不仅仅能够提升琵琶教学的整体效果,还能够让学生的琵琶演奏水平有质的飞跃。本文就高校琵琶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校  琵琶教學  学生  审美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090-03

就琵琶课程的教学中,高校的教学任务不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审美素养,还需要对审美素养中的内涵有更为细致的学习与分析。在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日常向学生积极渗透审美素养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乐器演奏阶段,养成审美能力并积极开展活动[1]。对于高校的琵琶教学,需要分析审美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在科学有效的范围中进行教学体系的完善。

一、高校琵琶教学中审美能力包含的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内容,就能力的提升需要从技巧、情感以及姿态等细节方面有进一步的改进,以这样具象的方式能够更加方便学生理解,也能够更好地达到审美展现的最终要求[2]。针对高校琵琶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内容来说,可以从技巧、情感以及姿态等方面等进行分析。

(一)琵琶技巧方面的审美能力

在琵琶的现场演奏中,演奏人员没有技术作为基础是没有办法演奏出自然流畅的音乐曲目的,缺少技巧方面的知识内容,就会导致演奏的内容太过于形式化,没有办法表达出音乐的美感[3]。琵琶演奏的技术能力是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培养学生拥有十分深厚的音乐基本功,特别是对于多年来从事琵琶演奏的学生来说,基本功的养成需要从始至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练习与学习中。

在现如今高校的琵琶教学中,教师没有将技巧方面的基本功提升作为日常训练的基础,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之后就已经有了技术性的演奏储备,不再有序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最终的审美表现。很多学生尽管知道相关乐曲的审美内容,并了解其审美的表达应用方式,但是由于基本功不足而导致最终没有呈现出最佳效果,对于技巧的运用能力缺乏,没有办法表达出乐曲的真正美感[4]。

(二)琵琶情感方面的审美能力

琵琶演奏就是通过乐器为载体进行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以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达到表演的效果,这样的内容能够将乐曲中所涵盖的情感进行进一步的展现,只有这样才能将演奏的现场效果达到极致。对于琵琶乐曲的情感审美表达来说,不仅需要借助技巧方面的表达,还需要将演奏者对于乐曲本身的情感进行融合,假如本身演奏人员对于乐曲就没有情感方面的了解与认识,就很难达到最终想要表达的情感状态,无法真正提升演奏者的表达美感[5]。

现阶段,在高校的琵琶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琵琶乐曲中情感的挖掘能力比较缺乏,这样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将该种乐曲当成普通的日常练习曲进行练习,最终在演奏风格与情感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演奏的模式过度流程化,学生没有办法对情感进行更好地展现,呈现的表演效果也达不到要求。

(三)琵琶姿态方面的审美能力

体态美是琵琶演奏中最为直观的审美感受,对于琵琶演奏的初学者来说,教师需要按照正确的坐姿进行日常训练要求,只要能够达到正确的坐姿就能够完成课程的目标[6]。但是对于姿态来说,琵琶演奏人员需要按照乐曲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身情感思维的表达,只要在自己情感思维流露的前提下,增加自身的体态美感,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曲目的情感思想。现如今在很多高校的琵琶教学中,教师没有对该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重视,只是单纯进行基础坐姿的要求,使得学生并没有表达出自身的情感流露。

在进行琵琶演奏期间,姿态的美感不仅能够直观的让人注视到演奏中的审美状态,还能够给人们呈现出乐曲中最为准确的情感表达,从当前高校的琵琶教学模式中能够看出,姿态的训练比较缺乏。鉴于此,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其最为关键的一项提升内容就需要教师能够从日常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姿态美感[7]。

在姿态美的培养方面,由于学生大部分都受过多年的训练,已经有固定的坐姿,所以,教师对于坐姿方面的提升可以减缓,需要让学生在训练中就自身的身体动态进行进一步的提高锻炼,以此达到审美能力提升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听、观看大师在进行琵琶演奏视频,让学生能够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观察,并对大师的身体动作幅度有所衡量,让学生能够了解身体动作表达情感的方式,从心里明白动作与情感的相互促进。然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情况对乐曲的节奏进行分析,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深入挖掘,找到自己演奏中的不足,并积极改进,在学习中制定合适的演奏动作方案,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积极开展实践锻炼,将理论内容与实践进行联系。最终,还需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其乐曲的创作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动作内容,提升审美能力,提升整体效果。

二、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养和优化改进

从现有的高校琵琶教学中进行问题的改进,以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审美的独特魅力。针对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养和优化改进来说,能够从课程改进的角度进行细节方面的提升。

(一)体会琵琶音色带来的美感

乐器演奏本身就是声音传播的一种方式,但是演奏本身会受到演奏方法与乐器造型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琵琶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比较难以控制,在学生进行琵琶演奏中,假如学生对琵琶音色的审美能力存在不足,学生就很难实现对最终音色的控制与效果的提升[8]。

就体会琵琶声乐的美感来说,可以从学生能够接受的层面出发,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琵琶演奏中的各种不同音色,让学生能够在演奏阶段有效地识别出不同的演奏模式对音色的影响与需求[9]。除此以外,琵琶的音色自身就具备特殊的性质,学生如果在进行演奏过程中演奏不当,就会出现杂音,而且还会把琵琶原本的音色破坏掉,因此没有办法在演奏过程中体会到琵琶演奏的精髓与美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错误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演奏過程中错误的演奏模式对于整体的琵琶音色产生的影响,这样的纠错练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明白如何规避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0]。

(二)锻炼学生在琵琶演奏过程中的创新力

在进行琵琶演奏训练中,很多乐曲都有自身的情感表达以及审美内涵,只有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呈现出该类乐曲所想要表达的场景,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乐曲的各项情感内容。

想要更好地锻炼学生在琵琶演奏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教师就需要在授课期间播放相关的经典作品,采用这样的欣赏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聆听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思维模式,能更好地锻炼自身的创新力[11],学生脑海里构思出乐曲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到琵琶演奏中,并达到琵琶演奏的二次创作,在现场表演期间也更加方便同观众产生共鸣。

(三)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琵琶教学课程中需要将审美的内容落实到实处,教学模式能够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改进,常见的教学模式能够分成“探索型”“体验型”“表现型”等模式。就“探索型”来说,教学模式就是在培养美感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积累。“体验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合部分人文精神、品德精神等素材,让学生能够了解到音乐的内涵,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表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将自己的想象力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创造与挖掘。这些教学模式并不单独存在,也能够以多种模式并存的形式进行教学推广,以此更好地达到提升学生美感的目的。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还能够融合互联网的课程内容,通过视频、音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现场音乐的情况,更好地改进自己在演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进行自我能力提升[12]。本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属于一种抽象的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只有将抽象的概念渗透到具象的课程中,才能够让学生有逐步的提升,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的学习中感知到审美的重要性与关键性,教师也能够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构建整体的琵琶教学体系,在课程中逐步融合审美能力的培养,短时有效的能力培养能够改进传统枯燥概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能力提升。

(四)重视文学以及艺术的内在修养

文学与艺术的内在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乐器的教学中,文学素养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教师首先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修养。音乐本身与其他艺术品类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假如学生能够在掌握欧洲古典建筑、诗文、散文以及经典名著等诸多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那么对于欧洲古典音乐曲式也会有所研究,对于音乐结构中力量与情感的平衡也会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如果能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国水墨画、古典文学、诗歌、国画以及散文中的情趣内容,那么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传统乐曲带来的特殊魅力。

除此以外,需要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了解到音乐自身的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只有在文化知识作为音乐教学的积淀之后让学生再进行情感的流露,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琵琶的特有魅力,也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当时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情感,为学生今后演奏的情感表达打下基础。

(五)按照学校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本身就是高校的特色,在琵琶教学阶段,能够按照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琵琶现场演奏的氛围,在实践活动中,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重视音乐艺术的实践内容,将艺术实践融合到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无处不在[13]。除此以外,采用校园文化活动的艺术实践形式,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自信心与相互之间合作的团队凝聚力,将相互之间的合作在不断地实践摸索中得以完善,才是最终琵琶演奏的教学目的。

通过琵琶的演奏也可以丰富学校的文化艺术形式,给学校的校园文化注入全新的动力,教师也能够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感受到策划活动的乐趣,在活动进行期间,学生也能够进行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差距,找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优势,不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与校园文化建设。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只有将创新性的教学思维进行教学融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其教学质量。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音乐教育的关键,在琵琶教学阶段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具有审美素养,让学生感受到琵琶演奏的特有魅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好地落实情感与技巧的相互结合,给大家呈现出更加优质的试听享受。

参考文献:

[1]高燕铭.琵琶作品在高校音乐鉴赏课中的教学研究——以《十面埋伏》为例[J].大众文艺,2020,(06).

[2]童志国.依据文体施教 发掘篇性特征——以《琵琶行·并序》教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10).

[3]桑瑞.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改革论述[J].艺术科技,2016,(11).

[4]桑瑞.以就业为导向谈高校琵琶演奏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6,(10).

[5]潘秀平.秋光画屏 小扇流萤——浅谈信息技术在《琵琶行》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10).

[6]杨芝,周建平.中国音乐小金钟展演在宁波拉开帷幕 八月甬城 琵琶声绕梁[J].宁波通讯,2019,(16).

[7]鲍秋萍.用课堂言语活动促进思维发展——《琵琶行》教学新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2).

[8]任海花.论《琵琶多声部教学法》在高校琵琶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艺术评鉴,2019,(06).

[9]尹婷.浅析高校琵琶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路径探索[J].黄河之声,2018,(23).

[10]刘冰.浅谈高校《琵琶名曲鉴赏》课程教学[J].黄河之声,2019,(01).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高校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