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彷徨心境、斗争精神与批判深度

2020-09-29张相宽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7期
关键词:野草鲁迅

摘  要:《野草》堪称鲁迅小说、杂文之外的另一座文学高峰,学界对其读解亦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野草》的难懂,主要源于写作时的彷徨心境,作品中弥散着浓厚的彷徨情绪。鲁迅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在彷徨的同时又非常清醒,在面对艰难抉择时他又是一个义无反顾的、具有韧性战斗精神的斗士。此外,《野草》所呈现的批判的深刻性至今令人警醒。

关键词:鲁迅;《野草》;彷徨心境;斗争精神;批判深度

作者简介:张相宽(1980-),男,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2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鲁迅是比较早地尝试散文诗写作的作家,而其散文诗集《野草》思想境界之深邃,艺术水平之高超也是很多其他散文诗集所难以比肩的。正如人们在评价鲁迅的小说时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1],这句话也大致适用于其散文诗的创作,《野草》堪称鲁迅小说、杂文之外的另一座文学高峰。但同时由于鲁迅写作时的独特心态以及《野草》“自言自语”的独语体特征,又使得这部散文诗集是一部极其难懂的作品,学界对其读解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其“痛打落水狗”的韧性战斗精神在《野草》中是一以贯之的,而鲁迅对黑暗势力和国民性批判的深刻性在《野草》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于《野草》的难懂,则主要源于鲁迅写作时的彷徨心境。

一、《野草》的“彷徨”

对于野草的写作背景,鲁迅提到过,“《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2]对于写作《野草》时的彷徨心境,鲁迅对此有过说明。他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3],“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日”[4]。《野草》创作于1924年至1926年,出版于1927年,而他写作《野草》的时期,与他写作小说集《彷徨》的时期大致是重合的,两者的共同之处即体现了鲁迅孤独和彷徨的精神状态。至于为何“心情颓唐”,徘徊“歧路”,难以摆脱“彷徨”的精神状态,可从内外两种原因来分析。外在来说,一是军阀混战,复杂的社会现实让他感到困惑。二是如上面鲁迅所说,由于新青年文学陣营的解体,使他很难找到同路人。鲁迅之所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正是由于新青年文学同仁的督促和鼓励,尽管鲁迅对“启蒙”的效能怀有疑虑,但他还是拿起笔来为之“呐喊”助威。但是现在那些曾经给予他希望的新文化阵营却解体了,不由得使他感到“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内在来说,就是他对自己的思想特别是进化论思想的怀疑。原先鲁迅相信将来要胜过现在,青年要胜过老年,但现在却发现未必如此。对此他也有过说明:“这回也还是青年教训了我。……我相信进化论,以为青年总胜于老人,世间压迫杀戮青年的大概是老人,老人要早死,所以将来总要好一些。但是不然,杀戮青年的,就是青年,或者告密,或者亲自捕人。过去军阀杀青年,我悲愤过,这回我还来不及悲愤,早已吓昏了。我的进化论完全破产!”[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信仰进化论的鲁迅是非常愿意为青年们做事的,他也的确帮助了很多青年。但现在“新青年”的所作所为让鲁迅在思想上处于彷徨境地,在此我们看到进化论、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多种思想的纠结。

残酷的社会政治现实、思想观念的矛盾,使鲁迅陷入孤独、寂寞之中,处于彷徨之中。而这种浓厚的彷徨情绪贯穿在《野草》作品的始终。

我们先从《野草》的《题辞》说起。所谓“题辞”,就是写在一部作品出版时前边的话,主要交代写作的背景、动机、主要内容、关于作品的相关说明等。《野草》“题辞”的第一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即体现出作者的彷徨情态。这句话表达了鲁迅面对纷繁的社会现实和自己思想转变前夜的复杂情绪,千言万语,有无数的东西想要表达,但真要开口,又不知从何说起了。这既是鲁迅本人的彷徨表现,也能反映出所有人在面对难以表达情境下的状况。而比较典型的如《影》《死火》等都体现了《野草》的彷徨主题,只不过由于采用象征等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比较晦涩难懂。《影》中的“影”处于一种“彷徨于无地”的状态,它有清醒的一面,对“天堂”“地狱”和“黄金世界”都有明确的认识,都不愿意去,但当它要向我告别时又不得不面临黑暗会吞并它,光明又会使他消失的矛盾境地。《死火》中的“死火”同样面临选择的两难困境,它要在“冻灭”和“烧完”之间做出选择,但无论如何,面临的结局都是“死亡”。《野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征增强了《野草》彷徨的氛围。由于当时文章审核制度比较严格,“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6]。表达方式的隐晦曲折,使得《野草》的读解极为困难。

二、反抗绝望和韧性战斗精神

从《野草》的具体篇章中,我们看到孤独、失望,甚至不免虚无等等多种情绪,调子也比较阴沉甚至恐怖,可以说彷徨是《野草》非常鲜明的主题和特征。但鲁迅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在彷徨的同时又非常清醒,“鲁迅先生的生活态度,始终是积极前进的”[7],在面对艰难抉择时他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个义无反顾、态度最为坚决的斗士,他要做“绝望的抗战”,并且具有永不妥协、永不后退的韧性战斗精神。

就以《影》和《死火》来说,我们也能看出鲁迅选择的决绝。当“影”面对黑暗的吞并和光明又会使他消失时,为了不让别的影活在黑暗里,它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在黑暗里沉没,而不是彷徨在明暗之间。面对“冻灭”还是“烧完”,“死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烧完”,勇敢地冲出冰谷,即使明知要死亡也要发挥出生命最后闪耀的光亮。而在《希望》里,他则借用匈牙利诗人的话提出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反抗绝望的精神。《希望》里的抒情主人公青春逐渐消逝,头发日渐花白,面对青年的被杀戮和颓废消沉,面对无涯际的黑暗,他的心情分外寂寞,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要做绝望的抗战,要“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8]。明了前面有“希望”才去斗争并不太难,但鲁迅明知当时几乎是绝望的情境仍要坚持抗争,更体现出绝望抗战的勇猛和悲壮。不管“前路”如何,不管黑暗势力如何强大,而偏要做“绝望的抗战”,这是鲁迅战斗者身份的确立,他要做一个态度坚定的战士,同时也呼唤真的猛士的出现。

鲁迅不仅要做一个战士,还要做一个坚韧抗战的战士,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战斗下去。鲁迅在评价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时说他“不克厥敌,战则不止”,其实,这种韧性战斗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小说和杂文中,也非常鲜明地贯穿在他的散文诗集的始终。最为典型的是《野草》中的《过客》。《野草》是散文诗,介于散文和诗之间,但是鲁迅在写作时做了充分的艺术创造,比如体现了散文诗的诗化、小说化甚至戏剧化,而《过客》采用的即为戏剧体。这篇散文诗的故事发生于“或一日的黄昏”,地点是“或一处”,人物是一老翁,一女孩,一乞丐似的过客。过客从远处跋涉而来,劳累困顿,老翁问其如何称呼,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皆曰不知,只知道从记事的时候就开始走,方向是“前面”,即便是明知“前面”是“坟”也不停下歇息,仍然一往无前地往“前面”去,因为“前面”有个“声音”在呼喚他。我们看到“过客”即是一个具有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他甚至连别人好意的帮助也拒绝了,因为担心别人的帮助成为他前进中停下的借口,充分体现了永不妥协的韧性战斗精神。

三、批判的深刻

作为一个斗士,鲁迅对当时的白色恐怖以及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认识最为深刻,批判也最为严厉。《野草》中的主人翁不仅是一个具有韧性战斗精神的斗士形象,而且还是一个极度清醒的善于战斗的斗士形象,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就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认识及批判而言,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体现的极为明显。在这篇散文诗中,有一个经常找人诉苦的奴才,他因为得到“聪明人”虚伪的安慰而感激涕零,又因为“傻子”真正要帮助他想为他打开一扇窗户而大喊起来将“傻子”赶走,并且称呼“傻子”为“强盗”,最后因为受到主人的夸奖而沾沾自喜。

说起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更让人容易想起的是《阿Q正传》里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或者《祝福》里那些围观祥林嫂通过鉴赏别人的不幸获得心理安慰的旁观者,但《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同样是触目惊心,它揭示了安于做奴隶的奴性心理,对奴才的摇尾乞怜和奴颜婢膝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深入批判。而那个“傻子”则是一个勇猛的战斗者形象,也是一个启蒙者形象,体现了鲁迅对他的歌颂。但是,这篇散文诗也让人想起鲁迅的小说《药》,《药》恰恰反映了启蒙者的悲剧。在《药》中,夏瑜是个革命知识分子,他要做的就是启蒙的工作,想让那些麻木的、愚昧的庸众聪明起来,反抗起来,但结果却被人告密,被杀了头,而他的血却被愚昧者当药吃掉,揭示了启蒙者反被启蒙着吃掉的悲剧。《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与之有相同之处,那个所谓的“傻子”,本来想帮助奴才,结果却被奴才当作强盗赶跑。这正体现了《野草》批判思想的深刻性,体现了对启蒙效能的深入反思,也让人感到鲁迅的高度清醒。

参考文献:

[1]严家炎:《<呐喊><彷徨>的历史地位》,《世纪的足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2][4][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54、365页。

[3]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5]冯雪峰:《冯雪峰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

[7]许杰:《<野草>诠释二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0(05)。

[8]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猜你喜欢

野草鲁迅
小心野草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鲁迅,好可爱一爹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一束野草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