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2020-10-12王传芳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教会自学例题

王传芳

(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三教小学校 重庆 402160)

在数学教学中,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我们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算几加几等于几,也不是教会孩子会解书中的题就够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今后如何自己去学习,在没有老师的传授下,如何自己用一定的学习方式去学习理解。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方式在教育改革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在我们所处的农村小学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家长文化水平的巨大差异,老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固守,还存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式,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养成了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使他们养成了对老师的依赖性,让孩子被排除在学习之外,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授人以鱼”,而要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做好“授人以渔”的准备[1]。

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学会科学的方法进行独立的学习,教会孩子如何进行学习和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孩子学习的综合能力的表现,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对孩子进入初中面对多个学科的学习做足准备。我们做教师的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刻不容缓的责任。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的做法是:

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组织学生自学讨论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自学思考题,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独立阅读教材,让孩子自己将新知识和原有旧知识进行联系,并在自学后展开讨论,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动,即“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上面举的例题,我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学1 在书上勾画出条件和问题,根据自学2,3 找出“1”是已知还是未知,根据自学4,5 画出线段图分析,加深对自学4 的理解,根据自学6 完成题目的解答。这样,通过自学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三步:全班讲授交流经验所得

第四步:找出疑问,将问题做适当延伸

在孩子们交流经验时会遇到自己疑惑不解的地方,或者我们会发现以往学过的相类似的题,也或者我们在孩子的错误理解中可以延伸出另外一个与之相混淆的题型来。比如上面的例

第五步:练习作业的选择

第六步:及时整理

通过归纳总结使得整堂课完整地得以体现,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储存条理清晰,结构明朗,策略得当,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便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有效地提取和应用有关的知识。如在上述例题课堂结束时,我便让学生来说说本堂课学了什么知识,它和哪些知识容易发生混淆,我们要怎样才能准确地解答这类题型?让当堂课所学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通过再次的分析、比较、综合,横向联系以及纵向延伸,较好地帮助孩子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我们老师既做课堂的组织者,更要做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我们不仅要交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更要让孩子有一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主开展学习,促进自己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会自学例题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