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浓语文味 悠悠古诗情

2020-10-09朱珂

关键词:古诗教学

朱珂

摘 要: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感到学得比较难,学习效果不太好,老师也感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古诗词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味”,切实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关键词:古诗教学;融情于境;多维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74-1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一课,编入了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三首古诗。第一首《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歌展现了春节喜庆欢乐、万象更新的风貌。在這首诗的教学中,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笔者巧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互通、共鸣的情境。

一、融情于境激活力

1.创境入课,融情于学

片段一:童谣导入,趣释诗题。

课前互动:看年俗童谣动画视频,交流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话,引出“春节”。

师: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过年,你们都做些什么?什么事最有趣,让你感到最开心?

学生兴致盎然地说过年的事。

教师揭示新课: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今天这节课,我们去瞧瞧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年的!

三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好奇心强,但是定力和耐心不足。教师通过一则短小欢快的年俗小动画开始对《元日》的学习,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强调了本诗热闹欢快的情感基调。

2.字眼联想,诗画相融

古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可谓是字字珠玑。古诗中的字往往饱含了诗人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情韵,教师应抓住字眼能让孩子们豁然开朗,思绪飘飞。

片段二:疏字明意,遐想“曈”字。

师: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字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提示大家看偏旁。)

生:“曈”是日字旁,和太阳有关,是写太阳的样子。

师:我国很多汉字是形声字,你学会了从字形入手去推断字义,真了不起。

生:我想“曈曈日”是指太阳很明亮的意思,“曈”就是明亮、光芒四射的意思。

师:你真会动脑筋,已经会联系上文理解字义了。“曈”更强调了光线由暗渐明,描绘出太阳初升,阳光渐渐明亮的样子。

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曈”两次。为什么呢?

生:用两个“曈”字让人们觉得阳光非常明亮、非常暖和。

师:一个“曈”字还不能形容那时阳光的明亮温暖,需要两个字来强调。

生:春节在冬天,很寒冷,而这一天太阳高高挂在天空,阳光照射大地,让人感觉很温暖。

师: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读诗了,很好!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画面,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读诗句,生闭眼联想,回答:我看到太阳慢慢从东边升起,阳光穿过白云,然后金色阳光把家家户户的房顶都染成了金色,大家出门拜年玩耍,都喜气洋洋的,生活充满希望!

师:你是小诗人,从太阳想到阳光,又想到“希望”!

师:“曈”字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太阳渐渐升起,光芒万丈、一片光明!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小孩子身上,真温暖、真幸福!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出示图片)

二、多维延伸促理解

1.互动活动,寓教于乐

片段三:齐饮“屠苏”,共沐“春风”。

师:什么是屠苏酒?

生: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草泡的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师:你是怎么了解屠苏的意思的?请你来吟诵一下这句诗。

生:看书上注释了解的。

师补充传统文化小常识:古人在礼仪上一般尊崇先长后幼,可是饮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更有作为!

师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我将这杯屠苏酒敬给我们班的同学们,祝大家健康快乐!你想把手中的屠苏酒敬给谁呢?

生:我想敬给奶奶,祝她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师: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

师:在古诗中,春风不仅是春天的风,它有许多比喻义,春风也是指喜悦快乐的心情、融合的气氛、恩泽。在很多诗歌里,春风也写作东风。快快调动最强大脑,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春风或者东风的诗句呢?

师生交流。(出示诗句)

2.传统元素,文化渗透

片段四:张贴“桃符”,互动祝福。

师:看过“桃符”吗?(出示图片)

教师补充: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人们用纸代替了桃板,就形成了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

师:春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从右向左读。范读一副春联:春阳照大地,东风暖人间。

出示春联、小互动:你最喜欢哪副春联呢?选择一副,请你和同桌一起合作读春联,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

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情。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友善互动、畅意表达、大胆想象,引诗情到碧霄,让古诗词文化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让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幼稚的童心,让经典永远流传。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随堂练笔,古诗教学中一抹绚烂的彩虹
诗画结合,演绎诗韵精彩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提高古诗教学效率的研究
对话体验,让古诗学习更有滋味
关注外围留白,让古诗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