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教育中书法教学的现状探究

2020-10-09张燕超

艺术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书法教学人文素养

张燕超

摘 要: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普通高校中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审美素质、艺术鉴赏水平及对美学的感知力。但就公共艺术教育中书法教学的现状而言,仍存在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美育;书法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3-00-02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普通高校中非本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素质的美育通识教育,教学模式也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它包含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在内的艺术类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最早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的美育概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初步建立了一个关于艺术教育的思想体系。孔子提倡“六艺”,主张通过艺术的熏陶来达到教化之功能,“六艺”中的“书”就包含书写的技艺。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

近年來,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人文素质和美育教育,特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案,这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1996年《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皆为高校美育教育是培根铸魂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其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不仅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课程体系设置指明了方向,更强调了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其中,书法是《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开设的八门课程之一,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体会书法艺术线条的韵律、结构和章法艺术表现力,以审美感知为切入点,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公共书法课程一般要求了解书法史学和书法美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书法的实践书写过程,充分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首先应了解书法作品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创作情感基调,结合相应的文学常识,对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更深刻的体会,并与之产生共鸣。

虽然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在积极推动并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但仍然存在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和认知不准确的现象。首先,高校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力度,深化完善教学模式,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研究板块,设立公共艺术教育教研小组,并改进管理制度、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第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从事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尚有缺乏,各高校应制定相关鼓励性政策,多吸纳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名师工作室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师标准体系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育人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进行考核。第三,构建合理的书法教学课程体系与方法,明确书法教学的目标与价值,规范教学内容。公共书法教学应分为书法鉴赏、书法技能两个部分,除了公选课程,考虑一部分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增加公共书法课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比重。最后,高校公共书法教育作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公共书法艺术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正所谓教学相长,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书法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

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课堂上笔者除了给学生讲授中国传统书法的史学、美学课程以外,同时也会涉猎到日本、韩国乃至西方国家的文化元素,结合现当代书法的发展现状,以“东西方融合”的角度分析书法艺术的个性与共性,重视对学生多元文化素养与意识的培养。另外,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互相交融,也并不局限于之前的传统模式,许多艺术家也常常将传统书法的元素巧妙地运用到设计艺术、装置艺术等作品之中。这些书法表现形式同样可以作为高校公共书法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使学生意识到除了以往对传统书法的认知,当代情景下书法还有很多新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风格。教师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多元互动的意识,引导学生用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书法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与新鲜活力。

二、教学方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学习渠道,这也加快了学习的节奏,教师也应当加速调整教学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更主动的学习。书法课程本应该注重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面对初涉艺术的普通大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情,而并非一再强调理性、秩序的教育观,这已无法适应当今纷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与多样的客观需求。课堂上不再仅仅是老师教授学生,更多的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相互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沟通和交流的关系,教师的作用得以重新构建,要与学生加强互动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学生以参与者、创造者的角色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学习,能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笔者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及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以达到美育之作用。

公共书法教学面向的是全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交融讲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将从书法中的所学运用到自身专业之中,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感受书法美的目的。书法不仅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节奏表现力有很大的关系,还与哲学、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刘熙载《艺概书概》提到“古人论书法,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3]讲的是书法线条的运动和运笔的顿挫,其中的变化多伴随着书法家的情感和心境所创作出来的,如同音乐、舞蹈轻重缓急的节奏关系在其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韵律在古代文学诗词中也同样适用,在课堂上引用诗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同时,结合与课程相关的舞蹈、音乐类视频,找出其与书法之间的共通关系。总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看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改革创新

如今的教学不再局限于黑板板书,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线上、线下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日渐融入课堂,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来呈现,以营造丰富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摸索探讨,从而掌握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笔者在教学中,曾给学生展示历代书法家优秀作品赏析以及技法演示视频等,通过多种元素的结合,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感想。例如笔者在讲授《书法鉴赏》课程时,首先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图片呈现出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再做点评。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再以文字的形式对如何赏析作品做出归纳总结,课程后期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播放讲解视频以及现场示范,让学生拿起毛笔,上手劳作,体会书法中的奥妙,多种教学模式齐头并进,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书法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尚有探索的空间,同时,笔者一直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尤为重要,课堂上除了讲授书法理论知识,还会穿插书法技法的实践课,课余,利用书法社团等学生组织,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并邀请著名专家来我校讲座,带领学生观看大型书法展览,对作品进行讲解,开展实地教学。再者,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比赛,从而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也强化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刘熙载.艺概·书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书法教学人文素养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