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素质技能队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10-09宋丽芸

管理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

宋丽芸

[摘 要] 技能人才作為与生产实际联系最紧密的群体,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核心力量。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必须从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育才气氛,培养全球化视野三方面入手,以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为核心,从视野、技能、文化素养等方面搭建成长平台,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技能人才;培育机制;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技能类人才作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最紧密的群体,直接承接智慧与创造的成果,是企业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实现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如何构建科学的技能人才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育才氛围,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是当前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工作。

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技能人才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线岗位人员,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从业者,在制造型企业中,从产品研发设计到产品加工,到产品输出中都发挥着重要主导性作用[1]。

(一)技能型人才特征决定其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新时代的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有较高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力和极强的适应能力,技能人才的技能操作能力不再是“绝活”等传统手工艺,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现代技术理论为基础操作能力,他们是“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技能人才的创造力体现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新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中,这些创造性源于他们掌握较多的精密技术从事较复杂的工种作业;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性也是非常突出的,他们多证在手,交叉工种作业,在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升级中快速变革适应,使企业改革进程稳步推进[1]。

(二)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的质量发展

技能人才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提升决定着企业质量提升的稳定性。当前,企业国际化发展处于关键期,技能人才承载着智慧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任,他们的技能水平、创新力、成果转化能力、对标准化、国际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产品输出的质量和企业科技水平的展现,进而关乎到企业国际定位、形象树立、市场竞争力等。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技能人才,能将先进科技、科技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二、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所谓科学的管理机制,就是将人力资源国际化管控服务模式与选育用留机制充分融合,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人才“选得出,派得动,回得来、用得好”的问题,保证技能人才的来去从容。

(一)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评价体系为基础,突出国际化发展需求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员工的核心能力,对于需要付出体力劳动且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的技能人才,还应考虑员工的个人意愿、身体适应、面对差异的容忍度、融入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等因素。此外,员工的自我成就感、使命感、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婚姻情况、家庭的支持度等要素作为选拔国际化技能人才的重要评价指标。在选拔方式上,结合国际化、多能人才评价要素,丰富评价评审机制,在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测试的基础上借助科学的人才测评手段对技能人才进行综合性测试,通过面谈、标准测试、情景模式、案例分析等方式,选拔出真正适合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建立人才数据库,并实施数据的动态化管理,为国际化、高质量技能人才选拔的培养提供依据和保证[2]。

(二)以科学系统的职位体系、资格评定体系为支撑,建设国际化高质量人才梯队

在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上,重点突出“多技能、高素质、重能力”方针,把专业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作为国际化、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在培养机制上要着眼高质量发展,以产品形成过程为主线,建立科学系统的职位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体系数据支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实际和技能人才工作能力要求,制定任职资格标准,并实施年度考评,要与技能人才岗位规范相结合,通过对不同职业,按任职标准制定的相应的培训与考评,逐步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技能人才任职资格评定体系,为技能人才能力培养指明方向[2]。

三、营造良好的育才平台,为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沃土

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企业在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中,应充分听取技能人才的意见和建议,扩大技能人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力度,努力营造尊重技能劳动的良好风气。企业在出台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要生产项目时,要让技能人才参与其中,提供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反馈,切实让技能人才发挥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作用。

(一)充分发挥工匠和劳模、大师工作室的榜样力量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运用多元化推广方案宣传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和贡献,让工匠精神、劳模榜样事迹深入人心,成为企业文化,使劳动光荣、技能提升、不断创新、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设创效益等成为员工主流价值观。企业要定期开展工匠、大师工作室选拔,在开展活动评选中,优先增加技能人才的候选人推荐比例,进一步增强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通过营造学习先进、争做标兵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争当多技能人才的培育大环境。

(二)规范竞赛选拔机制,营造学技练功浓厚氛围

要发挥技能竞赛在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进一步完善竞赛和选拔机制。对岗位人数多、技能人才紧缺的电焊、钳工、铆工等主要工种每年举行一次技能大赛,建立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竞技平台,加大奖励力度,增强优秀高技能人才的荣耀感,激励更多的员工苦练本领,努力把技术比武的价值作用最大化,增强竞赛的吸引力、影响力。定期举办技能大赛,一是有利于形成相互竞争、努力争先的学技练功氛围,增强学习提高的动力和紧迫感,让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四、培養标准化、创新性视野的高技能、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

当前,制造型企业需要适应国内国外市场的竞争冲击和技术革新的压力,对高端复合型技能人才将有更大的需求,培育一支标准化、高素养复合型、知识型、创新性的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紧迫任务。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企业在组织开展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时,要围绕语言、技术、标准、文化、法律、技能等方面开发课程,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体现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同时选拔的优秀高技能人到制造业发展较成熟的国际考察学习,通过参加国际技术交流活动,增强世界眼光和国际竞争意识,做好赴海外培训技术技能交流的转训工作,制定转训技能培养计划,并跟踪实施培训成效,让成熟和先进的技术技能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企业要增加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海外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和技术攻关中去,扩大技术交流范围,拓宽技术领域视野,借助企业大师工作室、海外建设项目等平台,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工艺流程、革新技术装备的技能引领作用,在攻坚克难过程中,通过“师带徒、传帮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多技能、标准化、高素养技能人才队伍。

五、积极推进探索创新,拓展高技能人才建设舞台

要针对公司高技能人才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探索创新有效的方式方法,扩展舞台,推进落实,力求实效。并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一)组织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

组织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即在公司广泛开展师带徒的基础上,支持鼓励高水平技能导师总结经验和挖掘绝技绝活,帮助提高导师授课水平,组织开展名师带高徒,让更多的技术骨干分享名师学习提高操作技能的经验体会。

(二)支持帮助技师取得攻关创新成果

支持帮助技师取得攻关创新成果,支持鼓励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攻关,进行总结提炼和成果申报,以及推广应用,对符合条件的优秀成果积极撰写论文或申报专利,针对技师综合素质提升需求,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辅导。

(三)高技能人才参与工艺技术工作

建立高技能人才和技术人员交流机制,促进各自经验和技术共享,在产品研发试制的相关环节或阶段,吸收高技能人才参与,把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时间、位置前移,将可能在现场发生的问题提前解决在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

(四)实施优秀技能津贴管理

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每年定期考试、考核、评价,按一定比例评定优秀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对评为优秀的津贴标准分别提高一倍,形成津贴实行动态管理的技能竞争机制。引导员工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操作技能,鼓励员工愿意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君.制造型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5(3):1-6.

[2]闫桂忠.企业技能人才梯队培养[J].人力管理学,2011(1):29.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破解企业技能人才“断层”难题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调查研究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