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鼠大网膜Ⅰ型乳斑和Ⅱ乳斑的免疫荧光研究

2020-09-28燕璐璐丁洪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3期
关键词:网膜癌细胞腹腔

燕璐璐,丁洪华

(1.寿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 潍坊 262700;2.寿光市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山东 潍坊 262700)

腹腔内大网膜素有“腹腔卫士”之称,发挥腹腔内免疫功能的是大网膜上的乳斑[1],大网膜乳斑是腹腔内免疫细胞的集合体,主要由巨噬细胞(ED1、ED2)、淋巴细胞等构成[2],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免疫荧光实验研究Ⅰ型乳斑和Ⅱ乳斑上的组成细胞在单位面积上的数量来说明Ⅰ型乳斑和Ⅱ乳斑在腹腔内的免疫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大网膜乳斑在腹腔内的免疫功能提供基础资料。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择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鼠龄7周,体重180~260 g,标准环境下饲养(常温自由进食饮水),饲养一周无异常后开始实验。

1.2 标本的制备

SD大鼠脱椎处死,取完整大网膜组织,完全平展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3~4天,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每张标本标记Ⅰ型乳斑和Ⅱ乳斑各三处,使用1∶100稀释的一抗4℃、24h处理大鼠网膜,再用二抗室温孵育2h,完成免疫荧光染色。

1.3 免疫荧光显微镜的观察

观察每张标本上已经标记好的Ⅰ型乳斑和Ⅱ乳斑在10×40倍免疫荧光显微镜下每种细胞的数量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用±s表示。

2 结 果

生理状态下Ⅰ型乳斑和Ⅱ乳斑ED1(142±7.5;3 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ED2(134±5.8;3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155±11.2;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Ⅰ型乳斑和Ⅱ乳斑各细胞数量(±s)

Ⅰ型乳斑和Ⅱ乳斑各细胞数量(±s)

?

3 讨 论

乳斑最早由Von Reeklinghausen[2]在幼兔的大网膜和膈膜上发现的,大网膜在腹腔内发挥重要的免疫机制,几乎都是用大网膜乳斑的免疫细胞来解释。乳斑主要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网状细胞等构成,SHIMOTSUMA[3]等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巨噬细胞47.5%,B淋巴细胞29.1%,T淋巴细胞11.7%。安伟德[4]等通过腹腔注射标记的癌细胞,标记的癌细胞在乳斑区和非乳斑区有明显的差别,说明癌细胞具有特异性侵入乳斑的特性。

目前很多研究都集中在乳斑与癌细胞接种的研究,很少对乳斑自身的研究。Imai[5]等跟据离血管的远近及其与大网膜上的脂肪的关系将乳斑分为两型即Ⅰ型乳斑和Ⅱ乳斑。本研究表明:在生理状态下Ⅰ型乳斑和Ⅱ乳斑在细胞的密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乳斑的分型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客观的依据。生理状态下Ⅱ乳斑在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Ⅰ型乳斑,表明在生理状态下Ⅱ乳斑发挥了更重要的免疫功能。

本课题对大鼠大网膜两型乳斑三种主要细胞的数量及比例做了研究:Ⅰ型乳斑上各种细胞在单位面积上的密度远远小于Ⅱ乳斑各种细胞的密度,这样在大鼠腹腔内发挥免疫作用方面Ⅱ乳斑强于Ⅰ型乳斑;Ⅰ型乳斑和Ⅱ乳斑上的三种细胞的构成比例基本相同,对于研究两型乳斑之间是否具有同源性以及是否存在转化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大网膜乳斑是大网膜上的淋巴样组织被认为是腹腔内巨噬细胞的来源[6]。本课题研究中发现无论是Ⅰ型乳斑还是Ⅱ乳斑其上的巨噬细胞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进一步论证了大网膜乳斑是腹腔内重要的免疫组织。

猜你喜欢

网膜癌细胞腹腔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超声表现1例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癌细胞最怕LOVE
癌细胞最怕Love
2例腹腔妊娠临床分析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新型脂肪细胞因子网膜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