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贡柳棍的艺术特征与生存现状研究

2020-10-12王倩刘谦查利明

艺术评鉴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倩 刘谦 查利明

摘要:自贡柳棍自明末清初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反映了不同时期自贡民众自我调适、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极具研究价值。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固有生活方式,柳棍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本文以自贡柳棍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渊源、研究现状、艺术特征、生存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与阐释。

关键词:自贡  柳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存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016-03

一、自贡柳棍的历史渊源与研究现状

自贡柳棍是什么?相传明末清初,不知是为了增强乞讨的效果还是打发无聊的日子,乞丐们开始将“打狗棍”两端挂上铜钱,摇起来“哗哗”作响,形成了最早、最简易的柳棍。表演时配以曲调和唱词,用柳棍两端所挂的铜钱的“哗哗” 声作节奏,先载歌载舞,再行乞讨。若主家不给乞讨者施舍,乞讨者会几个人将主家团团围住,甚至将唱词改为调侃主家的内容。其神态卑贱,服装褴褛,唱词和舞姿滑稽可笑,不失为富人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使乞讨者更易于和富人沟通,乞讨效果奇佳,柳棍这种简单的表演形式也得以广泛流行传播。

另有相传,在明朝开国年间,陈友亮部队战败,其中一小股部队流转进入今天的自贡市范围内,为掩饰自身身份和养家糊口,他们结合当时丐帮的打狗棍棍法形成了乞討用的柳棍。

柳棍艺术已于2013年12月被自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的检索,发现有关记录自贡柳棍的文献资料数量为零。因此,笔者由衷的希望通过此文引起更多人关注柳棍,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

二、柳棍的艺术特征研究

(一)道具和服装

自贡柳棍通常使用竹子制作而成,尤以川南特有的韧而硬的金竹为佳。经笔者实际测量,其棍长通常为100-120cm,直径2-3cm,在两端约5-10cm处各开一个长10cm、宽1.5cm的孔,孔中钻入铁钉做轴,轴上串上几个铜钱(现多以普通金属钻孔代替),两端扎彩绸。舞动棍子时,铜钱相互撞击和撞击孔壁会发出“哗哗”的响声。传统柳棍表演大多采用平时的生活服装,到了现代,柳棍表演中开始出现专门的演出服,其颜色更加鲜艳亮丽,款式及材质亦日趋多样化。

(二)曲调和唱词

传统柳棍以唱为主、打为辅。但近几年柳棍曲调和唱腔在民间并未得到较好传承,以自流井区漆树乡为例,乡民们打柳棍时多采用《十送红军》《社会主义好》等歌曲为伴奏。作为自贡市非遗传承点的沿滩区刘山学校表演柳棍时播放歌曲《浏阳河》《四季调》《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作为伴奏,其校本教材《柳棍与艺术》中也并未涉及传统曲调和唱词。

漆树乡老艺人郭本固所唱的《柳棍曲》尚保留着传统曲调的原汁原味。其演唱的曲调简单,但唱词丰富多变,采用中国五声徵调式。整体结构分为上下两段,带有衬腔。上段分为两句,第一句为即兴唱词,第二句为众人帮腔:柳啊柳连柳啊;下段亦分为两句,第一句为即兴唱词,第二句为众人帮腔:荷花依嘚儿莲嘚海呀棠花。节拍为4 /4 拍,拍点与柳棍敲打声一致,节奏非常明显,身体动作亦与节拍韵律相对应。

(三)基本舞步与队形

传统的自贡柳棍具有独特的舞蹈特征和鲜明的审美风格,同时,其动作简单,易于推广学习。

笔者在刘山乡采集到的柳棍基本动作共有十二个:1.前敲;2.后敲;3.右脚内弹;4.左脚跳后反弹;5.左手弹翻棍;6.翻后棍弹左肩;7.顺棍弹右肩;8.棍弹环骨;9.十字步左脚前进棍弹环骨;10.右脚前进左手翻棍;11.左脚后退左手翻棍弹左肩;12.右脚后退后弹右肩。

在漆树乡采集到的柳棍基本动作有十个:1.前敲;2.后敲;3.左脚跳后反弹;4.左手弹翻棍;5.翻后棍弹左肩;6.顺棍弹右肩(右腿十字步上前);7.手敲击棍上部(右腿撤回原地);8.手敲击棍下部;9.棍弹右腰部;10.棍弹左大腿。

通过对比刘山乡、漆树乡柳棍舞蹈动作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在表演风格和舞蹈形态上都大致相同,只是动作略有不同。究其原因,定是各地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略有衍变。

旧社会的柳棍多为乞讨者的表演,表演形式为一人持柳棍载歌载舞领唱,其余人则齐声合唱帮腔。20世纪80-90年代,柳棍艺术曾有短暂的复兴,成为每逢重要节日的小规模欢庆表演形式。其基本队形有:大圆反转小圆;两竖排反转两个圆圈;两竖排之间穿梭;两横排之间穿梭;两人转柱;四人转柱;三角形转柱;八字形队形;两人相互对弹棍;举棍两人对穿梭等。

(四)民俗背景及艺术内涵研究

柳棍原是一种谋生舞蹈,源于天灾人祸、流离失所的困境下,为求得生存而出现的一种歌舞形式。舞棍者通过对自身各处的敲打、摇铜钱声的节奏变换、身体动作与演唱结合多元一体的方式来提高表演效果,来取悦施舍方。在饥饿面前,人性的威严不再重要,为了能讨口饭吃,乞讨人不得不变换各种花样来博取众人同情,不惜以丑化自我为代价而获得生存。乞讨者展示穷尽一切身体语言的表演,使得给予方有一种为表演所动容、付有所值的交换心态,构建出自强不息的旧社会劳苦大众形象。

在农耕社会,囿于认知的局限,人们常常对自然、鬼神充满了敬畏之情。此时,柳棍便常常用于祈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风调雨顺。一到重要节气,农民群众便哼唱着《十二月调》,以整齐划一的弯腰、退步、挥棍等身体姿态表达集体性的虔诚、祈盼情感。

在乡绅帮助地方官员领导并治理地方的年代,柳棍的唱词可用于传播孝亲敬长、仁义诚信、宗族观念等思想。乡绅作为“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的社会阶层,通常拥有高于乡民的文化水平。他们通过的《劝世文》《读书乐》等唱词,或是根据所见所闻随机编词,在寓教于乐、针砭时弊的过程中,对老百姓思想起到教化作用,主张维护封建统治结构及乡村社会组织运作。

解放后,还出现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唱词,如原自贡市曲艺剧团艺术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演员王崇德老师生前口述的:“同志们嘞,加油干哪,提高警惕,解放台湾”。而如今的柳棍唱词,还加入了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幸福生活、党的惠农政策的唱词,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柳棍的应用场合也逐渐多元化,表达的内容亦日渐丰富。如今的自贡柳棍通常昂首挺胸、欢歌雀跃,跳、颤、敲、转、踢等动作伴随着柳棍“哗哗哗”的节奏自由舞动,有着一种扬眉吐气、普天同庆的欢畅氛围。

三、柳棍艺术的“源”与“流”

如今,柳棍艺术的“源”已无从考证,学术界亦尚存争议,仅可从各地流传已久的民俗传说和传世文献中拾遗探究一二。清朝毛奇龄《西河词话》中写道:“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一人,筝一人,笛一人,到处唱词,而复以男名末泥,女名旦儿者,随唱词作举止。北人至今谓之连厢,日打连厢、唱连厢,又旦连厢搬演,大抵连厢舞人而演其曲,故云然”。可见,毛奇龄认为连厢为金人仿大乐之制而作。河南地区流传着霸王鞭的传说:所谓霸王鞭因楚霸王项羽得名。相传楚霸王在戏码台前驯马时,用的是一种缀铃的竹编,样式与此接近,所以后来的老百姓逢年过节,都喜欢模拟霸王舞鞭的英雄形象来展现本人的英武与勇敢。据陆淡如《太仓掌故》:莲花本是吉祥花,莲花“落”,意味着衰败,所以是落难人唱的小调。

如今,柳棍艺术已“流”向祖国大江南北,广泛的存在于全国各地,其在北方被称为“花棍”,在陇南被成为“棒棒鞭”,在豫南被称为“霸王鞭”,在安徽被称为“钱杆舞”,在江苏、湖北被称为“莲湘”、在川北被称为“钱棍”,在成都被称为“莲萧湘”,在川南被稱为“柳棍”,还有的称之为“莲萧”“花棍舞”“打莲湘”“金钱棍”“柳连柳”“火莲湘”“滚龙莲湘”“浑身响”等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对该艺术有着图文并茂的解释:“此中国打连湘之图也。其人乃戏班优扮成女子,手拿竹板彩扇,用竹竿一枝挖小孔按铜钱数个,名为霸王鞭,在手中飞舞,或竹板上独立,口唱歌词,名曰打连湘”。虽然各地对其叫法不同,但从表演道具、表演形态、表演风格、曲调唱词等方面仍可看出其一脉相承的艺术基因。

从道具上看,各地大多用竹子作为原材料制作。通常为110cm左右的单棒表演,偶见长度为60cm左右的双棒表演。如湖北利川的多节莲湘,是将一节长莲湘拆分为两节小莲湘,因此也发展出了抛接、对打等更为丰富的动作。

从动作套路上来看,各地柳棍艺术基本动作差异不大,大多是将手中棍子合着吟唱的节奏敲击地面、手心、身体,包含着浓厚的生活特征与乡土气息。有的地区为舞蹈动作取了好听的名字,如江苏南京地区将其基本动作归纳为“雪花盖顶”“春燕衔泥”“鸳鸯戏水”“古树盘根”“嫦娥奔月”“彩云追月”“黄龙缠腰”等。有的地区将这一民俗艺术发展出了一些高难度动作,如湖北恩施老艺人周树庭开创了“滚龙莲湘”,其舞蹈刚劲豪迈,形体与四肢变化多样,难度很大。1957年曾入选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的赞赏。

从曲调与唱腔上看,各地柳棍均为边歌边舞形式,演唱曲调大多为民间小调,均为2/4拍或4/4拍,有条件的地方会加入打击乐、丝竹乐作为伴奏。从古文中,我们可以对柳棍演唱曲调管窥一二。清康熙间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霸王鞭》中云:“窄样春衫称细腰,蔚蓝首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并注解:“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曲名《叠断桥》,甚动听。行,每覆手帕作首妆”。清末民国初刘师亮所作《成都竹枝词》描述有:“贫女谋生亦可怜,竹竿凿眼贯青线。逢人高唱湖南调,柳柳连来柳柳连”。佚名作者作于清嘉庆初年的《燕台口号一百首》第五十九首云:“连厢儿曲唱更阑,铁拨琵琶错杂弹。笑博众中时一顾,受他指骂更颜欢”。作者同时注解:“歌童唱北音小曲,号连厢儿,亦曰凳子”。可资为证,《叠断桥》《柳柳连》《连厢儿》等皆为其伴奏曲调。

四、柳棍艺术生存现状

柳棍在刘山乡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成功申报为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柳棍的保护作出里程碑式的贡献,但是其传承与发展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柳棍传承人日趋老龄化。以漆树乡为例,为数不多的几名老艺人在当地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中,还时常敲起柳棍,但他们平均年龄都已在70岁左右,柳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年轻一代传承人对非遗保护意识及方法不足。自贡柳棍原为“边舞边唱、以唱为主”的民间艺术。以刘山乡为例,年轻一点的传承人开始采用音响播放当下流行的现代歌曲为伴奏,对柳棍其“形”的传承尚可,其“神”却领略不足。

西方文化的冲击正侵占着民俗艺术的生存空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电影等新兴事物的涌入满足了人们的休闲需求,民俗艺术却逐渐无人问津,面临着湮灭、消失的危险。

五、结语

年老的长辈们讲,在过去精神生活贫瘠的年代,他们从小就爱看这些伴随着欢乐的民俗表演,各家各户给上几个小钱儿,换来的是一种自我心理安慰,带来的是欢乐、平安和幸福。

在经济、社会、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柳棍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是文艺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工作。如何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使柳棍走上产业化、商品化的道路,使其在保留原生态的同时还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克友.北京民间风俗百图:国家图书馆珍藏绘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全编委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全(上)[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7.

[3]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中华舞蹈志(江苏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4]板俊荣,张仲樵著.中国古代民间俗曲曲牌、曲词及曲谱考释[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赵盼.新农村背景下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莲湘舞的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6]段丽梅,杨小凤,张伟,等.传承与俱进: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现代化路径分析——以非遗项目花棍舞(打莲湘)为个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7]罗智勇,李志清,赵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莲湘舞”的教育特色与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14,(05).

[8]左尚鸿.巴人军舞遗风与“泥神道”传承——鄂西土家族民间传统舞蹈肉连响发展探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9]白石.莲湘舞动情——汉族民间舞蹈“打莲湘”[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01).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虎牙藏族民歌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