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城乡结对帮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9-27罗集学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中职学校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城乡帮扶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帮扶形式较单一、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具体的措施,当地县级政府一定要转变观念,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投入,建立信息化帮扶系统,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城乡帮扶力度,出臺帮扶奖励政策,以提高帮扶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城乡帮扶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B-0015-02

南宁市目前有市直属 6 所公办职业学校(其中一所为卫生类学校),6 所县直属公办职业学校。2016 年启动了市直属学校与县直属学校帮扶结对子工程,即一所市属学校在自己优势专业方面帮扶一两所县属学校。3 年来在上级领导及各学校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县属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学生技能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6 所县级职业学校在 2019 年广西星级学校评估中有 3 所被评为三星。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便使帮扶工作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显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县级学校中原来基础较好的学校有较大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其中一所县级学校还获得南宁市毕业班教学质量评比“卓越”奖,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茶叶类专业方面第二次获得金奖。原来基础不好的学校依然摆脱不了现状,在 2019 年广西中职学校星级评估中,其中 2 所县级学校仅评为一星学校。

(二)帮扶形式较单一。主要采用送教下乡及帮扶县级学校学生技能备赛集训。送教下乡有的学校一年一两次,每次半天。很多情况都是走这样的形式:上课—说课—评课(专家点评)—解决疑难问题—领导讲评或讲座。来去匆匆,能让老师真正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城市学校为了上好课,集中教研组老师的智慧反复磨课。这些课到了县级学校,有的因为技术原因,有的因为当地教师接受水平问题,有的因为当地学生的习惯与能力的问题,所以县级老师难于用这样的课来实施教学。当地教师的理念得不到提高,技术学不到手,形成了城市老师为完成送教任务而备课,县级学校老师感叹没法学的尴尬局面。为了追求帮扶效果,城市学校接受县级学校的学生到本校进行短期技能备赛培训。这样做,虽然在市级学生技能竞赛中,县级学校学生竞赛成绩比往年有所进步,但没能改变总体落后的局面。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城市学校老师由于本身工作量已满,多数还超课时,事务又多,送教下乡又要花时间准备,政策上又无多大支持,因此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县城学校,特别是原来基础较薄弱的学校,长期处于松散状态,尽管近年来国家在职称评审及待遇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师政策倾向,但县城学校没有享受到此政策,因此有一部分老师投入到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明显不高。

二、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一)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重视职业教育程度不够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很多文件,加大了投入。总体上,中职学校经过职教攻坚、示范校建设、教学诊改、星级评估等几大工程建设,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有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理念理解不深,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重普高轻中职的观念依然存在。那些长期重视职业教育,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县份就得到较好的发展,当地培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服务了当地经济建设。比如,某县因为每年有本县职业学校数千名身怀技术的毕业生加入建设,当地工业园区用工不愁,形成了学生愿在本县就读,企业愿招该校毕业生的良好局面。该校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改革示范校。这个县级的几个产业在全国形成了品牌,吸引了国内外商家、厂家慕名到该县投资办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二)帮扶形式单一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县级学校网络硬件投入不足。本来一些县份与市区交通就不便,加之城市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满足不了县级学校的要求。因为城市与县级学校主管部门不同,所以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帮扶也仅出于义务,完成上级的一些要求而已,往往采用送教下乡上示范课这种传统的模式来进行帮扶。信息化建设、教科研发展、班级管理、中层以上领导交流等工作均没精力去开展。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奖励制度。一方面,城市老师在帮扶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没有得到激励,老师只是迫于上级的要求而不得不为之。另一方面,县级老师学习积极性高的也没有得到鼓励。

三、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当地县级政府一定要转变观念,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投入。2019 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 20 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个转变具有非常深刻而长远的意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起,构成了我国教育的完整体系,如同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一个人的两条腿,它们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分工和任务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与科学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思想还有一定差距,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反映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低人一等的教育。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我国制造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成为进一步扩大就业的瓶颈,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成为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总之一句话,职业教育发展不足,造成教育失衡甚至教育的不公平,出现了在人才队伍建设当中,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严重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

(二)建立信息化帮扶系统,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城乡帮扶力度。2020 年初的一场疯狂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教育教学的形态改变了。学生居家学习,教师居家办公,师生之间的联系完全依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高效,但无论它多么先进、多炫多酷,仍处于“辅助教学”的从属地位。在这次疫情冲击下,信息技术实实在在地变为“主角”,教育者和学习者一时很不适应,甚至有些手忙脚乱。虽然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组织了很多培训,很多学校建设了自己的网上教学平台,但是对其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仍然不够,对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很少进行专门的“演习”。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抗击疫情的“战争”就打响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教师边操练边打仗,甚至是边造武器边学习使用武器。这次疫情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研究信息技术。

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 5G 时代即将到来,信息技术给我们教育带来很大的便捷。就城乡帮扶而言,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跨越地域空間距离实施帮扶计划。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解决好硬件问题,有了硬件保障,我们就可以在线上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1.在线课堂教学。可利用腾讯课堂、钉钉课堂等进行在线授课(均为免费)。城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课堂的形式对帮扶学校进行线上授课,授课范围较广,受众群体较多。帮扶学校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管理,更好地进行帮扶。

2.在线教学平台。可利用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在线教学平台(均为免费),方便教师尝试使用反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可以做到课前布置任务、课中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课后巩固学习成果。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评价。结合在线课堂教学共同使用,效果会更好。

3.直播教室。建设直播教室(这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双方学校通过网络观看教学过程,使两地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但直播教室的要求较高,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摄像头,还需要收音设备,具备一定的隔音条件,这样才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授课和听课效果。

4.视频会议。这只要有网络覆盖就可实现。城市学校和帮扶学校进行教研组学习时就可使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这能较好地方便两边学校进行在线交流互动。视频会议硬件设备较成熟,价格不贵。

5.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利用云盘,城市学校和帮扶学校可共同开发在线资源平台,将现有的精品课程或与帮扶学校共同建设的精品课程发布到平台中,方便学校教师授课使用。资源平台中包含课程的教学计划、教案、课件、教学工作页、课后练习及测试题等数字化资源,为教师教授课程提供资源保障。南宁市职业教育系统可组建全市资源平台,把直属学校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后共享,实现区域职教大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获得一些属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并将之充实到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使南宁职业教育与职业前沿同步发展或更快发展。

(三)出台帮扶奖励政策。“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因此职业教育要担负起“志智双扶”的重任。我们希望县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能在本地就业,成为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彻底脱贫的生力军。

要做好城乡职业学校帮扶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出台中职学校城乡帮扶奖励政策,把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对在此项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老师应给予奖励,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双师型”教师评定等各项评比中给予一定的倾斜。

【参考文献】

[1]张晓玲.现代治理视野下的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J].当代教育科学,2015(13).

[2]周 哗,黄晓燕.城乡教育统筹治理概念与理论框架 [J].教育研究,2014(08).

[3]杨 帅.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现状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8.

[4]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J].教育研究,2012(08).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7 年区重点课题“基于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的平面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A063);2019 年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线上线下精准帮扶县级职校质量提升的案例研究”(2019A05)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罗集学(1965— ),男,广西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管理。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德育工作浅谈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