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中的应用

2020-10-12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福利动物教学模式

王 宵

(昆明学院 云南昆明 650214)

动物保护及福利是研究、防止动物资源濒危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因集约化生产环境、患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福利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1]。教育部已将《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理论部分(如动物的心理健康、行为规癖的概念、动物福利壁垒等)相对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且课程应用性强,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出现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与生产实际脱离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满足“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知识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融合了SPOC 和翻转课堂两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2,3]。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6]。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解决了学生自学在线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是课前由教师提供微视频等课前学习资源,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课堂上以答疑解惑、开展小组讨论、辩论或习题解析等为主的教学模式[7-9]。其将教学的核心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思维训练为主[3,8,10],给予学生主动学习及实践的机会,帮助其有效完成知识内化及理念构建。

本研究采用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教学,以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此课程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学习效率,并为高校“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实验选取昆明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两个班级(2016 级1班及2017 级1 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 级1 班(39人)为实验组,使用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2017 级1 班(46 人)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验开始前两个班级的学生已完成1~2 年课程学习,具备参与课堂实践的能力。

(二)研究设计

本次实验开展于动物医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课程每周2 学时,共16 教学周。

具体开展流程如下: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课前学习资源开展线上自主学习。课前学习资源包括重点难点概览、对照大纲及教材编写讲解的PPT 或微课视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练习题等。课前学习资源通过“雨课堂”“钉钉”“超星尔雅”等软件平台进行推送。学生可反复回看重点、难点解析,根据个人情况开展个性化学习,并可在线向教师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对学生进行督促、提醒,对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课前学习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设计不同教学环节。对社会或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动物保护及福利问题,首先进行相应的视频播放,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或对议题进行辩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基础知识,采取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或根据课前学生习题完成情况,设计答疑环节。对于错误率较高或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进行系统讲解,并对仍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在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者,需要严格控制讲授时间,而更多的是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在学生对动物保护及福利问题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后,督促学生自行创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产或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及运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拓展教材内容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当中。此外,教师要从教学目的的达成度、课堂教学环节的合理性等方面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更新课前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安排。

(三)评价方式

本次实验的研究数据包括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笔试成绩和简短演讲2 部分)及问卷调查数据。笔试包括名词解释、单选题、简答题及论述题,其中客观题占比约为75%,主观题占比约为25%。旨在考查学生在2 种不同教学模式下对动物保护及福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简短演讲围绕“过度捕鲸”的主题进行,并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和综合印象四方面进行评分(每项25 分,满分100 分),旨在考查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以及综合表现力。在实验结束后,由实验组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不记名调查问卷,旨在分析学生对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以及改进建议。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实验共发放问卷39 份,回收39 份,有效问卷39 份。在所有统计完成之后,使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一)关于学生对动物保护及福利认识变化的分析

如图1(a)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客观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7.64 分和66.57 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实验组主观题的平均得分为21.13 分,对照组为18.72 分;且简短演讲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9.62 分和76.57 分,差异极显著,说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明显加深了学生对动物保护及福利的认识,并对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发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二)学生对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分析

认可度数据结果显示,71.7%的学生对“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采用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但17.9%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如图1(b)所示)。此外,82.1%的学生表示,新型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知识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其对“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的学习效率。

图1 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得分(a)及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认可度(b)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能更深刻地理解“动物保护及福利”中的理论及实际问题。例如传统蛋鸡笼养存在密度过大、断喙断趾不当引起肿痛以及强制换羽引起应激等福利问题。教师可据此设置讨论题:为解决目前蛋鸡笼养的福利问题,有哪些养殖替代方案?学生通过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借鉴他人观点,能更好地了解目前蛋鸡笼养的福利问题并总结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新型教学模式改进方面,学生对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不同建议。33.3%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应更多加入视频;28.2%的学生认为案例分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25.6%的学生则更愿意进行问题讨论。

三、思考与建议

“动物保护及福利”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且其要求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贯通、整合及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对此,可通过新型教学模式打破这一传统,提高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动物保护及福利的内涵和意义并学以致用。

通过实验及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动物保护及福利”课程中采用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认可态度。但仍有部分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习惯“教师讲授”的被动学习模式,具有思维惰性,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据此,教师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对自主性较差的学生进行督促,并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比例,保证其认真完成课前资源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帮助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多种课堂教学方法有所期待。因此可参考学生的需求,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课程内容进行展示。例如,熊胆被人们用作珍贵药材。然而,活熊取胆使熊痛苦不堪,身心俱损。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推送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这一动物福利相关事件;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对此事件的态度和看法;课后让学生收集动物福利相关热点事件,对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及升华,让“动物福利”观念深入生心。又如在讲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及福利”这一章节时,可带领学生参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在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和发挥作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教授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以及系统思考的引领者。问题是,教师对自身角色与功能转变可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很难处理好转换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关系,往往在实施基于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时面临着教学理念、知能结构、角色定位以及工作负荷等方面的现实挑战[3]。对此,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专业水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师权威,并多向教学名师学习,力求最大程度做好教育改革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福利动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Take Away Pizza ?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